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陪著孩子寫作業到底好不好?

楊千予


陪著孩子寫作業到底好不好?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用簡單的“好”或者“不好”來回答。

一,低年級孩子需要陪著。對於低年級,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較少,作業的題目還不能讀完整,更不要說理解了。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陪伴,幫助孩子認識題目,理解題目的要求。

二,對於一些還沒有養成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習慣的孩子,家長需要陪著。有些孩子調皮,作業時拖拖拉拉,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家長的陪伴,幾道簡單的題目,他能作很久,等家長催促發現,他其實就是在玩耍。這樣的孩子要陪伴,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三,陪伴是為了更好的放手。陪著孩子作業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作業習慣呢?一是培養孩子是時間觀念。“誰養的孩子誰知道”。孩子作業愛拖拉,愛磨蹭,家長一定不能放縱,要給他制訂時間規則。家長根據題目的難易,給他一個可以完成的時間。比如要求寫一篇300字的作文時間就是30-40分鐘。作10道一般難度的數學應用題時間就是30分鐘左右。這樣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家長可以給予表揚和獎勵。

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陪著孩子做作業,要注意孩子的書寫姿勢是否正確?字跡是不是工整,規範?書面是不是乾淨整潔等等。這個好習慣對孩子今後的考試有好處。平時養成了書面乾淨整潔的習慣,考試卷面也一定乾淨整潔。

三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作業的過程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高年級的孩子,應該有讀題,審題,獨立思考的能力了。如果孩子不想動腦筋,動不動就問,這咋做那咋做?家長陪著不是教他題怎麼做,而是教他怎麼讀題審題和思考。看看題目給了那些條件,問題是什麼,條件和問題之間存在什麼數量關係等等。要注重點撥,切忌代做代答。

孩子一旦養成了這些好習慣,家長就可以大膽放手,讓他獨立完成了。

四,陪著孩子作業應注意的問題。一是發現孩子的作業錯誤不能發脾氣。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一發現孩子做錯,就大發雷霆,大喊大叫,說一些挖苦打擊的話。這樣,孩子容易變得不自信,性格脆弱,這樣的性格不利用孩子將來參與社會的激烈競爭;二是長時間陪著孩子做作業,不利用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這樣既浪費家長大量的時間,又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三是孩子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家長只能是點撥和提醒,絕不可越俎代庖,包辦作業。這樣孩子會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動腦筋。這樣的陪著還不如不陪。

總之,家長陪著孩子做作業,要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為目的,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為宗旨。適時點撥,循序漸進,直到孩子能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為止。





伯廷


陪孩子寫作業好不好?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統一的答案,是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教育需要陪伴。孩子完成作業是孩子課外生活,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孩子書寫作業的過程中如果有家長的陪伴,孩子就有了一份安全感和放心感,家長應該把孩子書寫作業的過程當做是自己難得的學習過程,當做是釋放親情的過程,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不應是自上而下高高在上,亦不能監督監控發號施令,而是平心靜氣和睦相處,把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當成家庭教育的幸福時光,和孩子共生共存。

二、教育需要放手。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一天天變老,孩子完成作業不是給家長完任務,而是對當天所學知識的再理解再消化,為使孩子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為使孩子健康生長,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的陪伴要適時適度,適情適理,萬不可發號施令,家長要給孩子時間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揮去思考,和孩子之間形成高度的契合度、信任度、尊重度,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育和自覺,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放手不是漫無邊際,而要有的放矢,自由必須基於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三、教育需要自信。家長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不是家長大動側隱之心,奉獻溺愛的過程,不是家長大包大攬,冒名頂替幫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信的孩子最可愛,家長要讓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開發孩子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日復一日的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有所長,學有所思,學有所取,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四、教育需要自覺。古往今來,家長終會老去,孩子終會長大,這是不可抗矩的歷史規律,這一規律昭示人們,自去的事要自己做,家長代替不了孩子,孩子包辦不了家長,所以,自覺做事,認真做事才是孩子從成長走向走成功的唯一途徑。做人做事失卻自覺,就會失去本真,失取本真,就會失去善良。孩子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成人成事,慎獨慎思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是陪伴孩子從膽怯走向勇敢的過程,是陪伴孩子從依賴走向自立的過程。

