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電視劇《都挺好》反映出哪些職場和家庭的問題?又解讀了哪些社會現象?

九月晴天


《都挺好》本來就是反應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它主要講述了八九十年代老人與子女之間重男輕女和贍養義務的矛盾。拍得很真實,其實不僅僅是在農村,在城市這類現象也是層出不窮。我們應該反思如今社會中逐漸缺失的人情味應該如何補救。



蘇家父母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思想,女兒蘇明玉從小學習優異,聽話懂事,卻得不到父母的關心與疼愛。母親為了幫助大兒子在蘇明哲在美國買房,不惜賣掉女兒的那間房來幫助大兒子,甚至連小兒子的髒衣服也丟給了女兒來洗。


如果我們普通人在家裡受到這種待遇,恐怕早就與父母鬧翻了臉吧。但是蘇明玉沒有,她18歲離家後,闖蕩出了自己的事業,母親去世後她依然回到家親手操辦母親的葬禮,而這個時候從小被寵溺的蘇明哲和蘇明成卻置身事外。這種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老大蘇明哲在父母的保護下從小生活的一帆風順,但從來沒有受過挫折的他在美國就顯示出自己能力的不足。在美國失業後還要靠著妹妹蘇明玉的幫助才得以生存,作為一個男人,活的虛榮又可憐,當真是現實生活中最悲哀的映射。



老二蘇明成更是一個遊手好閒的“公子哥”,把別人對自己的好當做理所當然,沒本事、沒理想,整天啃著父母的老本,母親為了支持他去旅遊,甚至用掉了蘇明玉補課的費用。可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如此頹廢沒有上進心的人,卻有著一個明事理的老婆,真是諷刺。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蘇家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可內部的傷痛卻是外人所不能體會的。尤其是女兒蘇明玉,從小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長大後還要自己一個人來贍養父母,工作、生活中的壓力讓她的內心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如意。

家庭本來是一個在外經歷挫折的孩子唯一的避風港灣,可是這僅有的好處卻成了二兒子蘇明成的專屬權利,對於蘇明玉來說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個夢。《都挺好》把生活中的被人遺忘的細節一一放大,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體會到了生活在蘇家的言不由衷。



有人說這部劇都是滿滿的負能量,但我卻不這麼認為,相反,導演是想通過展現這些家庭內部矛盾,讓觀眾從中認識到現實社會中正在缺失的道德與義務,用蘇明玉一個人的堅強、自立對抗整個封建思想帶來的負能量,以達到警醒世人的作用,其意義之遠大,影響之深遠,應該被譽為經典。不愧是正午陽光出品的良心劇!


聞香識電影


電視劇《都挺好》熱播,都是因為反應了太多讓人產生共鳴的社會熱點問題,包括重男輕女問題、父母與子女代溝問題,父母和子女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衝突問題、老人贍養問題、非血緣家庭和血緣家庭孰輕孰重、子女教育問題、鄉里人際關係、職場關係等等。 不過呢我們這次主要根據蘇明玉的經歷,探討一下關於職場問題,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又該怎麼處理呢?

問題一:職場中下屬應不應該擅自做主張,替上級解決問題?

劇中的蘇明玉因為為母親辦理喪事而和合作公司的老總失約,導致眾誠集團和大客戶終止了合作。而明玉為了挽回損失,不經上司同意私自飛往成都,找洪氏集團的洪總道歉,可就算如此也還是沒換回積極的結果。最終洪總還是拒絕了和失約的蘇明玉合作,


而蘇明玉這樣做也陷蒙總於被動的位置,最終遭到蒙總的批評和教育。因此做事需要我們顧全大局考慮周全,越是這樣的情況越需要考慮上級的立場。






問題二:業績不好的老臣,應不應該開除?

第一集蘇明玉去機場接蘇明哲,電話裡便態度強硬的要開除公司老臣老倪。


理由是老臣總是在抱怨,給了機會不知道珍惜,業績低報銷的預算卻很多,做業務的時候不懂低調,讓競爭公司察覺,從而業務被競爭公司搶走,導致公司損失。對於這樣的人明玉的態度是強硬的開除,雖然這體現了她公正有原則的品質,但也招來自己的頂頭上司孫副總的刁難與惡意中傷,為自己的工作帶來煩惱。




問題三:被獵頭挖人的時候,應不應該透露挖人公司的名字?

蘇明玉因為料理母親後事,失蹤整整三天蒙總問及時只說是私人問題?因此孫副總藉機在公司散播鎏金公司要高價挖走蘇明玉。後來明玉開誠佈公的和蒙總說確實有這件事,還透露說還有另外兩家公司也想挖她。但當蒙總問及這兩家公司叫什麼的時候,蘇明玉沒有說,而蒙總也很識趣的說:規矩,他懂。可見在職場中,保守信息是基本的行業道德和職業規矩。



問題四:關於下屬的不良傳聞,上司是信還是不信?

