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土葬擡棺有什麼講究嗎?

常德農村小趙


我們這裡的規矩是人死以後有八抬送靈,也有十六抬送靈的!有的是“喜喪”的話,(喜喪在我們這裡指的是高壽去世的老人稱為喜喪)本家的後輩也比較多也有拉靈車的!無論是八抬還是十六抬都必須由兒子來“扛大頭”兒媳婦“摔盆”!摔盆的時候必須摔得越碎越好!

我三伯母去世的時候是十幾年前了!那時候我十幾歲!因為三伯母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所以去世抬棺材的時候沒人“扛大頭”!如果沒有兒子!就需要婆家侄子或者女婿來扛!

不過按老規矩來說,無論是本家侄子還是女婿“扛大頭”都是要繼承宅子和財產的!

我三伯母是腦溢血陡然去世的,所以家裡人也很悲痛!後來說到這個“扛大頭”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只有我和兩個堂哥再考慮範圍!因為我比較小!所以也是不太方便!兩堂哥是主要考慮對象!兩堂哥是親兄弟!是二伯父家的!大伯父離婚了那個堂哥和大伯母改嫁了!!

可是話題還沒開始,二伯父就直接和三伯父提條件了要東西了!三伯父因為本來就心情沉重,一聽他二哥說這話一下子火氣就上來了!兄弟倆就吵開了!這時候我三伯父的大閨女就出來說讓她女婿“扛大頭”不用他們兩位堂哥!我爸說這事情是要和人家的父母商量一下!如果同意才行!最終是女婿“扛大頭”閨女“摔盆”

我三伯父後來就是把宅子留給大女兒!


農村淘曉淘


這幾年在灣裡做八角(抬人上山的),我這邊是這樣的,老了人先通知家人、致親的親戚及親房,然後會找來道士算好入棺、火化、入土的時間,然後通知八角,入棺時間到了,八角會提前到,我見他們準備白線,二段,八角進去給老人穿壽衣,用白捆住腰、腳,臉用布遮住,然後從床上抬入水晶棺帶的鐵板上,然後抬入祖祠的水晶棺內,出門時,門的兩邊要用竹箕攔著,出大門時老人上頭用毛毯遮住太陽,入祖祠不遮了,入水晶棺時要對中線,蓋上蓋後八角沒事了,火化時用雙杆八人抬,中途休息用木橙支撐,火化後直接上山,中途不休息,骨灰很輕,抬上山骨灰入棺,棺木下井,下井時要對時辰,對方向,時辰到了道士會來唸經,下契約,這契約是和閻王的契約,這塊地就歸死後的老人了,道士會把一塊布包的什麼丟給孝子,說恭賀寅喪卯發、子孫興旺等吉語,孝子下跪行禮,下完契約就用芝麻桿和鞭炮在棺木邊邊燒邊填土,填完土孝子下跪給八角行禮,然後回家吃飯喝酒,每人一個禮包,一般入土是正中午,沒影子的時候,不能讓棺木壓到影子,正中午陽氣盛,鬼不能出來害人。


阿牛china2016


土葬抬棺因地而異,在我們那稱呼“八大金剛”,就是由八個男士組成。八個男士必須由某個小家族抽出一名輩分大但是不超過60歲的人擔任。有任期:如果輩分大而年齡小就有義務抬棺到60歲,那時間比較長,假如你接任時剛好60歲,就退給同家族第二個輩分大的,如果在位時沒時間必須提前交代。八大金剛在抬棺時會享受本家女兒的曾送品,稱為“標白”。抬棺時,前四後四。前四又分左二右二,後四同理。用兩根長木,四根抗木,長木是綁在棺上。抬棺不能後退,只有前進,也不能順路而回。


吉安村網通


吃的胖的個子大的有勁的扛大頭,稍微差點的抬馬邊,個子小的搬小板凳


鄭州紀偉


其它地方不知道,在我老家有人去世入棺下葬時,抬棺從堂屋往出抬時不能擦碰到兩邊門上,出大門口要往陶罐子裡裝一些灰,從大門口凳子上起棺前狠狠把罐子摔在地方,如果罐子不破的話不太吉利,並且棺材到達墳上之前不能落地。如果去世的人體重較重或者壽材用的好木頭一般都是八抬“橫豎各兩根木槓”,去世的人較輕或者去墳上的路難走一般都是四抬(只有前後方向兩根木槓),其他人在兩邊扶著



