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嬰兒的米粉怎麼吃?

艾楚蔑洛夫


米粉輔食可以說是寶寶添加輔食過程中最簡單、最容易做的輔食了。

單純的米粉輔食只需要按照米粉說明,掌握好水與米粉的比例,衝調成適合寶寶的輔食性狀即可。

另外一種主要的做法是在米粉里加蔬菜泥、肉泥等其餘食材。

先來說蔬菜+米粉(以胡蘿蔔米糊和西蘭花米糊為例)

胡蘿蔔米糊

食材:胡蘿蔔、米粉

做法:胡蘿蔔去皮切小塊,上鍋蒸熟;熟後取出放入輔食機打成泥;米粉按照說明用水沖泡好,然後取適量胡蘿蔔泥加入米糊內攪拌均勻即可。

南瓜、土豆、山藥、紅薯、紫薯等食材都可這樣操作。


西蘭花泥米糊

食材:西蘭花、米粉

做法:西蘭花流水洗淨後再稍稍浸泡一會兒,放入沸水鍋裡焯熟;熟後取出,去掉老的梗部,嫩的部分放入輔食機內加適量溫水攪打成泥;米粉沖泡好後取適量西蘭花泥攪拌均勻。

這種做法是用沸水焯熟蔬菜再混合米粉的做法,一般的菜葉類蔬菜(娃娃菜、包菜、菠菜、紫甘藍等等蔬菜)都可這樣操作。


接下來是肉泥+米粉(以雞肉泥米糊為例)

雞肉泥米糊

食材:雞胸肉或者雞腿肉、米粉

做法:雞肉清理乾淨,切小塊;冷水入鍋加生薑片煮開,撇去浮沫後撈出;另起一鍋水,煮開後加入雞肉,然後煮熟;煮熟後的雞肉放入輔食機內加一點煮雞肉的水打成細泥;米粉沖泡好,取適量雞肉泥拌入攪拌均勻即可。

雞肉、牛肉、豬肉這三肉類做法差不多,魚肉的話建議是洗淨切塊後蓋上檸檬片或生薑片去腥,然後上鍋蒸熟打成泥。


最後是蔬菜肉泥+米粉(以南瓜豬肉泥為例)

南瓜豬肉泥

食材:南瓜、豬裡脊肉、米粉

做法:豬裡脊肉洗淨切小塊,冷水入鍋焯去血沫後撈出;南瓜去皮去瓤,切小塊;豬肉、南瓜一起上鍋蒸熟;蒸熟後放入輔食機內打成泥;米粉沖泡好後去適量南瓜豬肉泥混合拌勻。

如果是用青菜葉類的蔬菜做,那隻要焯水焯熟就行,然後再和肉類打成泥。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在全職育兒路上越走越遠的傲嬌喵嗚,歡迎你們在評論裡分享你們的育兒小經驗。當然也非常歡迎你們給我點贊贊贊……

喵嗚做輔食


嬰幼兒添加輔食一定要遵循從單一的輔食開始添由稀到厚,現添加米粉-菜泥-肉泥,這樣的順序有助於觀察寶寶對食物的過敏情況。

米粉一般從單一米粉開始,媽媽們可以自己做米粉我家寶貝小時候開始吃的是單一米粉,就是無添加的開始,一般一星期左右我會在米粉中添加一些菜泥開始,寶寶也會很喜歡吃。

我的自制米粉其實很簡單而且很受小盆友歡迎哦。1、先準備一些大米2、浸泡大概一小時左右晾乾3、放入攪拌機內打成粉末狀,為了更加細膩再過篩一遍直到完全無顆粒狀。4、再用溫水調勻米粉直到成糊狀,5、在鍋內把水燒開再把調勻的米粉放入鍋內蒸熟,大概半小時左右一碗香噴噴的米粉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媽媽們可以試著做一份愛心米粉哦


食味小黃姐


米粉是比較好消化的。所以寶寶加輔食初期就可以給寶寶加米粉!等寶寶適應了米粉後,可以把蔬菜泥和米粉活一起,變成彩色的米粉!

我家老大是四個月加的1/8蛋黃,大概五個月半加的米粉,之後又加的菠菜泥。最後加的水果。因為怕他吃了甜的就不吃米粉蔬菜,就是教科書式的養。現在喂老二的計劃是,綜合餵養!顏色鮮豔,每次品種多樣話!


