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知道北方人說的“硬菜”到底有多硬嗎?在你眼中什麼才算硬菜?

中華善德網


北方人口中的“硬菜”到底有多硬?對此你怎麼看?

其實我覺得這個“硬菜”是相對小炒來說的,青椒,蒜薹什麼的裡面兌點肉絲就是我們這邊所說的小炒,縫年過節招待客人什麼的不能一桌子全都是小炒,不然的話會讓別人覺得主人家小氣,不捨得,所以我家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會有四個暖鍋,五六種小炒,2-3個涼菜,組成了滿滿一桌子的菜餚,這四個暖鍋就是我家的硬菜。


這四個暖鍋裡有兩個鍋分別是魚肉和豬肉,這是不會變得,剩下的兩個不固定,看當時準備m的是什麼葷菜。就拿昨天晚上招待我未來的弟媳婦,媽媽做的四個暖鍋為例吧(暖鍋就是酒精鍋)

魚丸蘑菇暖鍋

魚丸是前幾天大伯在水庫打的魚做的,適合做清淡點的。姜蒜入油鍋爆香,把撕好的蘑菇放進去炒一分鐘,放入適量清水後放雞精,味極鮮等調料,大火把湯汁煮沸,放入魚丸,兩分鐘後盛入暖鍋,小火慢慢煮💐



羊肉粉絲鍋

這個羊肉不是新鮮的,是曬乾後放在冰箱冷藏的,清水入鍋,放入羊肉大火煮熟,然後撕成較粗的條狀,姜蒜爆香後放清水,加辣椒油,大火煮沸,紅紅火火的湯底就做好了,撒入羊肉條,也是煮兩分鐘後盛入暖鍋小火慢慢煨💐


蘿蔔臘肉鍋

臘肉是我們這過年和招待客人必備的食物,關於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家就是大火煸炒臘肉,盛起一部分油後加適量清水加滾刀切的蘿蔔塊,燜煮二十分鐘,最後也是盛入暖鍋💐

醃魚白菜鍋

醃製十天左右的魚塊用花生油小火煎的兩面金黃,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盛入暖鍋後再放入切好的白菜,放早了白菜容易煮爛煮化,暖鍋是燒酒精的,酒精生成的火足夠把白菜煮熟,這點絲毫不用擔心💐



除了臘肉鍋和魚鍋不變外,有的時候會做牛肉鍋和豌豆丸子湯,其實按照說法應該是雞鴨魚肉,只是我家不喜歡吃雞肉和鴨肉,所以用其他葷菜代替🤗

四個暖鍋就是我們這的硬菜,你們那過年吃暖鍋嗎?


冷雨下簷


北方人的“硬菜”就是要鎮得住場子的肉!

這道硬菜的肉類選擇,按動物個頭大小,區別大得很:越葷就越叫硬,動物越大就越葷越硬。

硬度係數最大的首選豬牛羊,其次是雞鴨鵝,最後才是魚蝦。

比如:烤全雞烤全鴨的硬度就沒有烤全羊硬,而烤全羊又沒有烤乳豬硬,烤乳豬絕對沒有烤全犛牛硬!

而且:這些肉的分量還要大,分量越大硬,肉越完整越硬。不能切成絲剁成沫,來就來個整塊的,得象梁山的好漢們那樣的,大塊大塊的、整隻整隻的用一個大盆....裝上桌來。所以,從北方人這種吃菜的硬度看,就大氣,也就決定了北方人大氣啊.

我是湖北人,口味、風俗、觀念南北兼有。關於“硬菜”的看法,和北方較一致,就是要肉多,肉的塊頭大,吃法要豪放,不能太精細。同樣是一塊肉,切了炒肉菜只能算是個葷菜,不能稱為硬菜,但如果把這塊肉煮熟了一整盤端上來,那絕對是一道硬菜!

菜硬不硬,一要看了來客人的身份“重”不重,二要看主人舍不捨得哈哈,似乎有種看人下菜的貴、賤之分哈哈哈。

看我這桌菜硬不硬:蘿蔔燉牛排、山菌竹筍燉土雞、滷蹄肘、梅菜扣肉、魚糕、回鍋肉白皮梗、豆干肉絲、木耳肉絲,米酒餅、炒藕片。


香蔥蒜苗


東北“硬菜”一說由來已久,我十八九歲就走進廚房,經歷了東北餐飲二十幾年的更迭,硬菜一說,可以分幾個時段進行剖析,每個時段都能感覺到東北經濟在上升,人們消費需求在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在進步。



在我們大東北“硬菜”指的是餐館最貴的菜或是最大件菜餚。

剛出徒那會,經常聽服務員說:這桌人點的都是“硬菜”,那還時候的“硬菜”無非就是肉菜或價格偏高的菜餚,什麼扒雞、鍋燒肘子,扒牛肉、扒肘條、紅燒魚,雪衣豆沙,攤黃菜、溜肉段之類的菜餚。


