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在中國的年輕人看待日本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NeverDie210393445


這個東西還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想法都不同,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但是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仇恨,一類是比較客觀的,不恨也不親近,還有一類人是比較喜歡日本人的,第三類人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歷史。

首先第一類有仇恨的,這種是非常正常的,他們不忘歷史,因為日本人做過的事情實在是毫無人性,如果僅僅是侵略,或許沒有這麼大的仇恨,可是他們在中國做的這些事情,令人只要回想起來只有仇恨沒有別的。

第二種比較中立的,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在各國都在求發展求和平,這類人心裡面也永遠記得歷史上發生的事,可是歷史已經是過去,他們不想再提,只想好好的發展,無論如何,日本現在有很多東西的確是值得大家來學習的,互相借鑑,互相進步,而不是一味的去仇恨。如果心中只有仇恨的話,也走不長遠。

第三類人已經幾乎忘記歷史,他們在這種安逸的生活以及日本各種文化的薰陶之下,已經對日本沒有任何的仇恨可言,他們在言行,服裝,以及文化上都在逐漸的靠近日本人,這一點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或許是生活的年代離那段歷史太過久遠。

在看待日本人的問題上大家應該理智一點,要知道民族大義,卻不能盲目的去仇恨日本,更不能盲目的去親近日本,有些問題可以無所謂,但是有些原則性問題上要分得清大是大非,千萬不能以厭惡日本的理由來窩裡橫,最後在聲明一點,一定要理性的去愛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我對日本的態度,分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還沒有上學,爺爺奶奶們經歷過偽滿時期,經常給我們講一些那時候的故事,殺害我同胞的故事,所以很仇恨。我第二個階段是小學到中學,一方面課本里很多抗日的文章,對日本態度還是仇恨,同時那個年代,學校會組織看抗日題材電影,小兵張嘎,董存瑞炸碉堡等,所以一直對日本是仇恨。第三個階段是高中及大學,以前的仇恨的種子仍存在,但是不得不承認那時候日本的製造神一樣的存在,也會羨慕同學的Sony walkman,當然大學也沒少看日本動作片,也不排斥。第四個階段是第一份工作,居然是一家日企,工作了兩年,敬佩的是他們的企業精神,做的很細緻,同時也噁心於他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作風。現在是第五階段了,現在離開了日本公司,還是從那裡學到了一些工作技能,好的職業習慣,日本造已經走下神壇,價格貴,質量一般,主要是中國造崛起,影響越來越大越正面,日本已經開始吃老本了。同時現在的工作也經常和日本人打交道,他們的職業專業精神還在,但是還是經常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多年的經歷,以及外界對我輸入和自我認知,不喜歡日本,一是因為國仇家恨,二是因為日本人骨子裡的東西,絕對不會對中國有什麼好感,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是骨子裡帶的,我們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提防這個小人國家。


Han老3


這個問題問的別有用心!

中國,所有中國人,就好比對自己父母有怨言,有不滿,但僅僅是不滿,是怨言,而非仇恨!是絕不容許別人打罵自己父母的!中國人怎樣看待日本人,不是由中國人決定的!是由日本人,由當今日本政府決定的!如果日本政府一再做出傷害中國人民,日本人民一再做出傷害中國人民的事情,那麼談何友善,談何一衣帶水,睦鄰友邦呢!所以,怎樣看待日本,本身在於日本!

日本又怎樣看待中國呢!不要去猜,不用去想!一個虎視眈眈的只有破茅屋的光棍鄰居,一直偷窺你的大宅院,一直用陰鬱兇狠的眼神時不時盯著你,你說他什麼心態!他祝福你兒孫滿堂,紅紅火火嗎!?他祝福羨慕你富麗堂皇豪華富貴的前廳後院三進三開的大宅院嗎!

瞧不上你,還自己沒有,認為自己應該才是大宅院的主人,應該是日本島共有心態!

