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有孤獨症,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要隱瞞嗎?會被看出來嗎?

878632109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答案是一定要明確的說出來,因為這樣孩子才能得到更好地幫助。說一下我們幼兒園接受孤獨症兒童的經驗和事例,供你參考。

我所在的幼兒園性質為公辦,十幾年來接受入園的孤獨症兒童最少也有八個。這其中有些家長存在疑慮,有想要隱瞞的意思,但是入園時會對孩子有個簡單的面試,面試不是給孩子們考試,而是和孩子玩一會兒遊戲,觀察孩子的反應,判斷他是否能夠進入幼兒園的集體活動。這樣的話,大家可以想到,園長閱孩兒無數,簡單交談就可以看出端倪,這時候家長會有三種反應:

第一種 迴避 反覆強調孩子是正常的,在某某醫院檢查過了,沒有問題,堅決不承認,主要還是擔心幼兒園不收。

第二種 坦白 直接說孩子確實有問題,希望能夠得到幼兒園的幫助和照顧。

第三種 抗拒 可能是之前家長一直知道孩子的情況,但是不願意正視現實,所以反應很大,當場表現出傷心難過等情緒。

不管以上哪一種反應,都在我們真誠的溝通中最終達成一致,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這些孩子入園以後的情況呢?我也做個反饋,供您參考:

無明顯攻擊性的孩子 我記得有一個叫小寶的,3歲入園,沒有任何攻擊性行為,但是長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記得圖書區有一本書上面畫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他特別喜歡,可以一看一天,也不和別的孩子交流,但是他笑起來特別可愛、特別甜。老師們都很心疼他,離園時也常常看到孩子媽媽和老師交流的場景,特別是媽媽無助的流下淚水,真的讓人心疼。一年後,孩子在集體中沒有明顯的變化,媽媽正視這個現實,給孩子找了一個專門的學校離開了,後來聽說恢復的有效果。

症狀較輕的孩子 那個小孩叫多多,中班插班過來的,入園時從來不打招呼,即使你看著他的眼睛說多多早上好,他的眼神是飄的,但是行為基本正常,不交流看不出什麼異常。到大班的時候這個孩子能簡單的說早上好了,這個當時還是挺讓人開心的,後來大班畢業離園後就不清楚了。

有攻擊性的孩子 這種很少,但是畢竟是孩子們的集體生活,幼兒園會勸說家長,因為不能影響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動。

一點建議:

我們幼兒園以前有一個孩子就是大小便無意識,基本每天拉大便都拉在褲子裡,後來幼兒園給這個班增加了一個生活老師,但是一個班那麼多孩子,對一個多關注從另一個角度就是說明了他的異常。孩子們非常敏感,他們看出了端倪,在眼神中可以看到困惑和恐懼,雖然老師多次引導,孩子們也主動和這些孩子玩,但在我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孤立,沒有起到太好的作用。所以建議家長,還是要有輔助訓練,或者到專門的機構去,不要僅僅依靠環境改變孩子,這有可能有作用,但在孩子們的小世界裡,可能也成為另一種傷害。


幼兒園張老師


我兒子也是自閉症,到了年齡了今年去了幼兒園,之前我先打聽了幾個,挑選了一個人數比較少的幼兒園,這樣孩子能夠多得到一點照顧和關注。

之後找到這個幼兒園的園長,我坦誠不公的把實情說了出來,因為即使你不說,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被看出“與眾不同”,到那個時候,你和老師之間再去說明這個事情,就略顯得尷尬了。

袒露實情的好處是,老師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式和態度面對孩子,這一條是我兒子現在的老師告訴我的,她說家長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孩子的情況,就更容易敞開了溝通,如果不說,或者家長自己本身也牴觸,抱有隱瞞的心理,老師即使看出孩子有什麼問題,也不好開口直接去問,生怕觸動了對方不想捅開的窗戶紙,惹的不愉快。

當然這些情況都取決於你是否找到了一個有愛心,有包容心,也肯接受孩子的幼兒園,現如今好多地方是不接收的,因為對自閉症兒童不是特別瞭解,片面的以為會對其他孩子造成影響,更能決定孩子是否被幼兒園接收的一個關鍵點是: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攻擊行為,有沒有影響他人上課學習的行為問題,如果有確實很棘手,最好能有陪讀的人,如果沒有,家長可以放心去跟老師溝通,實話實說,共同商量學習如何促使孩子更能適應正常環境。



雞蛋殼裡的蝸牛


我也來說說我的經驗吧,我們是從市裡最好的公立幼兒園轉到一家小破舊私立幼兒園的,覺得幾個點特別重要:

不要盲目融合

因為十分嚮往這所公立園,兒子一到年齡就想送進去,那時候剛發現他是自閉症,在機構干預訓練了一個半月而已。其實他那時候能力還達不到融合的水平,pep-3測評結果只相當於2歲普通孩子的能力,但是聽說普通環境對自閉症孩子特別重要,我們還是迫不及待進去了,而因為時間衝突,我們就沒再接受特殊訓練。


