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前言

以前回答過一個問題:有人說填詞比寫詩還難,大家怎麼看?

老街當時回答的比較簡單:對於初學者,隨便寫首打油詩當然簡單。但是寫對一首五、七律比填詞難得多。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詩、什麼是詞,詩和詞區別是什麼,然後再從創作的角度看,到底是寫詩難還是填詞難。

一、先有詩 後有詞

大家都知道,詩和詞不一樣,但是能說清楚詩和詞的區別卻不太容易。我們先從詩詞的源頭說起:先有詩呢?還是先有詞。

最早的詩在遠古時就有了,東漢學者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記載了勾踐臥薪嘗謀劃攻吳的故事,其中引用了這首民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意思是:砍下竹子做成彈弓,射出彈丸,驅逐鳥獸。宍通“肉”。這裡要注意的是孝子做出的不是弓箭而是彈弓,放出的不是箭,而是彈丸,不是追逐鳥獸,而是逐走鳥獸。

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誌·藝文志》記載:

歌曰:劉勰《文心雕龍》雲: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又曰:《斷竹》黃歌乃二言之始。注:黃,黃帝也。”

古人認為這是黃帝時代的歌謠,但是不知道是否真有確鑿的證據, 從內容來看,應該是比較原始的獵歌。後面還有據說也是遠古的《南風歌》 《擊壤歌》《卿雲歌》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

後來陸續出現了先秦時期的《詩經》《離騷》、漢魏時期的古詩、南北朝的永明體,到了唐朝到了詩歌的頂峰。

詞這種形式和最早的詩很相似,都是用來歌唱的,有的人說詞來源於南北朝、有人說來源於唐朝的宴樂,頂峰時期出現在宋朝,總之詞的出現遠遠晚於詩。

王國維說過: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二、詩與詞都是歌詞

上面說過,最早的詩和詞都是用來唱的歌詞,既然都是歌詞,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宋趙令畤《侯鯖錄》中記錄了王安石的一段話 ,可以看出古人對於詩和詞的一種認識:

古之歌者,皆先為詞,後有聲,故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如今先撰腔子,後填詞,卻是‘永依聲’也。” 注:永,歌詠。

王安石說,古時候的歌,現有詞後來才配上音樂,今天的歌,先有的音樂,然後填詞。以前是“聲依永”,今天是‘永依聲’。

王安石的今天是指宋朝,古時候的歌就是詩,今天的歌就是詞。區別是先有詞還是先有音樂,王安石認為先有詞再配樂的是詩,先有音樂後有詞的是詞。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三、詞也是詩 詩的分類

詩和詞從廣義來說其實是一類,詞被稱為長短句、詩餘,完全可以把詞看作是詩的一種。不過詩的兩大類是必須要了解的: 古體詩和近體詩。

1)近體詩

近體詩是以五言或七言為主的格律詩,必須是齊言詩(每句字數一樣),必須符合平仄要求、押韻非常嚴格、粘連無誤,除了絕句以外還有對仗的要求,例如:

七言絕句:四句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七言律詩:八句,《秋興八首之一》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五言排律:八句以上,《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2)古體詩

古體詩是不講究格律的詩,可以是齊言詩(每句字數一樣),也可以是雜言詩。

李白的《靜夜思》是一首古體絕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杜甫的《望嶽》是八句的古體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古體詩也可以是雜言詩,每句的字數很隨意,可長可短,很多人搞不清楚雜言詩和詞的區別,例如李白的雜言詩《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四、古體詩與詞分不清嗎?

很多人分不清古體詩和詞,因為很多詞和古體詩很像,例如李白的《蜀道難》也是長短句,而詞裡面《生查子》就是齊言的詩。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紅杏尚書宋祁的《玉樓春》也是齊言詩: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甚至有近體詩也被《欽定詞譜》收錄了,溫庭筠的《楊柳枝》就是一首近體的七言絕句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闌干半入樓。

那麼詩和詞的區別是什麼呢?

五、詩和詞最大的區別 在哪裡呢?

詩中有格律詩(近體詩),有古體詩,其中古體詩也有很多長短句,所以分不清的主要是古體詩和詞。

1、詞與古體詩的區別

他們最大的區別是,詞一定要依譜填詞,字數一定、平仄一定、押韻一定,詞都是必須符合格律的詞,但是古體詩不需要遵守格律。

例如剛才的《 生查子》,欽定詞譜註明:生查子 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同時對於每個位置的平仄都有嚴格要求,“○”標平聲 “●”標仄聲 “⊙”標應平可仄 “◎”標應仄可平。▲表示必須押仄韻,△表示必須押平韻。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 ◎●○○▲ ◎⊙●◎○ ◎●○○▲

懶卸鳳頭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 ⊙●○○▲ ⊙●●○○ ⊙⊙◎○▲

2、詞與近體詩的區別

  • 平仄

近體詩要按照平仄規則填寫,這一點詞也一樣。

  • 押韻

律詩押韻按照平水韻,比如寒、元、刪、先各有自己的韻部,除了首句可用鄰韻,剩下的四個韻只能在同一韻部,絕不能混用。

詞押韻用詞林正韻(類似於詩韻合併了鄰韻),例如寒、刪、先和元部的一部分可以混用。

從押韻角度,填詞比作詩簡單太多。

3.對仗

律詩對仗非常嚴格,標準格式中間二聯必須對仗。且除非特意而為,一般不得有重複字。

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詞的對仗靈活,三字對,四字對很多,平仄未必相對,可以有重複字,甚至有的地方可對可不對。

如: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老街味道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六、作詩難還是作詞難?

從上面的比較來看,古體詩最簡單,押韻對了就可以,填詞次之,押韻比近體詩簡單、對仗比近體詩簡單,最難的是近體詩,

例如杜甫這首七律: 《秋興八首 》中的一首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 押韻必須是一個韻部,這首5個韻腳都是【十五刪】,注意在詩韻中 ,寒、刪、先和元部不是一個韻部,不能混用,例如“彈殘幹先前千阡箋天元原源”都不能用在這首詩裡(除了第一句),但是詞韻可以。
  • 中間二聯對仗: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近體詩的對仗極為嚴格,詞的要求就比較寬鬆,經常可對可不對。
  • 黏連無誤:露、望;來、移,繞、臥,每一聯對句第二字,必須和下一聯出句第二字,平仄一致。
  • 平仄不能出律,近體詩也是有平仄嚴格要求的,這一點和詞一樣。

因為詞牌太多,800多詞牌,2000多種詞體,所以大部分詞譜是背不下來的,填詞需看著譜填。而律詩只有四種基本句式,因為有對仗粘連規則,很方便就記住了。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結束語

老街用簡單的話來描述,就是:會做律詩的人都能填詞,能填詞未必能做律詩。一般來說,作詞入門時填長調會難一些,儲備不夠往往會顯得內容空洞。

按照格律填詞作詩只是入門的臺階,僅僅說如何做出一首詩或者一首詞,那麼從簡單到困難的排列是:古體詩、詞、近體詩。

但是,無論哪種格式,難的是作好詩,填好詞。並不是按照格律做出一首詩來就是一個優秀的詩人,那隻不過是小學生剛剛學會了用九九乘法口訣而已,同樣是學生,有人能考100分有人卻不及格。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