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家鄉洛陽來

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家鄉洛陽來

牡丹

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家鄉洛陽來

牡丹

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家鄉洛陽來

牡丹

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家鄉洛陽來

牡丹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小時候的記憶更多是牡丹花會;人群擁擠著,萬人看花的盛況。如今的洛陽牡丹花會已經舉辦了37年,滄海桑田,洛陽城也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遷。

牡丹,富貴,大氣,雍容華貴,是盛唐名花。也是如今的國花。昔日被武皇武則天貶至洛陽,孰料洛陽地脈合適牡丹生長,牡丹因此怒放一時。“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從此成為名花。

每一年的牡丹花會也會有牡丹仙子和牡丹歌舞晚會。“名花傾城兩相歡”,當牡丹怒放時,傾城的牡丹仙子與富貴的牡丹花相映成輝。

對家鄉的眷戀還記得多年前很深的一幕;正值深秋的洛陽,現在的周王城廣場路邊,當路邊的法國梧桐樹葉灑滿街道時,千年古都的歷史文化沉澱感似乎充溢在身邊,那一刻,深深覺得熱愛這座城市。

那時候的夜晚,是騎著自行車從西工區到老城南大街夜市吃地道的洛陽小吃。那時候的同事,吃鍋貼漿麵條就必須到百貨樓後面的洛陽風味小吃裡;油潑面就是七一路上的;米皮是澗西廣州市場莫家米皮;肉片連湯是東花壇的;至於牛羊肉驢肉湯豆腐湯丸子湯等等洛陽街上遍地都有。洛陽水席麗景門那一條街也很多。每一個早上,匆忙的洛陽人喝著幸福感十足的各色肉湯,吃著剛出爐的燒餅,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今天的洛陽城市版圖已經擴大了數倍。開發了洛龍區,拓展了伊濱區,深耕道北區。景區也在原來的核心景觀:龍門,白馬寺,關林廟,王城公園的基礎上修建了國花園,隋唐植物園,牡丹園,明堂天堂景區,定鼎門景區,上陽宮景區,多個森林公園等。

王城公園的四周也已經建起了數不清的高樓和臨街商業區。洛龍區的馬路八車道的設計,一個綠燈人行道到對面都不一定能走的過去的。設計之初引入了洛河水做綠化,拓展了大量的水道;是目前洛陽最漂亮的新城區。房價也遙遙領先於其餘各區。

吃在老城區。因為老城區還有許多回民在,牛羊肉製品做的技術純熟。又因為老城區多是原住民,所以洛陽水席,不翻湯,果子油茶,糊塗面,油酥餅等做的很是地道。

教育資源更多在澗西區。之前洛拖,洛軸,洛銅,洛礦等幾大廠礦就在澗西,廠礦學校教育資源沉澱深厚。雖然後來廠礦不景氣了,但是教育資源卻依舊保留了。前些年的商貿區也在澗西區的多。澗西區廣州市場和上海市場曾是洛陽核心商貿區,澗西區當是也是時尚區,南方人聚居區。後來,被更新的洛龍區和王城公園附近的商業圈分了不少市場份額。

西工區之前一直是市政府所在地。周邊是百貨樓核心商業區。後來,隨著市政府整體搬遷到洛龍區,商業被後起之秀王城公園片區商城分走大半人流量。目前,西工區的核心商業區在王城公園周邊。

道北區是開發比較晚的一個區,目前進入了開發的密集區;幾十個工程在開工。老城區政府也搬到了定鼎路立交橋附近。

洛龍區目前一枝獨秀。開發建設了近二十年,高樓林立,很有大都市風範;高鐵站也在洛龍區。似乎所有開發資源都傾向於洛龍區。

伊濱區目前還是靜寂的多。入住率不高。師範學院在那附近。需要時間去發展的區域。

如果你要來洛陽看牡丹,可以飛機,高鐵,火車,汽車,都很方便到達。看牡丹的地方很多,王城公園是必到的,能看到更多的珍品牡丹。其餘國花園,牡丹園,隋唐植物園等等。牡丹花開時,路邊的綠化帶上就有牡丹的。

龍門,關林廟在洛龍區。白馬寺在郊區。明堂天堂在定鼎路上;麗景門南大街在老城區。這些地方都有公交車直達的。在洛陽旅遊,很方便的。吃住費用都不高的。

四月牡丹花開,歡迎到洛陽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