餐館菜譜就一張,反正面而已,也就這幾道打人的菜,其他都是毛炒菜,所謂毛炒菜就是沒肉或最便宜的青菜,炒豆芽,尖椒幹豆腐,漬菜粉,扒油菜,溜豆腐之類的菜餚。

那個時候肉菜或貴的菜餚叫“硬菜”,青菜、豆製品、便宜的菜叫“毛炒菜”,那年月菜式簡單,沒有太多的花樣。

那個時候海鮮在東北根本沒有鮮活的,都是速凍海鮮,大蝦,蝦仁,扇貝,帶魚等,乾貨海產也沒幾樣,幹海紅,蝦仁,蝦皮之類,海參和魷魚都是鹼發的。


這些海產品不好吃還貴,與其說不好吃,倒不如說是廚師不會做,東北都是旱鴨子,那見過海鮮呀?更別說做啦!雖然做不好,不受吃,上了餐桌就是“硬菜”。那時候點一份㸆大蝦,再來一個蔥燒海參,扒個肘子,燜個雞,整桌下來那絕對是“硬菜”宴請整一桌這樣的菜,那才有面呢!飯館老闆都把你當上賓。

到了交通便利,物流遍地時,鮮活的海產品進入了東北市場,活海鮮成了高大尚,成了東北人心目中真正的“硬菜”龍蝦,小青龍,大邊甲魚,牛蛙,海參,鮑魚,燕窩,魚翅,鯊魚肚等菜餚。宴請點一桌子這樣的菜餚,連傳菜生都會說:這菜真硬。


東北地大物博,山珍野味到了難覓禁捕時,想當然就成了“硬菜”熊掌、猂鼻子,猴頭,野雞鴨,野兔之類的菜餚,被請客人吃在嘴裡,飄在心裡,廁所出來都會甩一句“硬”這菜真他媽硬,殊不知請客的人,咬牙付的賬。

最近這些年,隨著東北經濟的復甦,人民消費意識的提高,很多看似高大尚很貴的菜餚,都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如今的東北人,已經很少提及這兩個字“硬菜”,去餐廳吃飯專點順口的,好吃的菜餚,不在把“好壞貴賤”當門面撐場面了。


如今的東北人把“順口的、好吃的美味”才稱作“硬菜” ,只有頑皮的客人,偶爾和點菜員開玩笑,“來個硬菜”或者“來個海鮮,再來一個硬菜”

這裡所說的“海鮮”和“硬菜”指的是海帶絲和油炸花生米而已。海帶絲是海產品吧!油炸花生米是硬的吧!哈哈😄只是兩個壓桌小菜而已。


探廚


誠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幅員遼闊,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沃土上,由於氣候以及地勢等條件,形成了聞名全國的南北方差異,然而“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聞名世界,博大精深,例如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米, 而且鍾愛煲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一樣的飲食習慣。

在北方人看來,有朋友來不管是去外面飯館吃飯還是在自己家,沒有硬菜那是會讓人笑話待客不周的,而這個硬菜究竟是什麼呢?當然是無肉不歡啦!這兒說的肉菜,可不是一些帶肉的炒菜,像是尖椒肉絲,木耳炒肉、魚香肉絲等,肉只是配菜的這種菜都不算是硬菜,一定要是那種看起來特別硬很有食慾的,例如紅燒排骨、紅燒大肘子、燉豬蹄等等,而且盛菜的大盤子或是直接上來一個盆(北方愛吃大骨頭的朋友都曉得),這才能算得上是“硬菜”。





農家小趙


“硬菜”一詞是北方方言,因為春晚小品《策劃》裡面宋丹丹的臺詞:“兒媳婦啊,整倆硬菜,咱家來客人了。”為眾人所知,並逐漸成為大眾的流行詞。

如今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說硬菜,每個地方硬菜的具體菜品都不一樣。但大概意思都差不多,都指的是:好吃的/美味的/地方特色的菜,也指解饞的/實惠的/抗餓的菜。

北方人眼中的硬菜多指價值較高不常吃到的菜,以此表示對客人重視,例如: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肘子、大蝦等等。

南方的飲食文化較豐富一些,有大魚大肉也有大眾的菜品,例如:剁椒魚頭、梅菜扣肉、臘豬蹄等等。

對於美食的態度,總得來說:北方人大氣,南方人精緻,北方南方各有特色,不存在誰更硬,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你心中的硬菜是什麼?歡迎下方留言……





新農人農事


所謂硬菜橫菜只是某些地方把量大的葷菜叫法。其實只是主菜,時至今日我們要儘量規避地方口語壟斷!不能因為電視劇就總小雞燉蘑菇,鐵鍋燉大鵝,豬肉燉粉條!要弘揚華夏文化文明,把菜和餚詮釋!不能總喝喝個小燒兒整倆硬菜自己忽悠自己!


號角催人紅旗飄


東北硬菜:

鐵鍋燉大鵝

酸菜燉肉

小雞燉蘑菇

酸菜燉大骨頭

豬肉燉粉條

東北鐵鍋燉魚

鍋包肉


微鐵路


當然不是有多硬,而是氣派,實惠,好吃,有餘等等的菜。


用戶58435540336陽城


越是講究硬菜越是襯托出平時吃的寒酸~南方就沒有硬菜說法,因為南方的食材豐富多樣,


知秋之廣州


南北方飲食文化不同。北方百姓做法簡單解饞,大魚大肉。南方人做法細緻,食材較多,海鮮、河鮮,山裡有臘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