詩人汪國真說: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家長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控好度,注重方式方法,沒有最好,只有合適。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

若水2019-03-08匆匆


若水12806


我的觀點是,如果有條件,請你陪伴他。曾經,我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他從小沒有母親,父親是一位工人,在工地上幹活兒。每天放學回家都是他一個人,作業,他也不高興做。他的成績很差,在班裡面排名倒數。老師經常會找他父親談話。但是父親除了打他罵他,別的也沒有辦法。

他說他就是不高興寫作業,靜不下心來。每天回家之後都是一個人。可是,後來有一天,他放學回家,看見父親也回來了。父親把手洗乾淨,拿著一本書,坐在桌子旁邊對他說,我陪你寫作業吧,你寫作業,我看書。

就這樣,他每天放學回家,都是,他一邊寫作業,父親在旁邊看書,父親的這本書一直看了好多好多年,直到他高中畢業。

那年他去上大學,父親送他去火車站。買票的時候,他才知道,父親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他都不認識。而那本被他看了很多很多年的書,其實他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正是由於父親的陪伴,他從班裡的差生、倒數,變成了班裡的尖子生,優等生。現在他能考上這麼好的大學,有一半是父親的功勞。

其實做作業的時候陪伴,不一定要說,幫他解決問題或者是輔導作業,其實只要靜靜的在一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子的陪伴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

其實我們可以自己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做作業,那麼自己的父母,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書,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寫作業,還是說父母在旁看電視呢,能讓自己寫作業寫的更好呢?

我想當然是,父母在一旁,安靜的看書,更能讓孩子靜下心來把作業寫得更好。

當然如果孩子有題目不會,遇到難題了,如果家長會的話,儘自己的能力輔導一下,也是可以的。


天使寶貝的快樂


小逗馬上要升二年級了,這個問題我得來回答回答,去年剛上小學這個問題也困擾過我。到底陪啊還是不陪啊?經過了這一年我也總結了下。

一般女孩在正常規定年齡上學的,可以不陪,女孩子大部分都能積極主動的並且認真的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作業。而男孩子除個別年齡大一些,個性沉穩的孩子不需要陪,大部分孩子最好還是大人陪伴一下,尤其年齡偏小的孩子,家長陪伴還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我們的陪伴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完成作業,更主要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們跟孩子商量,放學回家喝點水休息下,便在那個固定的時間開始寫作業,比如3:30放學,4:00開始寫作。作業前喝水上廁所都完成,然後定好時間,比如20分鐘,就如同上課一樣,需要專注度,有問題畫下來,不能隨便走動聊天,專心作業,獨立完成,我們大人只需要拿本書坐在不遠處就可以了,不要強加干涉。

當然孩子剛入學,家長要輔導孩子熟悉各科作業的標準、格式、規則,學會複習和預習,懂得自己整理書包,待孩子掌握要求後,就要逐漸放手。

不是有實驗表明,在有他人旁觀的情況下人們工作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更好麼?我們陪伴的是習慣是態度是學習氛圍。等三年級以後孩子大了,習慣養成了,自然就不需要陪伴了。

以下小逗在沒有陪伴和有陪伴的情況下的作業:

哈哈,見笑!


