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農村的“爭地邊”的現象少了,這是為什麼?

用戶68738747


有人說農村的“爭地邊”的現象少了,這是為什麼?



自從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以後,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逐漸在農村出現了承包的土地“爭地邊”的現象,厲害的程度到了大打出手,甚至告上了法庭,個別的還出現了人命。

在過去的農村“爭地邊”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只有靠土地種糧食或者其他農產品賣掉,換回一些錢來維持家庭正常開支。土地是農民的經濟主要收入來源,絕大部分農民需要靠土地換回一點收入,對於其他幾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



隨著4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的發達,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但是現在種地不賺錢,糧食價格特別低,而且農資產品的價格特別高,種地成本增加了,靠種地不能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對土地的重視程度逐漸的減少,甚至在年輕人的眼裡,農業投資已經是一個虧本的行業。

年輕的農民開始邁出家門,走出了農村,走向了城市,尋找工作打工賺錢,而且現在城市的工作崗位也比較多,工資又高,一個月的工資可以比家裡土地的所有一年的收入還高。所以一些農民開始放棄了種植土地,甚至對土地實行撂荒的現象,當然對於一些“爭地邊”也不在乎了,也無所謂了。

在農村還有一些現象,那就是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工作又好找賺錢又多,特別是南方浙江、江蘇等地的一些農民,把土地無償的給親戚朋友,村裡的鄰居,或者是他人耕種,只要土地不撂荒就可以。更別說存在“爭地邊”的現象。



總之,現在在農村“爭地邊”的現象越來越少了,主要是現在種地不賺錢,糧食價格低迷,即便是其他農村產品價格也特別低,而且種植成本又高,靠種植土地是不能夠維持家庭正常開支了。只有外出打工賺錢,一個月的收入超過了家裡土地一年的收入,在城市裡就業機會也多,收入又高,所以對於一些年輕的農民,不是特別看重土地,也就不在“爭地邊”了,甚至還有一些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撂荒。


三農一姐


在15年前,我們地方上是爭土地爭的最嚴重的時候,村民也因為土地的問題而大動干戈,實際上就是一些土地邊邊角角的問題,比如你家竹子串到我家林子裡來了、你家種地的時候在我家土地多挖了一鋤頭。曾經我的父親還因為很小的土地問題,頭上被他堂兄弟砍了一刀。

在糾紛中最滑稽的是,因為土地邊角的糾紛,有些斤斤計較的村民,從早上吃了飯就開始對罵(由於是山谷地形回聲比較大,全生產隊的人都能夠聽得見),中午飯時間中長休息兩個小時,午飯後又繼續對罵,真想不到那時的村民精力為什麼這麼好。

在當時,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了,但在農村依然是小農思維佔主導。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當時人們生活條件差,經濟收入少,土地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有誰動了他們的土地,就是直接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到現在,經濟的高速發展,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土地丟荒嚴重。農民們為了不讓土地閒置,他們現在巴不得自己的鄰居或者村民能夠將自己的土地耕種起來,以免土地返生。

綜上所述,時代的發展、國家經濟增長、農民收入增多,確實能夠解決許多社會矛盾或者轉移矛盾。因此,不管現在農民生活是否幸福,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會往好的一個方向發展。


Power泡兒


石灰,鋼筋,石頭,過去地界裡埋的都是這,現在衛星定位好後,給你土地確權,這樣以後就沒人或很少爭地邊了,有法可依,

我家也有發生過,不過有點搞笑的是派出所就在對面,離我家的地只有一條寬10米的馬路,六分地,收種除去成本能收入個300元就不錯了,我家的地在中間,南邊的想承包栽果樹,每年給500元,我們這的小塊地都是補發的,都是六分地,結果承包地的量地,只有半畝,少了一分,我就開始找地界石,南邊地兩邊的找到了,北邊的石頭找不到,我量了北邊地,八分地,都是一樣的咋能你的咋能是八分,我叫來他,你多種地了,他說公家分的就是怎麼多,沒多種,一直都是這麼種,賭咒,吵根本對他沒用,派出所的人看見了過來問了說,你們先找大隊,可是大隊裡的人都沒參與過去分地,這事就沒完,下午我和爸爸還有大伯到地裡開始挖地,找地界石,那個人也去了,他在旁邊看著,開始在兩家地邊中間挖,沒找到,後來拿尺子從南邊的地界石量,然後挖,足足有三個平方,一米多才找到,累啊!那個人不吭聲了,我又重新丟的石灰和石頭,臨走的時候對那人說,多種這一點能發財嗎!

