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對於翻身悖論“若文憑有效, 為何好學生還得給差學生打工”,你怎麼看?

wamg帥


在我教過的學生中,還真的發生過好學生給差生打工的事情。

其實,學校評價一個學生優劣主要是分數,這與社會評價一個人優劣的標準是不同的。社會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只關注他對社會的貢獻,即創造的社會財富。

學校裡評價一個人相對來說,就單純了許多,只看分數。而一個學生只要資質中等,又能夠勤奮刻苦,那麼就足以得到一個很高的分數,幫助他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但這並不能決定他到了大學、社會就能夠發展得很好。

而許多所謂學校評定的差生,之所以是差生,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說,基礎薄弱,家庭不睦,貪玩搗亂,或者不喜歡某一門課程而拖累了考試總分落榜,或者因為不喜歡某一位老師,“恨屋及烏”影響了上進……

總之決定一個學生分數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觀的又有主觀的,但是分數只是學校評價學生的標尺,不是社會評價人的標準,所以說,得了文憑的的並非好學生,沒有考取大學的也並非差生。就像唐僧騎白馬,但是騎白馬的並非一定是唐僧。

我是一名老師,接觸過許多所謂“差生”,說句實在話,比起那些所謂成績好的優生我更喜歡這些成績較差的學生。

他們熱情周到,常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百折不撓,成績雖差,但是從來不氣餒,在他們身上倒是存在著許多成功的因素,這樣的人到社會上得到機會,便很容易就能混得風生水起。

再看那些所謂優生,教師崇著,家長愛著,同學讓著,日積月累,養成了他們固執己見、自私狹隘、狂妄自大的陋習,而這些都將成為一個人成功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他們到了社會上沒有人脈,沒有資源,無人賞識,只能空發懷才不遇的悲慨,淪為所謂差生的打工仔。

當然,這種情況也只是個別情況,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許多優生,他們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再輔之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們同樣有著超人一等社會適應能力,他們很容易調整、改變自己,也就是金子放到哪裡都會發光的。

因此說優生給差生打工,這只是一種悖論,偷換了概念,學校裡的優生並非社會的優生,學校的差生也可能是社會的優生。這就要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個人,不能刻舟求劍,生硬僵化。


青衫李探花


不管評價什麼,都有看大多數。博士的平均工資明顯高於碩士,一本畢業生的平均工資也明顯高於二本畢業生,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明顯高於初中畢業生,這個大家都清楚。

但是,各個層次都有特殊的個例,華為老總學歷不高,吸引了眾多博士為華為服務,這不能說明,低學歷優於高學歷,以偏概全是不對的。


只留清氣滿人間


在我們的社會系統中,一般來說,書包翻身是唯一出路,讀書成績好,一級一級考上好學校,最後會有個好的工作,實現階層翻轉,文憑作為一個人學力的憑證,還是十分有用的,沒有文憑,很多門檻是跨不進去的。

但社會是個複雜的系統,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我國學校是以分數一個標準對學生分層的,能考高分的就是好學生,考分低的稱之為差生,但有些所謂差生除一些學科考試不行外,可能有其它方面的智能,有的動手能力特強,有的有組織和鼓動的才能,有的有創新精神,有的敢以冒險有闖勁。這些學生,正趕上了我國推行市場經濟好時代,他們雖然考不上好學校,或壓根考不上學校,就在市場中闖蕩,有的成功的開公司當上了老闆,有些好學生到他們手下幹活,那也很正常。

我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差,但手很巧,多次在市勞技競賽中獲冠軍。初中畢業後沒考上學校,拜師學藝成了一個木工。由於技術精湛,很快成了能手,自己成立了一個裝璜公司,生意興隆賺了不少錢。後來他看到開校外補習班更容易賺錢,就租了房子,申請開了一個小天才補習學校。招聘了一些大學生當教師,一些退休名師加盟,有幾個教過他的老師也成為了他得力助手,一些名校畢業的同學也來投奔效力,一時好教師雲集髦下。學校專門為初高中學生補習提升學科考分,由於效果顯著,一時生源雲聚,一席難求,補習學校辦得紅紅火火,風生水起。投奔他的老師和同學也因此發了財,賺到了在公立學校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他也名正言順的當上了補習學校董事長兼校長。

似這個差生到社會後鹹魚翻身的還有好幾個學生,或是自己努力又趕上了機會,或繼承家屬公司事業發揚光大,成為成功人士,對於他們,文憑似乎又沒有什麼用處。總之,人的成功與否,有本人努力,知識能力,機遇等多種因素決定,有拿得出手的文憑肯定能助力不少,文憑還是十分有用的。


瀛洲青松


這是以偏概全,譁眾取寵的悖論。

首先是無視普遍的社會現象,從中央、省、市、縣、鄉、村黨政系統而言,高學歷領導低學歷是普遍的,佔絕大多數,因為各級幹部選任提拔機制從源頭就決定了低學歷只能接受高學歷領導。

就醫院、學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職稱晉升,從初級、中級、高級甚至院士都有明確的、硬性的、一票否決的、由低到高的學歷要求,低學歷註定只能接受高學歷領導。軍隊、政法、國有企業等系統莫不如此。

當然在個別甚至部分企業,特別是私企確實存著高中、初中學歷的老闆領導本科、研究生、甚博士的副總、中幹、技術員,但這僅僅只是整個社會很小眾很小眾的。

所以這悖論是以偏概全,譁眾取寵,危言聳聽。


635216153839冷暖自知


價值標準不同罷了。學習不好的,社交能力,運營能力強,學習好的,在讀書,研究,其他方面能力強。而目前社會單單用錢來對比衡量,本就沒啥意義。反過來問一句,哪些世界第一富翁的讓他去做個畫,編個程序,或者造個導彈試試看?只能反應價值觀的問題,其他反應不了


手機用戶53667292427


這個問題簡單到沒人願意相信了!就是“世界”上,根本沒有客觀的“好”與“壞”的標準。這可能就是有人倡導“言論”自由的依據吧?


井151276607


有本事的人都做老闆,但也有本事的人打皇帝工,只要互相利用有價值就值了。


請記得我m


大環境下,關係好才是真的好


挨個兒蘿蔔湯


因為壞學生家裡有錢有權……


神天天無聊


有學歷的人,一百個有八十個生活無憂,沒學歷的,一百個有二十個生活無憂,而且要付出更多的辛苦,至於有學歷給沒學歷打工的,第一,一百個能有一個就差不多了,第二,人家給你打工是因為不想付出更多辛苦創業,說白了有學歷的也能去創業,但是人家不想,覺得打工就夠了,而沒學歷的是不得不創業,或許會成功,更多的是失敗和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