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吉米·巴特勒:費城第77人


吉米·巴特勒:費城第77人


吉米·巴特勒終於不可避免地無法例外,在作為大牌提出交易申請後更新東家,成為費城76人的一員。這是一支缺項明顯的強隊,恩比德好學,西蒙斯聰明,富爾茨還有潛力,但總沒辦法兌換成相應陣容的戰績。大帝自然犀利,是新中鋒典型,腳步能秀全聯盟,可殺人誅心。西蒙斯則天生全明星——符合NBA的表演需求那種,會扣籃懂神助攻,曾單核帶隊十幾連勝。不過最後回合解決問題的使命,費城76人還沒有誰能穩定承擔:寄希望於內線霸主恩比德或者不會投籃的西蒙斯掌控絕殺球權,有點要“上帝保佑”。

巴特勒就不一樣,他本身就是個老大,三分線外讀秒遠射不在話下,幾場球前還在主場這樣搞定過洛杉磯湖人。擁有這樣的人物,提供的成功絕殺機會不僅只集中在巴特勒身上,他所形成的牽扯能幫助恩比德從容應對籃下生死戰,也能讓西蒙斯徹底放棄解鎖投籃技能包卻能壓制對手拯救球隊。這一點從湖人引援詹姆斯就可以想象,儘管吉米的效應遠不如皇帝。

經過換隊先解放舊更衣室包袱後,巴特勒沒有理由反感新環境了,更何況這裡是一座“相信過程”的大城市,氛圍沒得談,悖論一樣地輸太久就是想贏球。以及,額外福利。俗話說,“留住一個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不清楚NBA其他俱樂部的伙食如何,但費城76人有著非常棒的食堂。ESPN記者曾經深入體驗過76人極佳的餐飲服務——有獲證大廚掌勺,日以繼夜地從素材、方式和管理全方位入手研發新型根據不同球員分配豐富營養的菜譜,在如家庭般親和環境中用餐——結論是:“費城十大餐廳之一”(JJ雷迪克說法)。吃當然不能主導巴特勒計劃,但這是老闆給出的顯性說明:我們熱愛所有隊員。

費城76人的凝聚力由此體現,巴特勒雖然不擅長處理更衣室,但畢竟從窮困中崛起吃苦太多,做人出世能接軌社會,受環境一影響,心態註定不同。在業務上,吉米·巴特勒從防守起家,而強硬和刻苦向來是他的標籤,這些氣質同步於球技作用於球隊。費城從擺爛計新代元年的話,他們至今面臨兩次洗禮,首先是幾位傷員集體復出逆轉習慣,恩比德聯手西蒙斯直接昇華76人,讓主隊僅半個賽季就甩掉“擺爛魚腩”的帽子,成為挑戰東部格局的豪強。現在,是第二次,巴特勒會讓隊友們知道,比想象還無法想象的贏球方式到底長什麼模樣。

引援巴特勒,勢必給76人其他球員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拉開本來就擁擠的空間的僅剩下的射手們如JJ雷迪克們,責任和存在感要更強烈。一直在浪費機會受自身和外界干擾的富爾茨需要再合理地把握更來之不易的機緣了。第一個打電話的本·西蒙斯能不能接受點“都想贏球”的理念而拼命訓練中遠投呢?恩比德用不著空砍打起養生籃球避免受傷因此繼續進步的可能大大增加。原來重疊位置的那些角色球員說不定要搞出一兩個“瘋狂模式”玩玩。吉米·巴特勒本人,也比較舒服些,西蒙斯會傳球,恩比德能策應,他們比起唐斯和維金斯的“枸杞兄弟”,有肉眼可見的積極不同。

當然,可以說一切都要建立在巴特勒融入費城76人的基礎上。永遠有意外,湖人當年搞出兩套F4都虎頭蛇尾,巴特勒或許不喜歡續約以及要價太高怎麼辦呢?還有籃球場上的事,巴特勒不違和地成為費城核心(他還能是老大嗎?),最大化76人的戰鬥力,需要現實來下定義。至少西蒙斯感覺良好,“我認為他會很好的融入到這裡”。

且看卡哇伊·萊昂納德如何質變多倫多猛龍,讓陣容其餘部分幾乎一致上賽季季後賽被同樣陣容其餘部分幾乎一致的聯盟墊底克利夫蘭騎士橫掃的加拿大球隊一躍成為NBA榜首。那是文化層面的深層改革,在籃球這項個體極度重要的團隊運動中,領袖意義非同尋常。巴特勒能否成為萊昂納德呢?或者朝著歐文加入凱爾特人所起作用的方向發展,成為隊內年輕人背後最堅實的保障?再參考目前沒有匹配實力的休斯敦火箭。很難說。

回到另一方,明尼蘇達森林狼。走了心不在焉的吉米·巴特勒,唐斯和維金斯會暫時好過,來的又是非核心,對彼此關係調整有個不錯的過渡。還有羅斯,他正在回暖,這一直都有,但時間好長少見,好事。加上經歷特殊,心態又維持在不爭,沒誰能恨,倒是另一個並加強版的林書豪,受上帝眷顧。沒有巴特勒分球權,羅斯持球更流暢,恢復功力是不是有戲?我們是不是還能暢想,首發蒂格傷愈時,羅斯有不同的劇本上演呢?

吉米·巴特勒迴歸東部也好,雖然賽制改革,全明星陣容混搭,但聯盟格局還是要平衡一下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