小逗媽85



孩子需要寫作業,年齡大概至少要在學齡前的大班以上,而問題中所指向的“陪伴”,我認為,不同的年齡要有不同的做法。

我家裡有6歲的學齡前兒童,今年九月即將升級成為小學生,對於他這個階段來講,沒什麼實際意義上的作業可做,但從5歲半開始,我們上了某英語網課,還開始學鋼琴,所以自然的,他也有了每天要去做的事情。

我們的做法是——我和他一起制定幼兒園回來之後的計劃,時間、內容都由他來定,我只負責筆錄(因為他還不會寫字)。制定完這個計劃後,他幾乎是很自覺的按照他親自定的計劃表去執行的,甚至有些時候,例如起早了,他會主動去練琴,或者自己去拿英文繪本讀。

你可能會說我養了一個“天使寶寶”,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讓他變成天使,你自己首先應該是個大天使,因為你沒有看到天使背後的那些由點滴串起來的故事。那麼,OK,我下面,就來講一下自覺做“作業”的天使寶寶是怎麼養成的。

首先,在給他報英語網課的同時,我自己也報名了一個英語類的APP學習,我們倆幾乎是同時,我始終相信一點,如果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你無權去要求你的孩子。你活了快40歲,你的自制力、學習力、執行力理應比他更好,如果你覺得難熬,無法堅持的,那你就能夠去理解他為什麼總是忍不住想去摸一摸他的玩具,總是忍不住問你幾點了。更何況,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的。你的孩子一定問過你,媽媽為什麼你可以那樣,但我不可以,你經常會被問到啞口無言之後脫口而出“因為我是你媽”,但實際上,這句話起不到任何作用,但你和他一起去堅持做一件事,不僅會讓他有隊友般的親切感,還能讓他由衷的覺得,你這樣的媽媽,不是隨口說說的那種糊弄人的媽媽,而且,他會崇拜你。所以我們常說,營造家庭氣氛很重要。

有了彼此進步的信念之後,如果你們的親子關係夠好,如果你足夠信任你的孩子,監督式的陪伴,是完全沒必要的,我的做法是,或者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邊看書邊悄悄觀察,或者乾脆做你的家務,偶爾送杯水就夠了。不給施加無形的壓力又將一切盡在掌握,這才是一個聰明的媽媽應該做的吧!

沒錯,也許你還會問,他不會有煩了不想做作業的時候嗎?當然會有。這樣的時候甚至不用他提出來,你看都能看的出來,那麼我會主動跟他換個腦筋,或者聽個故事,或者放風半小時,出去瘋跑一會兒。或許我真的是那種心大的媽媽,我覺得,人生漫長,也許有些時候的有些事情的確是非做不可的,但至少,我的孩子才6歲,對於這個年齡來說,還沒有什麼東西,比快樂更重要。所以,我更願意他把那些所謂的作業,也當成他其中的快樂。


羽的小小云



孩子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媽媽我們xx同學的家長,做作業時她的媽媽都會守在她身邊陪她一起做,你為什麼不陪我一起做呢”?當時我沒有立刻回答她,而是反問她,你希不希望媽媽坐在你身邊陪你一起做呢?孩子答道不希望,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有壓力。我笑了,告訴她媽媽之所以不坐在你身邊陪你做,那是因為媽媽相信你能獨立完成作業,如果你有需要你會叫媽媽對吧!孩子笑了,笑的很真誠很開心。

一般情況孩子在做作業時,我要麼做家務,要麼看書,總之不會在她做作業時還在玩手機打遊戲。這是態度的問題。


匯財商貿


孩子寫作業,父母需要陪伴嗎?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以前,我們那些四五十歲年紀的人在小時候,我們寫作業是根本無需有父母陪伴的,那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很自立,雖然年紀不大,但我們小孩子卻非常自律,多少作業都自己獨立完成。還有,那時候我們上小學時,幾個小學生之間有學習小組,小組各個成員之間互助互幫,一起督促著彼此完成學習任務。