劇中眾誠集團內部關於蘇明玉和柳青這對黃金搭檔的留言瘋傳。蒙總先是問了蘇明玉為何隱瞞這件事,


聽完明玉的回答後他便冷靜的說:這件事我心裡有數。


然後又問關於柳青的事情,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面對公司內部對得力屬下的流言蜚語,他並沒有直接下結論,而是冷靜的分析,聽取當事人的解釋,不慌不忙的去處理邏輯和步驟清晰,既讓屬下看到上司的態度,能夠從全局去考慮問題!



問題五:事前不方便說,時候要不要解釋?

劇中蘇明玉因為要處理蘇母后事,臨時和重要客戶洪總改談合作的時間,卻心孫副總從中作梗,導致合作失敗。當蒙總打電話來責問她為何犯這種低級錯誤的時候,明玉的回答是私事不方便說。處理完蘇母的事情回到公司後,面對蒙總的再三逼問,明玉依舊隻字未提。


面對公司內部關於跳槽的流言,好搭檔柳青問明玉為何不向老總解釋,明玉的回答又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能解釋明白的。


(有些時候事情容易越描越黑,該怎麼辦呢?)正是因為明玉行得正,她說永遠不會背叛師傅,所以不需要解釋。對她來說職場的根本是基於對人品的相互信任,這種信任是不需要解釋的。對於中國的職場,有著中國人的性格和中國微妙的人際關係,他有他的規則,很多時候中國的官場和職場很相似。



小沙看劇


懦弱的父親,強勢的母親,兒子比女兒有價值。

虛榮心極強的大哥,心安理得啃老的二哥,自強獨立的女主。


大哥雖然成績優秀,可進入社會後,卻沒有混的風生水起。失業後因為自己自尊心,不願意面對現實,典型的欺軟怕硬。

他明知母親一碗水端不平,但是他作為獲利者從未吭聲,並且在得知妹妹與家中不和時表示不知原因,看到這裡我就覺得很可笑了,難道兄妹相處這麼多年他完全感受不到妹妹的痛苦嗎?

二哥從小被寵愛長大,心智十分不成熟。不過花言巧語一大堆,啃老也心安理得毫無羞恥心。其實是更多中國家庭裡兒子的寫照,在父母的溺愛裡獲得最好的資源,並且繼承了父母的思想,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且老二在劇中有一定的美化,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更多是走向墮落。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老二的確是情感上最捨不得他媽的那個人。

女主明玉,缺少親情,活得十分辛苦。母親不待見,窩囊的父親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學開始自己養活自己。



她面對不公平的待遇不卑不亢,硬是走出了一條女強人的路。她看似劇裡最成功的人,事業有成,懂得為人處世,辦事面面俱到,還能不計前嫌為母親的葬禮出錢出力,能夠接受贍養老父親的要求,可以說是個完人。

反應的社會現象

小時候,父母不愛女孩,愛男孩,等以後女生嫁人時,父母發現女兒過的好,就把他們的錢,給兒子,而女兒只能不停地拿婆家的錢,補貼父母。

等到父母老了,不能下床,圍繞在父母身邊伺候的都是大多是女兒,兒媳婦躲得遠遠的,這就是社會現象。



從小不受寵,處處犧牲自己幸福成全自己兄弟的女兒,永遠活在父母重男輕女缺愛的陰影裡,即使遠嫁他鄉也扯不斷這種以親情為名作為要挾的砝碼。


峰大大123


職場問題有:蘇明哲好面子,考慮事情欠周全,情商低,不懂職場規則,約好和領導一起出遊,結果自己半途有事,不親自打電話解釋,也沒想補救措施,甚至都沒跟人事打招呼請喪假。結果替代了他人被辭掉。

老闆的心深似海。明玉,是蒙總的得意徒弟,雖然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表態要跟隨師傅。卻一直要猜蒙總的心思,猜錯了犯大忌被狠批。比如,蒙總明明已經替明玉接待了洪總,卻不跟明玉說明,還讓明玉愧疚不矣。最後,為了補救,她去洪總公司不走,請吃飯,喝酒賠罪,被反擺一道。回去,還被蒙總痛罵一頓,怪罪明玉壞了自己的謀略。