大小A的媽


隨著寶寶的成長,滿六個月後,可以適當增加些輔食來作營養支持。尤其是輔食第一口——嬰兒米粉。很多家長都是知道先添加嬰兒米粉也買了嬰兒米粉,但不知道該怎麼給寶寶吃。吃嬰兒米粉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

添加嬰兒米粉需要注意4點

1、米粉只是輔食,不應當稱為主食

寶寶處於快速生長階段,最需要的營養仍是蛋白質,而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較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全部需要,因此嬰兒在1歲以內還是應該以配方奶粉或者母乳為主。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可能會出現蛋白質缺乏。

2、自制米粉需注意營養單一問題

很多家長認為自制米粉比較安全,更放心。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當寶寶滿六個月後,身體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體內儲存的鐵消耗殆盡,而母乳裡或者奶粉裡的鐵又不足以支撐寶寶鐵的需要,就需要額外添加。因此建議在添加米粉時,選擇高鐵米粉。自制米粉並不含有這些元素,營養成份不夠全面。容易引發寶寶貧血,而且口味也比較單一,寶寶容易厭倦。因此,家長仍需要適當購買市售米粉來滿足寶寶需要。

3、米粉與奶粉最好不要混合衝調

首先,兩者的衝調時候所需要的水溫、濃度以及衝調方法都有所不同,若是一起調配不僅可能造成調製錯誤,而且一起食用的話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不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

4、米粉中最好不要加糖

市場上很多米粉都有添加蔗糖,有些家長為了讓寶寶多吃,另外又添加蔗糖,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米粉本身屬於碳水化合物,含糖量已經不少,如果再加糖可能會導致熱量過高、營養過剩,造成寶寶肥胖,且容易影響寶寶體內糖代謝。一歲前加糖,會讓孩子習慣有味道的食物,對沒有味道的輔食會比較抗拒,容易造成孩子挑食。

嬰兒米粉應該怎麼吃

1、用溫開水衝調。

一般說來,各種品牌的米粉在外包裝上都有食用方法說明,一般都用溫開水衝調,否則會破壞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2、根據情況增減分量。

給寶寶餵食米粉要遵循少量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具體要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酌情增減食用量。調米粉時可以調得稀一點,淡一點,這樣可以多給寶寶補充一些水分。

3、米粉最好不要與多種維生素一起吃。

米粉基本可以滿足寶寶對大多數維生素的需求,如果再同時服用多種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可能會造成某種元素過量,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不要因為寶寶喜歡吃米粉,就無節制地任他食用。否則容易造成某種營養成分超標,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4、米粉不包含所有的營養成分。

嬰幼兒米粉只能滿足大多數寶寶的需要,如果寶寶缺鈣嚴重或貧血,應該根據醫生的診斷,適當補充相應的營養成分。

選購嬰兒米粉的注意事項

1、根據寶寶月齡來選擇。

寶寶食品的分類越來越細,一般都會按年齡、月齡來分階段,強化每個階段所需的不同營養成分。媽媽可以按寶寶的月齡來進行選擇,比如第一階段是4-6個月的寶寶米粉,這個階段的米粉中主要添加和強化的是蔬菜和水果,有助於寶寶的消化;到了6個月以後,寶寶米粉中一般會增加一些魚、肝泥、牛肉、豬肉等,營養更為豐富。

2、選擇米粉時“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品牌,儘量選擇企業規模大、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較好的品牌產品,這樣質量會更有保障;第二要注意外包裝上的標準是否齊全,包括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淨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項目,如有一項缺少了即為不規範產品;第三要注意營養標籤,看營養成分是否齊全,含量是否正常。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早教育兒唷


