02.02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輸入密碼,連上WiFi,這些動作小夥伴們都不陌生。隨著智能手機進入千家萬戶,小夥伴們對流量的需求,可謂是水漲船高。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生活開始離不開 WiFi 。在家連 WiFi 上網 ,逛街先找免費 WiFi ,吃飯先問 WiFi 密碼,找到高速好用 WiFi 網絡似乎成為大家出門在外的頭等大事。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每當在外面找不到 WiFi 時,小黑總會想,要是有個從天而降的 WiFi 信號,隨時隨地都能夠暢遊網絡,那該多好啊!有夢想總歸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這不,小黑自娛自樂的幻想就要實現了。昨天,世界首富貝索斯個人投資的藍色起源公司跟衛星服務公司 Telesat 共同宣佈,要用運載火箭將 Telesat 的上網衛星送上太空。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其實,提供從天而降的 WiFi 並不是貝索斯首創。早在2015年,SpaceX 創始人馬斯克就宣佈了為全世界人民提供互聯網接入的“星鏈”計劃;Facebook 也推出過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從天上發出無線信號;谷歌則選擇了高空氣球,試圖利用高空氣球在天上不間斷地提供免費網絡。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當然,與無人機和高空氣球比起來,貝索斯的計劃顯然要成熟得多。貝索斯私人投資的藍色起源公司擁有載荷能力很強的新格倫火箭,這會大大降低 Telesat 上網衛星的發射成本。未來通過幾百顆上網衛星組成移動網絡,可以對地球實現無差別覆蓋。以後,即使手機信號覆蓋不到的地方,也會有高速可用的無線網絡。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眾所周知,現在上網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連接光纖寬帶以及通過寬帶、路由器引出的 WiFi 網絡上網,另一種是通過通訊商基站提供的 3G、4G 等網絡上網。可是光纖寬帶佈線成本較高,偏遠山區、大漠戈壁基本上不會有光纖網絡。 3G、4G網絡也會收到基站覆蓋面積的影響,無法再地廣人稀的偏遠山區提供有效的網絡服務。重重限制之下,目前地球上還有接近30億人口沒能用上互聯網。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機,30億急需互聯網接入服務的人群顯然是個極大的商機。為此,馬斯克和貝索斯兩位科技界大佬都投入到這項耗資巨大“衛星 WiFi ”工程中來。去年2月,馬斯克已經通過自家的獵鷹火箭發射兩顆通信衛星,開啟了“星鏈”計劃的第一步。所謂“星鏈”,就是計劃在2019年到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大約12000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如果“星鏈”網絡可以完成,則可在全球提供可與光纖網絡相媲美的寬帶速度,理論上網速將達到 1Gbps 以上。當然,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目前“星鏈”網絡等“衛星 WiFi ”工程最大的難點在於建設費用。想必大家都知道,發射一次衛星需要消耗大量成本,光運載火箭就價值不菲。想要建成幾百顆乃至上萬顆通信衛星組成的通訊網絡,所需要的成本簡直難以計算。

“衛星WiFi”就要來了,以後在哪裡都能高速上網!

因此,“衛星 WiFi ”工程急需攻克的難點在於發射成本。為了降低發射成本,馬斯克和貝索斯都想到了火箭的回收重複利用。發射一次火箭,最少也要6000萬美元,可火箭燃料價值不過去取幾十萬美元。若是能將火箭重複利用,發射成本自然成倍地降低。這幾年,馬斯克的 SpaceX 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每年都在發射數枚可回收火箭做實驗,技術水平與日俱增。由此可見,兩家公司都在為“衛星 WiFi ”工程做最後的技術攻關,等到可回收火箭技術真正成熟的那一天到來,估計“衛星WiFi”離我們也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