過去分發土地只是給你簡單的說一下土地位置,地塊的大小,而沒有像現在衛星這麼精準,一分一毫,為以後的爭地邊埋下伏筆。

過去一到秋收夏種的時候經常看到地裡插者樹枝或者玉米秸稈,農忙的時候也是爭地邊的時候,每個村莊都有,你多種了,我少種了,爭吵每天都現在發生,警察出警的頻率很好,





燻悟空妖爾山


據山客瞭解,現在爭地邊的現象的確少了。

我清楚記得,十伍年前在我們村裡有一對妯娌因為十公分的地邊出入,吵架就吵了幾天,後來演變成了兄弟之間打架,村幹部、親戚好多勸架的,父母難受慘了,最後只能重新丈量了。



那時候經常能看見村民們為了一點土地吵架打架的,嚴重的甚至有致殘的惡性事件發生。

但最近十年來,已經很少有人為了地邊產生爭執了。主要是因為:

一是、村民已經不靠土地生存了,種地的人少了。現在村裡99%的年輕人找不到自己家的地邊,我家的部分地我有10多年沒去過了。

二是、現在當家做主的慢慢變成了年輕人,年輕人對徒弟的感情沒有老一輩深,也沒有那麼計較了,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

三是、現在的土地證已經標明瞭面積、邊界,如果有什麼項目要搞徵收也是以土地證為依據。

假如土地徵收時要去現場丈量,估計爭地邊現象會更嚴重。

對於爭地邊的現象可以理解,畢竟在農村寸土必爭嘛,但也希望大家相互包容,大家都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嘛。

看官可否記得六尺巷的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霧都山客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好,我是搬磚的農村娃,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爭地邊”的現象現在確實是少了,長期在農村生活的人對這個都深有體會。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這裡“掙地邊”最嚴重的時候是在2000年以前,那時候村裡經常有人因為“掙地邊”而打的頭破血流。

當時在我們這裡,外出打工的人還很少,村裡的人基本上還都是以種地為生,種地的收入就是一家人所有的收入來源,因此大家都將土地看得特別重要。還記得有一年,我們家鄰居和村裡的另一家就因為“掙地邊”鬧了起來,你說他家種地種過界了,他說你家種地種過界了,兩家相持不下,最後打了起來,結果是鄰居將別人打進了醫院,最後還因為這事被抓緊去蹲了幾天。


後來隨著種地越來越不掙錢,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種地的收入不再是家裡的唯一經濟來源,甚至在家庭收入來源中已經佔不到主導地位了,有些人種地非但不賺錢甚至還賠錢,因此,大家把土地也都看的不是那麼重要了。

如今許多好地都荒著沒人種了,“掙地邊”這種事肯定也就越來越少了。當初我家鄰居為了和別人爭地邊打的頭破血流,結果到現在那裡的地兩家都不種了,都荒著長草了。現如今我們這裡偶爾還能聽到有人因為爭宅基地而打架鬧事,但是“爭地邊”我好像已經有好多年都沒聽說過了。


“爭地邊”這事兒越來越少並不是說大家的素質現在都提高了,說到底還是利益使然,當初大家都爭是因為有利益在裡邊,現在大家都不爭了,是因為划不來,爭了也沒有多大的利益。假如有一天,這土地突然又值錢了,比如說遇到國家徵收什麼的,我相信“爭地邊”的事肯定又會多起來。


