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論衡》之書虛篇(12)

2019年4月2日,星期二,農曆己亥年【豬年】二月廿七

今日品讀王充《論衡》之論衡卷第四——書虛篇第十六(12)

《論衡》之書虛篇(12)

【原文之十二】

說《尚書》者曰:“周公居攝,帶天子之綬,戴天子之冠,負扆南面而朝諸侯”。戶牖之間曰扆,南面之坐位也。負扆南面鄉坐,扆在後也。桓公朝諸侯之時,或南面坐,婦人立於後也。世谷傳雲,則曰負婦人於背矣。此則夔一足、宋丁公鑿井得一人之語也。唐虞時,夔為大夫,性知音樂,調聲悲善。當時人曰:“調樂如夔一足矣。”世俗傳言,夔一足。案秩宗官缺,帝舜博求,眾稱伯夷,伯夷稽首讓於夔龍。秩宗卿官,漢之宗正也。斷足,非其理也。且一足之人,何用行也?夏後孔甲田於東蓂山,天雨晦冥,入於民家,主人方乳,或曰:“後來之子必貴。”或曰:“不勝之子必賤。”孔甲曰:“為餘子,孰能賤之?”遂載以歸。析橑,斧斬其足,卒為守者。孔甲之慾貴之子,有餘力矣,斷是無宜,故為守者。今夔一足,無因趨步,坐調音樂,可也。秩宗之官,不宜一足,猶守者斷足,不可貴也。孔甲不得貴之子,伯夷不得讓於夔焉。宋丁公者,宋人也。未鑿井時,常有寄汲,計之,日去一人作。自鑿井後,不復寄汲,計之,日得一人之作。故曰:“宋丁公鑿井得一人。”俗傳言曰:“丁公鑿井得一人於井中。”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穿土鑿井,無為得人。推此以論,負婦人之語,猶此類也。負婦人而坐,則雲婦人在背。知婦人在背非道,則生管仲以婦人治疽之言矣。使桓公用婦人徹胤服,婦人於背,女氣瘡,可去以婦人治疽。方朝諸侯,桓公重衣,婦人襲裳,女氣分隔,負之何益?桓公思士,作庭燎而夜坐,以思致士,反以白日負婦人見諸侯乎?

【字詞】

1、扆:(yǐ)古代廟堂戶牖之間繡有斧形的屏風。

2、牖:(yǒu)古時建築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後泛指窗戶。

3、夔:(kuí)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此文中指堯、舜時的樂官

4、伯夷:商末孤竹國人。伯夷、叔齊同為孤竹君之子。孤竹君立叔齊為儲,叔齊在其父去世後欲將君位讓與伯夷,伯夷逃走,而叔齊亦不肯繼位而逃走。後來周滅商,伯夷、叔齊堅持不歸周朝,不食周糧,隱居並終餓死於首陽山。

5、蓂:(míng)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東蓂山,古山名。

6、橑:(liǎo)指長木條。

7、胤:(yìn)動詞,繼承之意;名詞,指子孫、後裔。

【拙解】

釋《尚書》者說:“周公居攝政位,掌管天子印綬,佩戴天子冠冕,背靠屏風面朝南而受諸侯朝拜”。門窗之間屏風稱之為扆,是面南的座位。背靠屏風面南而坐,則屏風在身後。齊桓公朝會諸侯之時,或許是面南而坐,婦人站立於身後。世間流傳,便稱揹負婦人於其背。此說則如夔只需一隻腳、宋國丁氏老者鑿井得到一個人的傳說一樣。堯、舜之時,夔為大夫,天性知曉音樂,調奏樂聲悲憫動聽。當時人稱:“調奏樂律如有夔一人就足夠了。”世間便有傳言,夔只有一隻腳。經查堯舜秩宗官位空缺,舜帝廣求人選,眾人稱伯夷適合,伯夷叩首相謝卻讓位於夔和龍。秩宗乃是卿類朝官,類似於漢朝的宗正。說夔斷去一足,非是常理。況且一隻腳之人,如何行走?夏王孔甲狩獵於東蓂山,遇昏晦雨天,入一百姓家中,主家婦人正在為子哺乳,有人說:“君王來到,此子必會享富貴。”有人說:“不勝君福此子必會貧賤。”孔甲說:“成為我的兒子,誰能使他貧賤?”於是用車將其載回。後來因為劈柴,被斧斬斷一足,終是隻為一守門人。孔甲欲使孩子富貴,是因其有餘力,孩子斷足後便不適宜為官,所以只做了守門人。如今說夔只有一足,無法快步行走,只能坐著調奏音樂,這是可以的。秩宗官職,不宜只有一足,猶如那位守門人斷去一足,不可能富貴一樣。孔甲無法使其子富貴,伯夷不會將秩宗官位讓與夔。宋國丁氏老者,是宋國人。未鑿井之時,常去別人家汲水,算計一下,每日需有一人工作。自鑿井之後,不再去別人家汲水,算計一下,每日可得一人的勞作。所以說:“宋國丁氏老者鑿井而得到每日一人的勞作。”俗間竟傳言說:“丁氏老者鑿井在井中得到一個人。”人是人所生,而非生於土。挖土鑿井,無法得到人。由此推論,齊桓公揹負婦人的傳說,猶如此類傳言。背對婦人而坐,便稱有婦人伏在其背。知道婦人伏在背上非道德所為,便生造出管仲的用婦人治毒瘡的傳言。如果齊桓公讓婦人去掉胸前衣服,再令婦人伏其背上,用女人之氣療瘡,才可以說是用婦人治毒瘡。正在朝會諸侯之時,齊桓公身著多層衣物,婦人亦是穿著幾層衣裳,女人之氣被分隔,揹著她有何益處?齊桓公渴求賢士,燃庭上火炬並於夜中靜坐,苦思渴求賢士,如何反認為他會在白天背婦人會見諸侯呢?

【小議】

傳言是經眾人之口而傳,難免以訛傳訛;傳書出於有思維傾向者之筆,偏頗者眾。傳言之誤易成“三人成虎”,傳書錯載史則貽害千年。傳言之誤或許真是源於誤聞誤信,而傳書之錯當是有意為之。傳言或可識真和偽,傳書難辨虛與實,尤其是古之大家的傳書,或有名家“背書”的傳書。王充《論衡》之書虛篇,用具體的事例論述辨識傳言、傳書真偽、虛實的重要性,為後世研史辨經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王充所舉出的“書虛”事例,有些竟是古之名家所傳,甚或直揭帝王、聖賢近乎神話般故事的不實,以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下,確實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實屬不易,令人佩服。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