而當我們這群人長大後成家了,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才發現這個“世道”變了,我們的孩子遠不及我們那輩人那樣對學習態度認真自律,多數孩子們對於學習不是很有責任意識,依賴性越來越強,在學校怕老師,即使有什麼搞不懂的地方,也往往抹不開去問老師,而多是在家裡有不懂的來問父母,長此以往養成了習慣,父母不在身邊學習和寫作業就沒有自律性了。這父母的陪伴孩子也變得理所應當地越來越習慣了,這種習慣不利於孩子獨立的完成思考與學習,而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也擔心沒有自己在身邊的“監督”,孩子也無法認真曲學習,認真是一種態度,但更需要孩子們有一顆對待學習認真和自律的心態,做家長的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他們身邊,先要羽翼豐滿,勢必要經歷一些獨立的時光,所以父母們最好是時候選擇“離去”,讓孩子們鍛鍊自己獨立學習的意識態度。


開心的豆豆3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吧,所以陪伴不陪伴還是看孩子的選擇。我記得我讀小學時,大人都忙著幹活,哪有時間陪你。不過我們有幾個同學經常是放學以後,在學校寫作業,做完以後才回家,回家就是盡情的玩。當然現在的小孩不一樣了,放學以後家長都得去接,就不可能在學校寫作業。所以我首先推薦讓孩子獨立完成,這樣也能培養他的獨立性,不會依賴父母。確實不願意寫作業的孩子,我建議是家長陪在一起看書,讓孩子感覺大家都在學習。


樂趣一下


我認為大多數的孩子不用陪,為什麼要陪著寫作業呢,是因為家長太擔心孩子不會主動去寫作業了,所以說我覺得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孩子主動寫作業的能力上,而不是去逼著孩子寫作業。

我有個學生家長,孩子爸平時很忙,幾乎不著家,他家兩個孩子,老大高中,學習不用操心,而且成績不錯,老二是個妞,今年小學一年級,每次都主動寫作業,多數是家長催著孩子別學了,學的太多了,重點是他媽不怎麼認字,不誇張的說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在他家,他和女兒的角色感覺是反著的,每次她學點東西之後都會教他媽,但是他媽不怎麼願意學,有時逼著孩子想法教他媽去學,就這樣,他家的孩子學習都不用操心,但是隻要孩子要學習上用的東西,他家人是完全支持的。

她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學習是你的事,學好學不好和我沒關係,我把我的責任盡到就可以了。

其實想想,我們的孩子不願意去學習,不願意寫作業就是我們逼得太多,管的太多了,就拿我們上班來說吧,沒幾個人逼你,不就是因為你要掙錢養家餬口嗎?有幾個人是愛好上班的,要是不上班也有花不完的錢,還有幾個人願意去上班呢、

所以說,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寫作業,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找你了,你幫孩子解答,不要一天到晚都是作業寫沒,這麼簡單的題有錯了······,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學習,可以試著不管他的學習,很多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父母管的太多了,重要的是想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作業是孩子的責任和任務。


然規教育說


這要根據孩子自律情況而定,我的大孩子成績很好,上學非常極積,做作業從來不用我操心,只是偶而有不會的問我一下,也是一點就透,每到期未都會得2一3個獎狀,我去學校迎來別人羨慕的目光都感到很驕傲!到了中學高中都是一個人,我從來沒倍過,直到考上大字。因為家裡還有個小的。

說起這個小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剛上學時不積極,不原意寫作業,說了無數遍才寫還邊寫邊玩,寫字不認真老是寫錯,耍是不管她從放學寫到天黑還寫不好一篇字,所以必須陪著寫。

怎麼陪,剛開始我就做在旁邊看著她寫,她容易分神還把我氣的半死,效果不好,後來我改變方法,就是放學不寫好作業不準玩,先教她正確方法寫幾個,然後我去做別的讓她自已寫,中間去看幾次,錯的寫的不好看的擦掉重寫,現在好多了,所以,要不要陪不但得根據情況,還得掌握方法。

條友們我說的對嗎?係們又是怎麼陪伴孩子的呢!請說來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