搬磚的農村娃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出現是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農村農民的收入中土地產出佔的比例越來越少。《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目前中國總人口達到14.56億,其中農業戶口9億,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為7億4千萬;全國耕地面積為18.2574億畝(2008年);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35畝,按照農民人均耕地計算,約2畝。而目前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畝均產值均小於2000元。

所以,種植業收入不再是大部分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這時候一點地邊就更顯得不重要了。

‌第二、土地流轉規模化作業,少去了更多的地邊和地埂。當前我國約有27.28%的耕地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含合作社)經營。這百分之二十七的耕地產出了超過百分之四十五的農業產值,加上合作社經營,個人經營種植耕地的人口比例逐年降低,對應的就是土地依懶性降低,表現形式就是地邊爭吵的減少甚至是消失。

‌第三,土地連片,地邊相對比例減少。我們都知道東北特色飯是鐵鍋飯,新疆特色飯是大盤系列(大盤雞、大盤魚等),而南方美食以精細為主。這個和我們土地文明相似,東北土地按15畝算,新疆農民耕地土地也是人均十幾畝,而我們華南的山區地幾畝地都是大塊,所以形成了爭與不爭的情況。而現在除了出去打工的,流轉的,還有就是土地整理,很多地方改變一戶幾塊地的模式,變成一戶一塊地,這樣相對地邊減少,地邊所佔耕地比例也相對減少,爭吵的發生頻率和必要性也降低。

‌所以說,地邊爭吵是因為地邊對於農戶收入具有重要影響,土地不再是農民唯一收入的時候,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化種植,讓爭吵成為歷史。同樣,法制體系和精神文明體系建設,也在減少很多爭吵。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使農民對土地有了使用權,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盡情的揮灑汗水,然後喜獲豐收。在那個年代土地多少決定了收成了多少,所以人們對土地都倍加珍惜看重。絕不允許他人對我的土地有任何侵犯,所以大家都會在兩家土地之間留下地界。


在這裡我先和大家說一下,農村的地界,當年分地的時候按人口分地,然後地又分一二三等地,各家都能分到好地和孬地,兩家地中間會留下一壟不種,當然這一壟也不在地畝說之內約定成俗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這兩家人會你犁一點,他犁一點兩家地的間距會越來越近。最後犁到對方家的地。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大家都是大概,沒有準確的拉線犁地,所以容易犁到對方家的地。慢慢的人們發現原本安靜祥和的村莊,過了農忙總會因為一些地邊而發生爭吵。而現在農村的“爭地邊”的現象減少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其一.靠地收入減弱,收入多元化。以前人們的收入只能靠有限的土地,現在不同了,當今社會就業機會非常多,只要我們農民肯出力氣,就會有不錯的收入。在外面打工一個季度的收入就會超過家裡10多畝地的收入,誰還會因為一點地邊而爭吵呢?

其二.國家鼓勵企業個人到農村承包土地。種比小麥大豆更有經濟效益的作物,這樣一來,也會減少爭地邊的發生。因為土地已經被承包者給承包了,他們會把土地重新規劃平整。

其三.素質的提高和法律意識的增強。以前農民會因為爭地邊而大吵大罵,甚至會動手。而現在不同了,即使有了糾紛,他們多數會進行重新丈量,然後進行協商,重新劃分,心平氣和的把事情解決。


隨著國家的發展以及國家對農業的整體規劃,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不會有徵地邊現象的發生。你相信我說的嗎?喜歡的點贊加關注,謝謝!!


我家生活在農村


有人說農村的“爭地邊”的現象少了,這是為什麼?

農村“爭地邊”的現象只能說是相對的少了點,還是存在的。畢竟農村還是以土地為主要謀生手段的,這樣的話因為土地而產生一些矛盾也很正常了。

我記著前幾年,我在我們農場的一個水稻戶那看見的,本來兩塊相鄰的水田中間的田埂已經被其中的一戶給削的沒多少了。而對面的地主則只是看著在哪嘟嚷著。這不就是農村“爭地邊”嗎?

