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大學退休教授半年不敢出門,原來是得了這病!所有做兒女的要警醒

劉媽媽今年66歲,大學教師退休後和老伴一起住女兒家幫忙帶外孫,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最近一年不知為什麼她突然提出要回自己家住,說在女兒的家裡不認得路,不敢出門。女兒拗不過就把老兩口送回了新鄉老家,結果回到自己家裡的劉媽媽也是不敢出門,常常把自己關在屋裡,不願與人交流,甚至家裡來客人都不願跟人打招呼,平時愛秀廚藝的她也不再進出廚房了,整天坐在屋裡悶悶不樂、唉聲嘆氣,老伴以為她得了

“抑鬱症”,帶著她四處求醫,結果醫院換了好幾家,藥也吃了不少,就是不見好轉,劉媽媽越來越不敢出門了,甚至每次出門都拉著女兒的衣服,到哪裡都四處張望。

大學退休教授半年不敢出門,原來是得了這病!所有做兒女的要警醒

經人介紹,女兒帶她來到了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記憶門診,趙建華副主任醫師給她做了經過詳細問診和心理測驗,發現劉媽媽的並沒有明顯的抑鬱症狀,而是空間記憶力能力明顯下降!原來她是得了老年性痴呆,也叫阿爾茨海默病

這種病早期常表現為空間記憶能力下降,外出時容易迷路,即使在很熟悉的環境裡也容易迷失方向。她害怕自己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也害怕跟家人出去後因為人多而走失,所以,她不敢出門,即使出門,也會緊緊地攥著老伴或女兒的衣服,生怕自己被弄丟了。

但是,她不敢告訴任何人,她害怕家人擔心,也怕別人笑話她一個大學教授怎麼變成了老年痴呆。所以,她把自己包裹起來,逃回自己的家,再不跟任何人說話。

趙醫生就詳細地把這個病講給劉媽媽和她的家人聽,雖然治癒很困難,但也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及早發現,堅持正規治療,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安度晚年。

劉媽媽破涕為笑,一年來積壓在心頭的憂愁瞬間煙消雲散。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老年性痴呆,是一種記憶力逐漸喪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得了這個病的老人,記憶就像沙子一樣從腦子裡一點一滴地流失,直到忘記最親近的人!

大學退休教授半年不敢出門,原來是得了這病!所有做兒女的要警醒

當普通人意識到家中老人可能進入“痴呆階段”,其實已經錯過了早期最佳的治療時機。

醫學博士、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趙建華為大家介紹,在痴呆來臨前(尚未達到痴呆診斷標準)的6個警示信號,幫助大家早期識別“認知障礙”,早期干預,延緩身邊親人“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來臨。

一、記憶障礙

記憶障礙出現於早期,尤其是近記憶障礙,幾十小時甚至數分鐘前發生的事情都無法回憶。患者日常生活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甚至出現做飯忘記關火、炒菜多次放鹽等情況。

二、語言障礙

表達能力出現問題,找詞困難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現的語言障礙,主要表現在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由於缺乏實質詞彙而表現為空話連篇;或由於找詞困難而用過多的解釋來表達,終成嘮嘮叨叨。

三、視覺空間記憶障礙

大學退休教授半年不敢出門,原來是得了這病!所有做兒女的要警醒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即可有視空間記憶障礙,其症狀包括不能準確地判斷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不知道如何回家。有些痴呆症患者甚至不知道是什麼季節,也不知道年份、月份、日期等,並且不能準確地判斷自身所處的位置。

四、書寫困難

由於書寫困難,難以書寫相關詞語,無法表達它們的意義。這些也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狀。這往往是引起很多家庭成員注意的第一個症狀,很多老人年輕時從事文字工作,但是年紀大了就不能好好寫字了,這是老年痴呆的一大表現。

五、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老年痴呆症患者可能無法判斷事情,比如把東西放錯地方。當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把錢包或鑰匙放錯地方,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則把某物放在一個特別不合適的地方,比如把電熨斗放在冰箱裡,把手錶放在碗裡。或者出現辨別是非能力下降,如過馬路不看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胡亂反覆買東西,尤其是聽信廣告購買大量“保健品”;一次吃下一週的藥量等。

六、情緒化、性格行為改變

大學退休教授半年不敢出門,原來是得了這病!所有做兒女的要警醒

認知障礙症患者情緒波動特別大,會一下子哭起來或生氣罵人,他們將持續以自我為中心,甚至變得非常敏感、多疑、越來越暴躁、頑固或沉默寡言,有些人甚至可能會有短暫的精神症狀,比如被偷竊妄想、懷疑配偶對自己不忠等。

溫馨提示

當老人判斷力變差,除應及時就醫、評估診療

之外,家人也要留心細節,及時關注老人的病情變化,避免走失、預防跌倒意外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