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沒有專業法律人士解讀一下免予刑事處罰是刑事處罰嗎?

三省吾身85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犯罪情節顯著輕微,可以免予刑事處罰。這是免刑的法律依據。

同時刑法規定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五類: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三類: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

從以上規定可知,免刑不是刑罰,但前提被告人行為構成犯罪,因情節顯著輕微,法律網開一面,治病救人,而不予刑事處罰。

需要說明的,被告人被判決免刑,並不意味著可以免予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


法海一瓢飲


免於刑事處罰屬於刑事處罰。

是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有罪但在法定的情形下免罰,不是無罪。

比如: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我國《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比如: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我國《刑法》第十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比如: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我國《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再比如: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

再比如:犯罪後自首,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犯罪後有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等。


郭廣吉律師


免予刑事處罰是屬於刑事處罰的。


“免予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但因犯罪情節輕微,而判決免予刑罰的一種處罰。

也就是說,它的前提是法院是認定你觸犯了刑法,犯罪了,但是因為“犯罪情節較輕微”、有自首立功情節、“不需要判處刑罰”等因素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簡單的說就是有罪而免罰,但是任然構成刑事犯罪,同樣也屬於有案底有前科。


打個比方:

你犯罪了,被抓入了看守所,後面因為各種問題,檢察院不予起訴或者最後無罪釋放,但是因為你被抓入看守所羈押了這麼久,失去了人身自由,你是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

但是你犯罪了,被抓入了看守所,最後被法院判處免予刑事處罰,然後被立即釋放,由於免予刑事處罰屬於刑事處罰,雖然你事先被羈押,但你沒有資格申請國家賠償,畢竟免予刑事處罰也是有罪認定。


看守所資深體驗工程師


免於刑事處罰算刑事處罰嗎?很拗口,是不是免於刑事處罰算不算有前科的意思?肯定算啊,免於刑事處罰的前提是構成犯罪,但情節顯著輕微。前科是肯定算的,但不是故意犯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所以不屬於累犯。



刑事案件調查


‘’免予刑事處罰‘’是法院的一個【法律決定】,不是、也不屬於刑事處罰。

【刑法】第三章第一節:刑罰的種類。該節條文列舉了我國刑罰中所有的主刑和附加刑。其中沒有“免予刑事處罰”這一處罰種類。我國刑罰種類實行的是‘’法定原則‘’。可是法定的刑罰種類中沒有列舉“免予刑事處罰”。由此可見,“免予刑事處罰‘’不是、也不屬於刑事處罰,它只是法院關於案件審理結果的一個決定。

免予刑事處罰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已經觸犯刑法,是因為法定事由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不糊塗時塗糊不


免於刑事處分,就沒有案底的。沒有案底即就是沒事吧!


酒醇茶香醉難忘


免刑不代表免罪。當然關於你的問題,你的假設是成立的


administrator重慶貨


免刑都說是免刑了,應該算把。


網絡追擊手RX


免刑是免予刑事處罰,就是沒有受到刑事處罰。


ZT老布


個人認為免訴免除都不應屬於“刑事處罰”具體各單位如何認定又說不清楚,主要影響是政審和子女政審以及公職人員是否因此開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