以前韓國棒子總時不時發個聲,說什麼什麼是他們韓國的!端午節啦,或者哪個歷史名人,都是他們韓國的!現在越南也冒出來,說故宮這所偉大的建築是越南人建造的!估計,沒有多久,日本一定會沉不住氣,會冒出來說哪個哪個是日本的,或者,日本哪個哪個是中國的!然後,認祖歸宗。

中國是文明久遠,歷史久遠,家大業大呀!

我也是年輕人,我看日本,只有一句,四海之濱,莫非王土!

凡有漢字處,皆華夏也!

中國也就打了個瞌睡,你們就了不得了!離經叛道,不肖子孫,不過一下家法,不知道你們祖宗是誰!

不久的將來,日本年輕一代,一定會找出歷史證據,證明日本是華夏的一支


衛傾城


雖然自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日本的包括電視、錄音機等電子產品開始走進中國的尋常百姓家,也由此讓國人認識到了日本的先進、發達,並於90年代開始產生了一批現代年輕的“哈日族”,但總體來說“反日”還是佔據了主流的。

o之後,開始掀起了“留日潮”,隨著留日大軍的不斷增多,無疑,這些親身體驗著日本的各種好處的生力軍基本都成為了“日粉”。而隨著他們回國把自己耳聞目睹的真實的日本傳遞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自然也潛移默化的改變了這些人對日本的傳統看法。


而後,日本的動漫電影、電視又傳入了中國,尤其是網絡動漫傳入中國後,一下子就征服了無數中國年輕人成為了“日本動漫粉”,他們說起日本動漫來簡直就是如數家珍,有些人對日本動漫熟悉、詳細的程度甚至連日本人都自嘆弗如。發展至今,中國年輕人裡的“日本動漫粉”數量已經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了,而且由於日本動漫熱在中國年輕人裡的持續不衰,所以,可以預見,日本動漫粉的數量在中國將處於一直持續增長的狀態。 受這些影響,日本其他的各種文化產品諸如書籍、電影、日劇以及各種擺設、裝飾用的小物件等也都成為了中國年輕人喜愛之物。可以說,包括亞文化產品在內的各種文化產品都在越來越受到中國年輕人的青睞。


飲食方面亦如此,雖然國內“日料”偏貴,但喜愛日本飲食文化的國內年輕人還是會勒緊褲帶偶爾去品嚐日本料理的。當然,不差錢兒的年輕“日粉”們更是早已經把品嚐日本料理視為一種時尚、一種文化,一種身份的象徵而時而為之。


尤其是拜安倍推出“觀光立國”政策所賜,自2014年起,大批國人湧入日本“爆買”包括家電、化妝品以及保健食品和各種生活用品在內的日本產品,接著,又開始爆買日本房地產,一些遊客更是已不滿足於旅行社給規劃的旅行路線,而是家族式的樂此不疲於日本的深度遊之中,可謂是日本熱持續升溫,這從國內訪日遊客年年增加連續幾年佔全世界訪日遊客首位的數字也足見一斑。


這些說明了什麼問題呢?說明了日本已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我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些來日的遊客他們都會把自己在日本的感受帶回國內宣揚的,這當然也會影響到那些尚無經濟能力赴日旅遊的年輕人,但卻並不會妨礙他們增加對日本的興趣。


此外,不僅僅是日本動漫的亞文化輸入中國和中國人走進日本,這些年,有戰略眼光的日本公司如早已進入中國的伊藤洋華堂、羅森、全家等便利店以及後來居上成為中國大城市年輕人熱寵的優衣庫等,這些進入中國的日本公司及他們的產品,同樣也把日本的各種文化帶入了中國,而這些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國年輕人的日本觀。雖然,對日本反感的中國年輕人尚不在少數,但不可否認的是,喜歡日本的中國年輕人也是越來越多。