大家都知道米粉是寶寶的輔食第一站,米粉對於寶寶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我們該如何給寶寶挑選米粉,選擇什麼米粉,這些都是媽媽們需要做的功課。有些寶媽可能會問,寶寶的米粉這麼重要,衝米粉喝有哪些好處呢?
一、為什麼要給寶寶添加米粉?
選擇米粉,是因為大米中富含有澱粉最不容易引起過敏。大米雖容易消化,但吸收率比較低,只要適量,孩子不會因此變得過胖。綜合各項優點,米粉無疑成為寶寶輔食的首選。
二、為什麼優先選擇鐵強化米粉?
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寶寶六個月之後,僅靠母乳的營養已經沒辦法滿足需求,尤其是鐵元素等重要元素,在離開母體之後六個月內,逐漸開始變得匱乏。六個月左右給孩子添加輔食,才能夠滿足孩子的生長所需,首選的輔食就是鐵強化米粉。
三、給寶寶衝米粉喝有哪些具體的好處?
1.給寶寶衝米粉可以及時補充母乳中的熱量不足作為輔食添加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
2.吃飯給寶寶衝米粉,尤其是鐵強化米粉可以補充寶寶的鐵含量,有利於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
3.給寶寶衝米粉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隨著寶寶生長髮育六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長牙了,開始學會習慣了吃糊狀食物在鍛鍊咀嚼能力的同時也在鍛鍊自己的大腦。

兒科醫生雨滴


如果性狀不對,米粉質地不夠細膩,也可能讓寶寶“討厭”米粉。

你知道細膩的米粉怎麼調的嗎?

60-70攝氏度的水衝調,一邊放水一邊攪拌。

靜置1分鐘,讓米粉充分吸收水份,這樣可以讓米粉中的營養更容易被寶寶吸收。

單一方向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攪拌均勻,這時候,就能攪拌成細膩無顆粒的米粉。

寶寶剛添加的米粉,應該是醬紫的狀態(米粉能順著勺子流下來):

慢慢過渡到這種狀態:

最後過渡到這種狀態:

於是有媽媽會問,我們幾天才能過渡成這麼稠的樣子呢?

其實這是非常個性化的情況,如果寶寶吃米粉吃得很好,接納度很高,可以每天稍微減少一點點水,慢慢就變得越來越稠了。這個時間完全可以自己掌握。

米粉單獨吃,還是混著菜泥吃?

在育兒群裡,公眾號後臺,經常有媽媽說,寶寶七個多月了,還在吃米粉,什麼時候才能吃肉呢?是不是隻吃米粉沒什麼營養?

米粉是單獨吃,還是混著菜吃?哪種才利於寶寶口味的豐富呢?

其實,米粉吃了三天,不過敏,寶寶接納度比較好,我們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菜泥。

首先添加瓜泥,例如南瓜泥、冬瓜泥等。

隨後呢,也是三天一次更換,土豆泥,南瓜泥都可以逐一添加。

瓜類添加很好,然後再加葉菜類。

蔬菜是單獨給寶寶嘗試,如果寶寶不過敏,可以加在米粉裡一起吃,然後再單獨添加新蔬菜,不過敏後可以加在一起吃,就這樣一種一種嘗試,寶寶品嚐的種類越來越多。

寶寶6月齡左右,可以在下午茶的時間給寶寶加點水果泥(因為水果味道比較濃郁,建議先吃蔬菜,再加水果)

因為有的水果比較容易過敏,所以,也建議從香蕉、蘋果、梨等水果添加,芒果、柑橘是比較容易過敏的水果,可以稍後添加。


愛豆育兒


作為寶寶添加的第一道輔食,米粉應該怎麼吃呢?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餵養兩個寶寶的一些經驗和作法,為您作答。

同時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和啟發。

首先回答問題:

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嬰兒的米粉怎麼吃?

1、按比例衝調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獨有的衝調比例。

媽媽在衝調米粉時建議一定要按照包裝盒上的指示去做。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確保米粉的口感與營養的保留。

2、注意水溫或者奶溫

米粉的沖泡溫度一般建議為35℃-45℃的溫水

兒科專家崔玉濤醫生和張思萊醫師都不建議用奶來沖泡。

主要原因是奶粉和米粉一起沖泡,營養密度過高會增加寶寶腸胃和代謝的負擔。

3、注意攪拌手法和餵養方式

衝米粉時,要一邊倒米粉一邊攪拌,這樣能把米粉攪拌均勻,不至於結成塊。

給寶寶喂米粉時,要用勺子從表面一層層的往下舀著喂,因為由於用溫水沖泡,在冬天米粉涼的很快。

4、可適量添加其他食物

初次給寶寶添加,仍要以純米粉為好,寶寶適應後,即可逐一引入菜泥、蛋黃泥、果泥、瘦肉糜、魚泥、豬肝泥、雞肝泥等含鐵豐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

碎碎念

嬰兒米粉只是嬰兒輔食添加中的一個過度階段,大概喂兩三個月左右的米粉,待寶寶可以接受稠粥、爛麵條後,就可以逐步停止喂米粉。

就這樣。

走心。


山那邊好地方健康育兒


一般情況下寶寶滿 6 個月以後,僅靠母乳餵養或配方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營養需求。這時候我們該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嬰兒米粉就是寶寶首選第一輔食。那麼嬰兒米粉怎麼吃呢?