1、土地確權。2018年的土地確權完畢,都已經劃分好了界限和麵積。這種情況下在出現“爭地邊”的矛盾,那肯定是有一方侵佔另一方的土地了,這是必然的。因為確權的時候都是衛星測繪加精密儀器測繪的出來的結果,邊界、面積都已經劃分的很明確了。

2、部分地區的土地撂荒情況嚴重。現在的農業生產效益比較低迷,讓很多人失去了種植的信心。這也是為什麼總有一些人說現在的土地撂荒比較多的原因。說句難聽點的,土地都撂荒了,誰還去關心誰佔沒佔誰的地啊。

3、土地流轉。很多地方都是村委會牽頭進行大面積的土地流轉。既然都是流轉出去賺取租金,也就沒有必要去多削埂子上的肉,也沒必要再去多掙半根壟。因為每家多少面積在村委會都是有明細的。你想多佔都佔不到。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就是為什麼現在農村“爭地邊”的情況相對少了的原因。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現在大家都忙死了,打工、上班、做生意,那有時間去做這些無聊的事情呢?爭地邊也是若干年前的事情,那時候大家無所事事,就指望幾畝地維持生活,現在呢?地種不種無所謂,稍微打打工都比種地強,現在土地只是大家的累贅。

以前那時候沒有打工的,大家就指望種地,每到秋收完畢開始量地邊,有的一家要量好幾天,雙方各不相讓,差一點也不行,有時候因為田埂封的歪一點就發生矛盾,那時候的農民就是閒著沒事幹,在家扯淡,天天量來量去,很多時候弄得臉紅脖子粗,現在想想就感覺可笑。

現在沒有幾個專業種地的了,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也沒有幾個人在家,年輕人各奔東西,誰也沒有時間去爭地邊,估計給誰都沒有人要,現在土地對年輕人來說就是累贅,他們都想安心打工,根本沒有時間去理會土地。

估計再也不會出現爭地邊現象,有也是那些年紀較大的老人,年輕人自己的地在哪裡恐怕都不知道,一年難得回家一次,他會專門去地裡看看嗎?爭地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只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現在的人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去賺錢。


大海傳媒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句話一點都不錯,農民祖祖輩輩靠土裡刨食為主。

誰幹誰的活,誰掙誰的錢。為什麼會出現爭地邊兒的現象呢?關鍵是人品的不同,就會做出,動不動,就想沾小便宜的人,大有人在。好象世界上只有他是能人,別人都是傻子。

人品決定一切,素質高的人,公來公去,有多少,要多少,這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唯獨″小人"心裡只有一個目的,沾光,特殊化。

現在不是沒有爭地邊兒的人了,而是大有人在。這種人骨子裡就是“心窮”。

今天吃你二公分的地邊兒,每年向前滲透。我記得有一位為地邊兒動了傢伙,打人者侵佔了地鄰八十公分寬,二百多米長的地,還動手打了人。經過公安派出所的調解,雙方達成協議。住院費,藥費,全部由打人者負擔,雖說出了院,雙方都擔閣了三,四個月的時間。總之是,雙賠,都不划算。

話又說回來,這種人的性格,永遠不會改變,就是現在照樣如此。所不同的是,改成了小打小鬧,儘管耕地的地邊兒很直,但是鄰居種小麥時間,小人兒只有等你種好了,小人兒把地邊兒向上攏一下,近挨地邊兒直接種過去。這就是,偷偷摸摸多種了二行小麥。這只是一塊地的情況,據說,小人兒還種了別人的地,大概有四,五塊地。也是個不小的數字。

這種偷樑換柱的戲法,是地鄰也無法,不知道怎麼開口。曾經有一次對小人兒質問過,可小人兒的回答很乾脆,這是播種機手種的,與我無關呀!

問題一推,小人兒能吸取教訓嗎?顯然不會的,這種臭毛病永遠改不了,除非有重大損失!蹲監坐獄。

這種小人兒,還有一大怪毛病,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挑撥離間。打開活匣子,就不住嘴,東家長,西家短,沒完沒了。倒置左鄰右舍經常對罵,社會不和,矛盾重重,成為社會的一大障礙。

家庭守個好鄰居,田間守個好地鄰,這是每個家庭都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