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子曰第一次知曉山鬼這個概念,是在一部影視劇裡。裡面有一位畫家,他對“山鬼”如痴如醉,耗費了大量心血要創作出山鬼的畫作。

當時子曰以為“山鬼”就是“山上的鬼”,結果等畫家創作完成,才發現是位極為美麗的女子。那驚豔程度,就像我第一次看到波提切利的作品《春》。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那接下來,大家就和子曰一起來走進“山鬼”吧!

如果說西方人豔麗的“野性美”的意象是——金髮、豹紋、麥色皮膚,那中國人眼中的野性美就是以為代表的——山野中自由散漫的“山鬼”。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鬼”最早出現在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九歌·山鬼》中。

詩中這樣描寫山鬼的形象:“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屈原以人神結合的方法塑造了美麗的山鬼形象:她披戴著薜荔、女羅、石蘭和杜衡,乘著赤豹拉的辛夷車,車上插著桂枝編織的旗,身邊跟著長有花紋的花貓……

屈原筆下的山鬼,沒有猙獰的客貌,沒有惡意的動作,她含情臉常笑,想與人親近,又猶豫不決疑心重重;她生在山野中,喝泉水,棲樹村。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提出疑問:大詩人屈原所寫的美好的山鬼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山鬼”是子曰之前提到過的“巫山神女瑤姬”,是“精怪”,是“人鬼”,還提出是“山神”,子曰比較認同“山神”這個說法。

持這一看法具有代表性的是馬茂元的《楚辭選》:“山鬼即山中之神,稱之為鬼,因為不是正神。”他主在《楚辭註釋》中強調道:“山鬼即山神,因為古籍中鬼神二字往往連用。”

認為“山鬼”是女神,也是現代研究界最為流行的說法。畢竟巫山神女的形象過於痴情哀怨、精怪人鬼和屈原描寫的山鬼形象出入較大,有醜化之嫌,思來想去,還是山神形象最合適了!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在確立了“山鬼”的女神形象後,各路文人就開始對山鬼的遐想神往,各類山鬼的畫作頻出,當然隨著西方寫實主義技法的流入,一部分創作者將山鬼畫得相當鮮活動人,飽滿就如安格爾作品《泉》中的少女。

當然子曰還是最喜歡黃永玉筆下的山鬼,馥郁的色彩,不羈的女神姿態,這才是山神該有的肆意灑脫,你覺得呢?

山鬼:願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