結果發現,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0-6週歲應該是康復訓練的黃金期,我卻把這個時間用在了幼兒園虛度。他的狀態大體就是不喜歡的課就自己躲在圖書角玩,喜歡大喊大叫,爬高爬低,這種狀態是他進幼兒園之前所沒有的。也就是說進幼兒園這半年,他不進反退了。

一定要坦誠布公

入園家訪的時候,只婉轉地說了一下孩子有點不擅長表達,老師說男孩子說話晚很正常。過了兩個月,老師找上門了,表達了孩子的異常。我知道瞞不住了,就假裝帶孩子去檢查,然後告訴了老師實話。

老師知道之後,三個老師三種態度:班主任是比較抗拒的,每天接孩子都在投訴他的種種不好表現;副班最溫柔有愛心,孩子也很喜歡她;輔班不太關心也不嫌棄。無奈,班主任最強勢,總是表達他們學校名額有限,很多人排著隊想進去,我們孩子這樣有點浪費資源。


後來跟他爸分析,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說實話,也能瞭解到老師真實的態度,那麼對於我們做選擇時也是個重要參考。畢竟,對於特殊孩子來說,好的能夠給到支持的老師比高大上的環境重要的多。

好老師最重要

後來因為那個最支持的老師懷孕生孩子了,我們選擇了去家附近一家小幼兒園,卻意外收穫一個包容的環境。


第一天帶著孩子過去,我先是跟園長說家住附近,想把孩子轉學到這裡,問了許多幼兒園的情況,期間,爸爸和孩子在旁邊互動。過了半個小時,我說我們有點特殊,自閉症,下午的時候要提前接出去機構訓練。園長才仔細觀察了他一會兒,然後同意接收,並安排給一個特別有愛老師的班級。

為什麼選擇先讓老師觀察孩子再說明孩子情況呢?因為本身孩子狀態還可以,沒有攻擊性行為,指令服從和語言理解表達能力都還可以,如果一開始就說我們是自閉症想過來上學,很多沒有客觀認識的幼兒園很可能拒收。


後來班主任做了很多支持性工作,孩子從原來在公立幼兒園不敢開口播報到現在播報能夠大聲清晰且帶動作的完成,老師還給發了最佳播報獎。園長也很給力,組織全園老師參加了我邀請特教老師開展的自閉症科普專題系列講座。


總之,入園的前提是,孩子能力達到了,可以比同班孩子弱6個月左右,然後建議一開始就把情況說清楚,雙向選擇,幫孩子挑一個合適的老師。


卡士與星兒


坦白,之前我帶幼兒園帶過一個焦慮的孩子,他四歲中班,剛去幼兒園時候老是很暴力,推桌子抓人,老師兩個手臂都被他抓,其實他暴力同時也膽小,陌生環境很焦慮,班裡小朋友家長也反映問題,後來就準備勸退他,跟他媽媽溝通,媽媽也是跟我們儘量商量,後來又帶了一段,他對我們信任了就好很多,經常鼓勵他肯定他,但是也會很在意他跟小朋友的相處怕打到!

有一次午睡醒,別的小朋友都起床,發現他睡著不動,喊他起來才發現他拉臭臭在褲子裡,慢慢問他是別的老師值班午睡他沒敢吭聲,就我們兩個老師一起給他洗了,打電話爸爸來送衣服過來,慢慢帶久了,他就很活潑開朗了,也沒有攻擊其他小朋友了或者抓老師,當然偶爾小朋友集體跳舞或者做操,他也會突然出現焦慮情緒,就不融入了,多溝通安慰他,他也會理解老師……

帶久了也有感情了,他信任我們,我們也會很愛他了!

我還帶過一個學前班女生,就是很內向,一天就早上喊老師早上好,其他沒話了,每天也會多關注她跟哪個小朋友願意玩,在幼兒園一天情緒開不開心,有什麼了她的爸爸媽媽也會和我們及時溝通!

都是為了孩子好,我現在做了媽媽,更能實際體會為人父母的心情,放開心都是可愛的寶貝,慢慢的孩子總要接觸社會的,跟幼兒園老師多溝通孩子情況,很多問題不能隱瞞!