佛緣初心靜


靈柩出堂後置於大轎內必須四平八穩,不能偏向一邊,若偏左,則預示死者英靈將保佑長房,反之則偏向滿房。行走中必須腳前腦後順著走,若倒著走,則恐家中又有喪事發生。靈柩到達墓穴的路途中,必須要走稻田埂上過,即踩良田。踩過良田,死者在地府便有田有糧。行走途中,抬棺之木不能斷裂,尤其不能讓靈柩著地。若出現這種情況,則預示死者死不甘心,怨氣沖天,死者的親人必受其害。到達墓穴後,必須平行放下去,不能邊高邊低,慢慢放下。若放得過急,震動死者,死者的親人會用喪棍打人。這是湘南地區的喪葬習俗。


笑紅塵170599035


家住十里地,各處一鄉風。各地有所以同,望大家諒解。

農村家裡死了人,第一點,找風水先生看死者家土地,有那塊屬好地可藏。再看出棺日期,不能正逢節氣日出棺。

1,死者頭朝家堂,腳朝門口,腳頭邊放一碗,半生半熟的飯名曰:倒頭飯。

倒頭飯堆得高高的,中間插兩根筷孑。

倒頭飯的外邊,放一個瓦盆名曰:老盆。

老盆是有死者,長子時時跪棺旁燒火紙,一直燒到出棺為止。

棺材在正好出大門時,長子要一定把老盆摔碎〈如死者,無男,可叫親侄代摔)然後走在抬棺人前面,在棺材沒有到達,看好的墳地前,不能回頭。要時時從身上帶的布袋中,拿出火紙或紙錢,撒出去。一直走到看好的墳地時方可回頭看家。

2,抬棺有個男人組成,前面四勞力,後面四個勞力。勞力時時要打喝子。

這是以前農村的土葬禮儀。以供大家參考。

謝謝!


海羊的天


在遼西地區,,是這樣的,死人的說法比生孩子和結婚的說法多的多。請鼓樂和畫匠,親友和同村領居大家來了,在大門口時,鼓樂隊要往院裡給個動靜,家人好有個準備,親友領居要哭著進院,來到靈前磕頭或鞠躬,家屬要回禮。如趕上七,八,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不能出靈,最多能放五天,夜晚還得有人守靈,往靈前長明燈里加油。這樣的事人來越多越好,說明這家人有人緣和勢力和興旺。這事情,親友要隨禮,同村人不用。這事情大夥都來吃飯,一一頓飯要做幾桌或幾十桌,。在出靈前一天要送路,把一些東西先拿到小廟附近燒掉,晚上要做樂,請來歌手和藝人唱歌和表演決活。把用紙紮的衣櫃放在一邊,把用紙做的金銀錢財放另一邊,大夥要扭著把錢財幫著放到衣櫃裡。送路這天還要有個小席,。第天,早上要出靈,樂隊要在前邊做樂,接著是拿著繡帆高高舉起在前,後邊跟著拿搖錢樹,電視,手機,引路童子,紙牛或紙馬,花圈等等,再就是死人的兒子或女兒打著靈帆,得在左右兩人扶著時倒著慢慢走,接著是抬棺,有四抬,八抬,十六抬,三十二抬,一百零八抬,最後邊是親友排成兩隊,到寬場地方得停下,但不能落靈在地上,樂隊要表演節目,最好是決活,在親友家門前同樣要停下,親友要在門前擺一小方桌,上放著酒和菜,菜的個數要是單數,因給死人吃。在出靈同時還要有人在前扔紙錢。最好是在屯中轉一圈,不走來回路,到達墓地,看好風水,靠哪邊,面向哪邊,都有講究,把棺材要放在之前打好的墓內,回土,同時樂隊做樂,親人要大哭。把該燒的燒掉,花圈擺在周圍。大家可以往回走了,有一條,大家不能走來時的路,那是死人的路,大家到達院的大門前要用涼水嗽口,才能進院,這時,院裡己經準備好了大席,吃完飯就結束了。這是成年人這樣,不成年人如死在屋裡要從窗戶往外抬,不能走門,也沒有成年人其他那樣的過程。

在遼西地區大概就是這樣。


興城凱哥


小時記得農村抬棺十六抬送靈,棺抬起至下葬不能落地,在抬的過程中不斷有人換槓,直到下葬為止。現在一般採用吊車送靈!


用戶正言


這個問題,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傳教不一,規距肯定不一,很難統一,我們川北本地講究,四大天王在四角,八大金剛守四方。百萬陰兵齊著力,輕輕捧到墓中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