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格力“猜想”:董明珠+阿里還是新國資進入?

董明珠是董事長不會變。


格力“猜想”:董明珠+阿里還是新國資進入?


一則懸而未宣的公告,給了公眾豐富揣度的空間。它可能是制度板塊的破冰,抑或職業經理人強力手腕的展示,也可能僅僅是無關痛癢的左手倒右手的買賣。

4月1日晨間,深交所發佈公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電器”)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根據本所《股票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2號—停復牌業務》的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證券2019年4月1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後復牌。”

幾個小時後,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集團”)通知,格力集團正籌劃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該事項的具體交易方案尚在籌劃中。

究竟是怎樣的控制權變動?時間財經就此事詢問格力電器,截稿前並未收到明確回覆。據第一財經報道,格力電器市場部相關人士亦就此事沒有給出詳細說法,只稱向相關部門瞭解中,正彙總媒體問題。

“現在外界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基於有限的信息做出預測嚴格來說並不科學。”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對時間財經表示。但是,格力電器在家電行業領先地位、其董事長董明珠鮮明個性以及格力電器獨特的“國有”狀態,都引發各界對其股權變動形式、是否會易主的揣測。

多重猜想

據今年1月17日格力電器的業績預告,2018年營業總收入將達2000億元至2010億元人民幣,高於2017年的500多億元,格力電器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達260億元至270億元,同比增長16%至21%;去年每股收益約4.32元。而其更大的目標是,到2023年衝刺6000億元營收。作為國內家電的龍頭企業。控制權易主的消息傳出,混改說便一時甚囂塵上。第一財經也引用不具名人士的消息,稱格力集團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退出競爭性行業的名義,公開拍賣所持格力電器的股權。


格力“猜想”:董明珠+阿里還是新國資進入?


持此類看法者,多是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格力集團曾有過混改的嘗試。2014年2月,格力電器和格力地產同時發佈公告稱,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兩家公司的股權等資產,無償轉轉讓至珠海國資委新設的全資公司,同時出讓不超過格力集團49%股權,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引進投資方,但隨後並無進展更新。

另一方面,格力對混改項目並不陌生。在2018年4月26日晚發佈了《關於對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 回覆說明的公告,格力在 2017 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分析中提到,它參與洛陽 LYC 軸承有限公司混改投資項目等。

但亦有法律界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目前混改的重點集中在大型國企,然而格力電器並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國有企業,而是仍是國有獨資企業所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其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的持股比例為18.22%。

至於公開拍賣格力電器的股權,是否會引來“門口的野蠻人”(不懷好意的收購方)的揣測。上述法律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若公開拍賣格力電器的股權,由於涉及到國有資產的轉移通常是審批制,因而一般不會引發這樣的擔憂。

事實上,格力集團所佔格力電器的股份比重一直在降低。力度最大的一次是2006的股權分置改革,引入經銷商聯盟成為公司戰略投資者。格力集團向公司主要經銷商作為股東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格力電器10%的股權,使之位列公司第二大股東。這一排名一直維持至今。該次改革措施完成後,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股權比例由58.66%下降至29.74%。

2005年12月23日,格力電器股改方案發布。該方案顯示,公司將先股改再引資,現有管理層保持不變,同時實施MBO方案。但當年,按照證監會股權分置改革意見中的規定,格力集團在改制一年內不能轉讓格力電器的股份,一年後轉讓比例也被限定在5%-10%的範圍以內,使得收購最終未能成功。

如今作為控股股東的格力集團僅持有上市公司18.22%的股權。門口的野蠻人的威脅時常被提及。

混改一說確很大可能。但又因此前無果而終的前鑑,尚無法確定。但或許格力將會藉此實現董明珠在任期內員工持股的願望,既防止“野蠻人”的惡意收購,又可以讓員工共享公司發展的成果。

“我們有9萬員工,如果一人出一萬元就9億元,如果一人出10萬元就90億元,如果一人出100萬元就900億元,差不多是格力電器目前30%股票的市值。我希望在退休前,讓所有格力員工持有格力股票,來解決野蠻人的問題。”董明珠稱。


格力“猜想”:董明珠+阿里還是新國資進入?


涉及到股權售賣,部分業界人士也持有MBO的看法,即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及核心經銷商,很有可能將是最有實力的“接盤者”。今年1月17日,格力電器舉行2019年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公司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侯選人名單。董明珠高票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並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

格力電器2018年第三季報顯示,董明珠個人為格力電器第10大股東,持股比例為0.74%。第3位至第9位的股東均是機構投資者。“董明珠及其利益一致人(指二股東經銷商群體),成為大股東的可能性很小。”劉步塵對時間財經表示。

原因之一便是,此次臨時停牌前,格力電器的總市值是2840億元,18.22%的持股比例對應的市值約為517億元,若以收購價不超過停牌前90%計,收購方可能需要付出465億元的代價。或達到控股股東的地步。

因而,公告一經發布,市場便有傳聞指向阿里巴巴,稱財力雄厚的阿里或將出價幾十億,收購格力電器5%-9%股份,京東也將參與認購。大型電商參與收購的說法不脛而走。但隨後,阿里巴巴、京東紛紛澄清,“消息不實”。但以互聯網公司的敏感的投資觸角,參與傳統企業的改制,亦不鮮見。“我估計引入大型戰略投資者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但格力電器國有控股的性質不會改變。”劉步塵對時間財經表示。

格力的改革方式並非孤例,業界也有人將其類比TCL的重組。在1997年,TCL的企業性質發生變化,公司從100%國有變成國有控股。到2002年,TCL又引入了國外投資者,股權結構多元化的公司。此後的股改,TCL又完成了管理層持股。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TCL集團定向增發3.5億股,李東生個人認購6310萬股。第一大股東惠州市投資控股持股比例從12.7%降至11.19%,TCL集團就此宣佈“本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這或許也將是格力電器股改一個可能的結果,即不存在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但一事一議地來看,TCL也有其獨特性。此前,“TCL集團是國內為數極少通過一系列改制從國有控股企業變身成為一家民營企業的。因此,TCL改制模式備受爭議。我認為格力電器像TCL那樣從國有企業變為民營企業的可能性非常小,國企改革有一條紅線,即必須確保國有控股不變。”劉步塵對時間財經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TCL集團又一次重組完成,出售消費電子、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以及相關配套業務,給董事長李東生等高管發起成立不久的新公司TCL控股。這些業務貢獻了TCL集團主要收入的業務將不存在其上市公司中。

2018年11月6日、21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佈了《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和《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復牌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兩則新規明確了僅發行股份重組可停牌且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籌劃控制權變更、要約收購等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例外事項的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5個交易日。

依此規定,最早在4月8日,格力股權變更將會披露更詳細的信息。但無論上述那種猜測最終成立,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及核心經銷商和國有控股的格力集團的實力註定將會此消彼長。(北京時間財經 梁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