111111壹


孩子孤獨症,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先不要問是否隱瞞,先看看孩子的干預效果,是否能夠達到幼兒園融合教育的標準。如果沒有達到,那麼孩子是不具備融合教育的條件的,也就是說,不用你隱瞞,都會被看出來。

我們這裡的幼兒園要進入是要經過面試的,如果你可以隱瞞,到時候被老師看出來,那就是誠信的問題了,因為不管自閉症孩子的發展有多麼好,孩子的核心症狀都是存在的啊,比如孩子的社交,孩子的行為,活動的時候,孩子的不配合等等,所以,肯定是會被看出來的。這樣,對孩子的生理和心裡都會產生影響,會覺得老師區別對待,會覺得同學都不跟自己玩,容易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孩子達到融合教育的條件了,我們去學校坦誠相告,並且和老師做好溝通,共同為孩子的進行和發展做好基礎,那麼,學校是沒有權利去拒絕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求學之路的,這也是義務教育不允許的。

我們這裡的幼兒園,都有接收特殊兒童的責任和名額,每一個學校,在分配特殊兒童的時候,都是抓鬮決定的,老師也只能做好關心和照顧的工作。在幼兒園裡,有著模範同伴的帶頭作用,有著老師一視同仁的對待,對孩子確實是一個提高,也是孩子融入社會最好的一個方式。加油!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SUM電影


現在發現有不少的孩子患了孤獨症,主要原因是獨生子女政策所導致的,如果生活在有一群孩子的家庭患孤獨症幾率是很低的,一個人從嬰幼兒時期一直到耄耋老人或者更老之人,都應該生活在具有血源關係的兄弟姐妹之間,這樣的關係是人生最親近的關係,失去這個關係,就是人生的最大痛點!一個家庭有一群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真正人生,一個沒有孤獨的人生!


春之聲1953


我記得幼兒園的要求裡,沒有明確規定,有孤獨症的孩子不能收。學校,應該沒有拒收的權利。

我覺得家長應該先去幼兒園摸摸底,看看學校的環境和氛圍是不是合適呢?孤獨症的孩子本來就很特殊,如果環境不合適,勉強讓他去了,也是一種傷害。

建議家長跟學校和老師說明實情、充分溝通,去選擇老師更有愛心的班級,讓老師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關照。

如果老師連聽說後都不收,那怎麼能保證這樣的孩子入班後,她會細心照顧呢?

如果家長什麼都不說,裝作不知道,等老師找上門的時候,可能意味著很難繼續讓孩子留在幼兒園了。

一定要溝通到位,總有一個幼兒園會適合寶貝的,家長彆氣餒


聰明育兒家


不請自來,媽咪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只要你遇到稍微有點經驗的教師,孩子的狀況你都隱瞞不了;如果是沒有任何經驗的教師,對你的孩子發展幫助又可能極小。

再說這樣的隱瞞沒有任何意義,倒不如坦誠相告,教師反而會盡量多擠出點時間單獨關照你的孩子。

一般教師會頭痛各種家庭嬌慣出的各種不良行為,如果孩子因為特殊情況造成行為特殊,絕大多數老師都會刻意關注,多加照顧的,甚至家長和孩子也會更加包容,這點家長儘管放心。

我曾經遇到一個比較兇的老師,班裡有個特殊兒童,闖禍不斷,但是這位老師獨獨對他溫柔包容:人性肯定都有善的一面。

當然,你的孩子照顧起來可能比較困難,也會給教師的工作帶來許多麻煩:他可能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無法融入集體活動,許多方面無法自理,過於自由,其他孩子跟著模仿等等。

我建議你在心疼孩子的同時,體諒一下老師的辛苦,表達一下歉意,這樣做比苛求教師周到照顧你的孩子會更好。畢竟教師照顧的是一群孩子,不可能如在家一般周到細緻。

也曾經有個自閉兒童希望進入我班,被我拒絕了,我倒不是嫌棄,只是因為我知道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對她施加影響。

當時中班我帶了五十多個孩子,搭班教師又是剛剛走向工作崗位,幾乎等於我一人撐起一個班。每天上班期間一會空閒沒有,幾乎沒有單獨和一個孩子交流的機會,所以我建議那位家長平時自己多費心,選擇一個小一點的幼兒園,班裡孩子會少一些,這樣老師會有時間多照看一點。

建議題主也考慮到這一點,今年我園有個小班也接受了一個自閉症兒童,他班四十多孩子,老師也想多關注他,無奈心有餘力不足。


媽咪老師


應該要坦白吧。孤獨症比較特別,要讓老師瞭解一下孩子,孩子在進入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才能針對性的照顧到孩子,比如說剛入學的時候,孩子會有分離焦慮之類的,家長要把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告訴老師,因為孤獨症幼兒有別於普通孩子,可能更需要老師來關注他的情緒。而如果不把實際情況告訴老師,老師可能會把這個小朋友當做普通的小孩來對待,後續可能也會出現一些不可料到的事情,所以家長應該坦白,不管這個幼兒園接不接受。

其實我的建議是,如果這個孩子孤獨症的特徵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先不考慮讓他上幼兒園,而是上針對孤獨症開展的課程,對孩子進行早期干預,因為早期干預做得好,這個孩子可能會像普通孩子那樣,可以進行一下獨立活動,這時再考慮小朋友上學的問題,對孩子的發展也會比較好。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茫茫i


看孩子的程度,跟周圍的孩子格格不入了,我覺得最好早點送機構干預,教育這種孩子和普通孩子的方式不一樣。送普通幼兒園比較耽誤,過來人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