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菜市場魚販聽到買完回家宰就會把價格降下來?

羅福添


平時,人們買魚都喜歡到菜市場的魚販那裡去選購:一是因為菜市場的魚,價格總是比超市裡賣得更低;二是因為菜市場的魚銷售得更快、轉換率更高,所以也更加的新鮮;三是魚販的服務態度更好,可以把買的魚現宰現殺,不用講半句多話。



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菜市場的魚販卻正是利用魚的現賣現宰的機會,製造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生財之道:一是可以明賣一斤卻只給九兩;二是可以把撈上來還帶著水的魚馬上裝在打溼了的黑色塑料袋中上秤;三是可以在顧客明明看到秤完後卻要求現宰時,只要顧客稍不注意就會以小的死的快速的換下大的活的。……

但是,這些坑害顧客利益的生財之道,為什麼有許多人還不知道或者知道了卻不去伸辨呢?就是因為魚在現場宰殺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標準去為魚復秤了,既使顧客有時會有明顯感到吃虧的感覺,也只能啞吧吃黃連,無法伸辨,因為魚在宰殺後,剮掉魚鱗,去掉內臟,肯定會有損耗,但是,卻無法去判定這個損耗的標準。


所以,去菜市場買魚,最好先說買的魚回家再宰殺,並且在選魚上秤的過程中也不必撈上來就用打溼的塑料袋裝著,而在看著魚販把魚秤完後就可以守著叫魚販幫忙把魚來個現場宰殺了;這樣才可以真正的享受到在菜市場買魚的那些實惠了!

圖片摘自網絡


知足常樂1284922


為什麼菜市場魚販聽到宰了拿回去,就會把價格調下來?

小編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因為小編在菜市場幫人賣魚,賣了幾年。

小編給你講真實的個小故事:我本來在批發市場賣魚,後來有一個老闆娘在我們這裡經常拿貨,她見我做事勤快,於是她主動幾次請我去幫她;工資已談好,於是那一年,我去幫她了。

小編正時開始講解,她們小菜市場賣魚的經過。

第一:她們新買的電子稱,就會讓賣稱的調好。調好後的電子稱只要按(M3)這個鍵,一條0.7斤的魚,稱出來就是一斤。然而一按(價格)這個鍵,一斤魚就是一斤。所以在稱之前她就問你的魚殺不殺,你說要殺,她就先按(M3)這個鍵,然後不慌不忙的給你稱,也給你殺魚;全過程你用監控都無法看到她動了手腳,其實你早已經上當。

第二:她在抓魚時,就先問你殺不殺魚,你說要殺,她在抓魚時就會抓條死魚給你,然而她在抓的時候故意做出,魚還在活蹦亂跳的樣子,所以她順理成章的抓起魚,先狠狠的摔在地上,嘴裡還笑著對你說:“這條魚太會跳了。”,結果你信了她,你上了當。

第三:她們賣魚那裡有三四種顏色的袋子,有一種黑色的或不透明的袋子,她們事先會用水槍在裡面加一兩水,在裝魚的時候,先裝這種袋子,然後再裝一條幹的袋子。

可能有人會問,她們這樣做不會被人發現嗎?你放一百二十個心,不會被發現的;因為她們在那裡賣魚這麼多年,可以說閱人無數,你是什麼樣的人,她一眼就看出來了。如果她看出你是一個非常愛找麻煩的人,她要麼不賣給你,要麼就足斤足兩的賣給你。

最後告訴大家,一般的草魚,鰱魚,烏魚…………等等,這些淡魚,一斤魚殺出來還有七兩至八兩魚肉,這是足斤足兩的比例,大家自己可以算。


梅花潤雪


眾所周知:水產市場缺斤短兩非常嚴重,除了調稱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往塑料袋裡裝水。他們熱衷於免費處理海鮮就是處理之後的重量無法考量,就算拿到外面公證的放心稱也拿不出實質的證據。這樣他們就能以低價吸引老百姓購買,低價衝動型消費真的是屢試不爽的招數。

一旦客戶發現重量不對或者回家宰,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信號。說明這個人比較懂,為了不出問題他們就會按照足金足兩的分量給。價格也就上去了,所以一聽回家宰就降價的你應該沒在菜場買過魚,以低價為手段的商販怎會再次降價?