還有後來,蒙總佈局去除內奸,連最信任的明玉都沒告訴。

還有,在職場一定要有自己的好友圈子,可以在自己思想出錯時,提醒自己,或者在關鍵時刻,拉自己一把。

加班的時候,要被領導看見,這樣才會有升職加薪的可能。比如朱麗加班,被領導看見,很快就被加薪。

不管學歷多高,職位多高,都有可能被領導一個不滿辭退。所以,要時刻反思自己,還要有跳槽的能力,不至於從一家公司離開後,找不到工作。

家庭方面: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深遠。父母的寵愛,讓孩子好吃懶做,一直啃老,還不感恩。父母偏愛,缺乏公平對待,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易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影響孩子一輩子,缺乏關愛,沒有安全感。

養老問題,子女多也有子女多的煩惱,相互推,本來是養兒防老,結果很多關鍵時刻還是得靠女兒出面。比如,明玉安排好蘇母的喪事,幫蘇父追回6萬多塊錢,讓蘇明成一家心甘情願養活蘇父。

父母感情不和,會直接降低孩子的幸福感。蘇父和蘇母,一方強勢過度,一方太懦弱,讓孩子容易產生兩極分化。比如,蘇明哲就比較懦弱,失去工作,不主動找,還想把蘇父接到美國,甚至覺得在家帶小孩挺好,以後就呆在家,老婆上班。明玉性格性格激烈,那也是跟蘇母硬碰碰後,走上叛逆之道,最後走上“斷絕關係"。工作中的明玉,也是雷厲風行。

娶一個明事理的兒媳婦很重要,直接決定老人晚年幸福指數。蘇明成啃老,朱麗覺得慚愧,主動要求還錢,還讓蘇父就在他們家主,對蘇父一切要求儘量滿足。





阿桐木2019



《都挺好》這部電視劇名字挺好,但是反映出來的一些家庭問題和社會現象卻不是那麼好。但這些問題和現象卻又貼合現實,電視劇裡的世界複雜無奈,我們所處的生活又何嘗不是身不由己。


再來說《都挺好》集合了帥哥美女還有老戲骨小鮮肉,演繹了一個家庭的喜樂悲歡。倪大紅扮演的父親自私小氣,有著妻管嚴的他在妻子去世後猴子做大王,成為了家庭矛盾加深的攪屎棍。蘇家的傳統就是重男輕女,大兒子是個寶,所以賣掉女兒的房子讓他去看外國的月亮。小兒子也是個寶,所以脫下來的衣服女兒洗,吃剩下的才能女兒吃,。至於女兒,有力出力,有血賣血,24小時工作制,無節假日,無年休,無福利,妥妥的包身工制度。


兩兒子一生下來有爹媽疼,媽死了又等著爸疼。可爸不好使,反過來要兒女疼了,吃的不好不行,玩的不好不幹,住的不舒坦不能夠。各種花式折騰,大兒子的家庭都折騰的只剩喘氣了,小兒子自己都養不活自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乾脆一起節操放飛了。


這部劇裡,女兒才是外人,但恰恰是這個外人,活的最明白,活的最通透。一個人扛起來贍養父母,補貼兄弟的大旗。反觀這家裡的一群大老爺們,各種作,到頭來又反被社會給霍霍了。


溺愛的孩子不思反哺,不受待見的懂得跪乳之恩。養而不教,父母之禍;教而無方,父母之過。愛本無罪,但不宜過。人生似海,溺愛的小船說翻就翻。


天合視界文化


三個方面,就做三種分析,下面我一一來闡述。

職場問題

1裁員

電視一開始,不管是蘇明哲被裁,還是蘇明玉裁人,都說明:裁減員工是全球的趨勢。

2抓住機會

明玉能夠成為江南公司的老總,除了自己的努力,當然少不了當初能夠把握機會,毛遂自薦。

3不要擅自做主

因為母親的喪事,明玉錯過了和洪總的會談,後面老懞曾說過不用她在多管此事,但她卻不聽話,導致公司讓利5%,老懞還對明玉一頓臭罵。




家庭問題

1重男輕女

蘇母的所作所為,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觀念,老大出國,賣房支持;老二上學結婚,賣房支持;在反觀一下對明玉的態度,一目瞭然。

2孝順是美德,愚孝是缺德

用打腫臉充胖子來形容蘇明哲是一點也不過分,孝順是沒有錯的,但從不站在妻子和家庭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一味的愚孝,這就是缺德之舉。



3啃老

明成啃了父母20多萬,如果不是母親意外去世,估計還要繼續啃下去。


至於解讀的社會現象

1中年危機

2發橫財的心理

3養老問題

4高房價

我是無名之輩,身處茫茫人海


茫茫人海無名之輩


謝邀

沒看過,不評論。


幽夢曇花


都挺好,有錢啦自然都挺好,而且還更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