1.溫水衝調。米粉大多添加了益生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因此不能用沸水給寶寶衝米粉,以免造成營養物質流失。寶寶吃之前,一定要試一下溫度,避免燙傷寶寶。

2.嬰兒米粉應遵循由稀到稠,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餵養量。寶寶剛開始接觸輔食時,以純米粉為佳,等寶寶適應後,可逐漸引入菜泥、蛋黃泥、果泥、瘦肉糜、魚泥、豬肝泥、雞肝泥等營養豐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

3.寶媽衝米粉時,要一邊倒米粉一邊攪拌,這樣能把米粉攪拌均勻,不至於結成塊。

4.給寶寶喂米粉時,要用勺子從表面一層層的往下舀著喂,因為溫水沖泡米粉涼的比較快。

5.嬰兒米粉只是寶寶輔食添加中的過渡階段,一般喂兩三個月左右的米粉,等寶寶可以接受稠粥或爛麵條後,可逐步停止喂米粉。


前海老韭菜


寶寶吃輔食時,父母該怎樣給寶寶添加嬰兒營養米粉?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都是嬰兒滿180天后,開始添加輔食。並且要從富含鐵的食物開始添加,同時考慮寶寶消化吸收的問題,建議首先添加嬰兒米粉。但是給寶寶添加嬰兒米粉需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建議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米粉。

母乳中的鐵含量很少,而寶寶在媽媽母體內儲存的鐵,也差不多隻能維持到出生後6個月左右,所以,從這個時候要開始注意補鐵,而這個時期正好是要準備添加輔食,因此最好給寶寶添加強化鐵的米粉,有助預防寶寶貧血。

2、關於“市售”和“自制”米粉,哪個更好一些?

很多家長覺得買回來的米粉不放心,怕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覺得可能自己給寶寶做得米粉更好一些。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的,首先,自己給寶寶做得米粉,是放心,但是強化鐵是個問題,也就是做自己做得米粉,是不能給寶寶大量補充鐵的;而市售的米粉,是通過工藝製作,強化了鐵,只要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大品牌米粉,一般是沒有問題的,可以給寶寶吃的。

3、市售嬰兒米粉有很多種,家長該如何選擇?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選擇米粉的時候,看到米粉有很多種類,有原味的、加菠菜的、加水果的、加牛肉的……不知道該怎麼選?

是這樣的,剛開始給寶寶吃輔食,要遵循輔食添加的原則:一樣一樣的添加,那吃米粉也是一樣,先吃原味米粉,等添加了菠菜、胡蘿蔔後,寶寶沒有什麼不適或過敏反應,就可以吃菠菜、胡蘿蔔米粉了;等再大點,添加了牛肉、魚肉,寶寶也沒有過敏反應,那就可以選擇牛肉米粉了。

有任何備孕、懷孕、育兒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諮詢,也可以關注「京媽說」,私信京媽諮詢哈~

京媽說:分享專業實用的母嬰知識,多平臺原創內容創作者,關注京媽,提升“媽媽力”,學習更多孕育知識。

京媽說


寶寶初次添加輔食,首選含鐵米粉

這是因為6個月以後的寶寶,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會慢慢消耗完,這時就需要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鐵。 鐵元素的攝取不足,寶寶可能會出現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症狀,所以要優先給寶寶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含鐵米粉可有效給寶寶補充鐵元素,滿足寶寶生長髮育需求。

每日添加輔食的時間

最初應該選擇在兩餐奶之間,從每天1次增加到每天2次,並逐漸增加每次的量,最終過渡到可以替代1-2餐奶。 輔食添加一定要從少量開始,並逐步增加次數和分量。

每次添加一種新的輔食後,應該觀察至少3天,看寶寶有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或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和皮疹。 如果寶寶沒有發生異常反應,則可以接著添加下一種輔食。 熟悉了寶寶輔食添加的原則後,媽媽就要根據寶寶的大致月齡和口腔處理食物的方式,來餵食相應的輔食。

附寶寶輔食添加參考表,希望對寶媽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