菜市場的魚販卻正是利用魚的現賣現宰的機會,製造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生財之道:一是可以明賣一斤卻只給九兩;二是可以把撈上來還帶著水的魚馬上裝在打溼了的黑色塑料袋中上秤;三是可以在顧客明明看到秤完後卻要求現宰時,只要顧客稍不注意就會以小的死的快速的換下大的活的。

一般要是他給殺的話,至少要蒙你六兩分兩,並且你找回去也沒用,說不清了。

我去海鮮市場買海鮮,都直接說分兩你給我夠了,商家一般就會比原價多個幾塊錢,這樣比回家一看少秤心裡舒服很多。

之前曾經買了只甲魚,殺完以後一稱,少了一斤二兩,太生氣了。

最後再說一句,不管買什麼,只要她給你加水或打氧,千萬別同意。

所以,去菜市場買魚,最好先說買的魚回家再宰殺,並且在選魚上秤的過程中也不必撈上來就用打溼的塑料袋裝著,而在看著魚販把魚秤完後就可以守著叫魚販幫忙把魚來個現場宰殺了;

這樣才可以真正的享受到在菜市場買魚的那些實惠了!


第一電力


一般要是他給殺的話,至少要蒙你六兩分兩,並且你找回去也沒用,說不清了。

我去海鮮市場買海鮮,都直接說分兩你給我夠了,商家一般就會比原價多個幾塊錢,這樣比回家一看少秤心裡舒服很多。

之前曾經買了只甲魚,殺完以後一稱,少了一斤二兩,太生氣了。

最後再說一句,不管買什麼,只要她給你加水或打氧,千萬別同意。





我的牛牛叫艾米


應該是把價格升上去!~明白其中奧妙的都是捱了無數次宰的菜場高手。北京有一家非常大的海鮮市場——京深,去那裡久了都會練出一身買魚的本領。其中就包含回家宰的奧妙。

眾所周知:水產市場缺斤短兩非常嚴重,除了調稱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往塑料袋裡裝水。他們熱衷於免費處理海鮮就是處理之後的重量無法考量,就算拿到外面公證的放心稱也拿不出實質的證據。這樣他們就能以低價吸引老百姓購買,低價衝動型消費真的是屢試不爽的招數。

一旦客戶發現重量不對或者回家宰,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信號。說明這個人比較懂,為了不出問題他們就會按照足金足兩的分量給。價格也就上去了,所以一聽回家宰就降價的你應該沒在菜場買過魚,以低價為手段的商販怎會再次降價?


既盈養生


因為稱量不夠啊!你看魚販黑膠袋又厚又溼,都有一兩重了,再稱上搞點小動作,一斤實而八兩,一般魚販一天收入二百到二千純收入不等,多坑爹啊!


易銘


我們這裡市場用的袋子是普通環保袋,說好想要什麼魚,大概幾斤或者幾人吃,然後店家就跑到大池子裡撈魚給你看,相中後直接上稱,扔到大盒子裡處理一下!套兩個袋子給錢走人!相反超市的袋子是厚厚的海鮮袋,帶著袋子上稱,還不給處理!因為不怎麼喜歡自己處理,麻煩,還有就是自己處理的時候,正開膛處理內臟呢,那個魚尾巴,在哪裡一跳一跳的特別害怕!


藍色楓葉70787697


做水產生意好多年,經營模式不同,缺斤少量不幹。去買魚雞鴨等,需要宰殺的也只能低頭,不然人家不賣給你。


佝坤路哦


做小生意講究的是誠實守信,絕大多數都不會騙人,生意都靠回頭客熟人幫襯。誰都不是傻子,騙得了一回能兩回嗎?明碼標價,公平買賣,薄利多銷,細水長流才是王道,如果市場都是不足量的稱早就倒閉了,誰都跑去超市買了,但是為什麼偏偏市場就那麼多人呢?不要因為個別小販缺斤少兩就否定一群人。做小販不容易,起早貪黑,賺都是辛苦錢,賣的基本都比超市新鮮,價格也公道,還價也就是五毛到一塊之間,視品質而定。本人南方五線小城市。


桂D釣魚空軍團團長


不要賣魚的宰魚,他就無法公攤魚的重量,只有減收魚款,以免你去公稱處對稱回來找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