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湖南小夥戴海飛花費6400元錢,用鋼筋做形,用竹條包裹的造出了一座“蛋形”房子,當時轟動一時,引人圍觀。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戴海飛來自湖南邵陽的一個農村家庭,24歲初到北京,作為北漂,微薄的收入和高昂的房租負擔讓他的生活難以為繼。他說,父母年紀大了,卻仍然在奔波,希望給他存錢娶媳婦,“他們不知道以他們的工資水平,在北京買套房需要工作兩三百年,即使在北京租房,價格也讓我難以接受。”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戴海飛在一次的公司“雙年展”上,展示了一個設計項目,叫做“城市下的蛋”,即可以移動的蛋形小屋。“我希望有自己造的房子,這個設計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戴海飛決定利用公司的設計概念,給自己造一座房子。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因此,戴海飛向表哥借了6400元,購買竹條、釘子、沙袋等材料製作了這個“蛋形蝸居”,在竹條外,還有竹蓆、保溫膜和防雨膜,最外邊,是麻袋拼成的保溫層,麻袋裡填充著發酵木屑和草籽,房子高2米多,長3米,寬2米,頂部裝有一面太陽能電池板,內部有蓄電池供電,在房門完全閉合後,室內溫度能夠升高4到5攝氏度,達到冬季取暖的目的。戴海飛直接把“蛋形蝸居”安置在公司樓下的大院,既方便上班又省了回家的路費。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戴海飛的“蛋形蝸居”,也曾被物業驅趕。乾脆就給小屋安裝了輪子,機動性強。不僅體積小巧,移動方便,而且還自帶電力設備,頂端有一個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解決日常用電。床尾藏有一個水箱,裡面有壓力系統,可以把水壓上來,供洗漱用。一水箱水大概能用三天,用完了就到公司接。進入冬季後,小屋越發冷了,晚上大概只有3、4℃。戴海飛就用蓄電池,每個月到公司充一次電,晚上冷了就用電熱毯。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蛋形蝸居”這麼輕巧,怕不怕有天被人搬走了?但在戴海飛眼裡小屋就是睡覺的地方,屋內的擺設也很簡單,一張床,幾本書,一些衣服,最貴重的筆記本電腦放在公司。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雖然蛋形小屋條件簡陋,冬天室內溫度僅有4-5度,但戴海飛似乎很快樂。"沒有房租,我每天吃飯不用再考慮怎麼省錢,還辦了張游泳卡。每天下班後,就去游泳,順便洗澡、桑拿。週末時,出去逛逛北京城,有時間還能和朋友聚會。" 戴海飛的老家在湖南邵陽的鄉下,父親在建築工地幹活,母親在一家公司做清潔工。父母都上了年紀,卻仍然在奔波,希望給他存錢娶媳婦,"他們不知道以他們的工資水平,在北京買套房需要工作兩三百年。"戴海飛說。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直到2010年,戴海飛公司所在大院,"蛋形蝸居"已搬離,草坪上只剩下車輪痕跡。至於小屋搬離的原因公司同事都不清楚,都只是猜測天氣寒冷小屋不能住人,物業也不能讓小吳長期佔用非租賃的地方。或許是戴海飛的決定,另外去租房了。

北漂小夥租不起房,借了6400元,用竹子麻袋造出一座“蛋形蝸居”

也曾有不少網友質疑戴海飛的小屋只是幫公司炒作創意,在外還租房了偶爾才住小屋之類的。其實不管用意是什麼,這個創意就值得加分。

世間大量真相都不讓說,但渠道是有的,私信我,回覆:"不讓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