萬景路聊日常日本


中日兩國各自國家年輕人對對方國家態度不同,主要是兩國對那場戰爭採用不同的教育,我國從清未到一九四五年前,深受其害,日本人的殘忍野蠻,當亡國奴恥辱己深深爐印在老一輩心中,現存的日本殺害中國人的遺址,震撼著每一位年輕人的心,如南京大屠殺、萬人坑、各地敵佔區受過日本三光政策害等,不少上一輩親屬中或同村中都有讓日本兵毆打,殺害,對日本軍人的那種恨言傳身教下來的。電視電影常展現那段歷史。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年輕人不忘國恥展望未來,明白落後就要捱打道理,把這些罪惡都清算在一小撮日本軍國主義身上,日本人民大部是好的,並放棄戰爭賠償,立足於中日人民友好。而日本人到現在不承認不道歉,有意隱瞞那段歷史,甚至在教科書美化那段歷史,把侵略寫成進入,把侵略中國戰犯當成英雄,每年參拜靖國神社,對那場戰爭進行美化。因戰爭受過原子彈爆炸的害,說成是無辜受害者,日本年輕人不瞭解那段歷史,對中國人更無任何愧對之心,不知道歷史的起因,只看到中日領土之爭,再加上極右分子的鼓動,還有日本民族個性和他狼之野心,特別中國在很短時間崛起,讓他們更不舒服,因此,中日兩國年輕人對對方觀感不同,態度也就不同了。但為了和平、經濟、戰略利益畢竟一衣帶水還得相互依存發展,只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讓日本年輕人瞭解那段歷史,堅持原則,展現我們和平發展誠意,讓中日和平友好發展。


至深致遠


本人03年,相信應該算個年輕人吧,說一下自己對日本的看法。

從小,家長們就會經常提道日.美,英等國,6,7歲時,美國給我留下的印象是自由女神像,英國是西餐,日本則是……狗(太陽)的日本鬼子!。

九歲時,漸漸也開始每天看看新聞聯播,也隱約知道了一點關於南京大屠殺,抗日戰爭的事兒。本人金陵人,老師偶爾也會和我們聊聊歷史,當時他經常說的話就是——也許你爺爺的爺爺就死在那裡!

我們班當時就沸騰了,一個個恨不得拿個炮彈轟了日本。有的同學還說長大一定再投顆原子彈。

現在,比小時成熟了點。知道中日目前有很多合作對我們有益,況且戰爭也會給我們自己帶來災難,再投顆原子彈也不現實,我們可不能違背和平交往五項原則。現在比起日本,更討厭沒臉沒皮的韓國人。是的,日本,我只討厭日本,韓國,我不但討厭韓國,更討厭韓國人!

其實無論個人態度怎樣,都不要緊,最重要的還是國家的發展。目強我們越來越強,我相信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打敗日本,但復仇不是最重要的,否則我們可能會上法西斯道路。目前,我們的目標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所以,化憤怒為動力,擼起袖子去賺日本韓國的小錢錢吧,同志們!


起名麻煩3


目前中國人看待日本人的態度大體分為三類:仰視、俯視和正視。

仰視者沉迷於日本的動漫、電競以及各種產品,熱衷於赴日旅遊,喜歡日式料理。在這個群體中還有一類最為極端者——就是所謂的精日分子:他們不僅僅只是喜歡日本的一切,更是自我定義為精神上的日本人,否認抗日英烈們的歷史功績,無恥抹黑中國人民為捍衛生存和民族尊嚴的鬥爭。

俯視者完全無視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目前仍在某些方面領先於我國的客觀現實,對日本極盡嘲諷之能事。這其實很抗日神劇的邏輯沒任何區別,按這套邏輯而言橫店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抗日基地,奇怪的是以橫店每年消滅的鬼子數量計算日本應該已經沒人了,那還談什麼看待日本人的態度呢?

那麼怎樣算是正視呢?所謂正視就是要在戰略上藐視小日本,但與此同時在具體應對的戰術層面上必須高度重視這個對手。日本當然不是一個值得愛戴的偉大國家,但的的確確是一個世界級的強國,在戰術上將日本貶低得一無是處其實是對抗日英烈們的侮辱——如果他們堅持了十四年付出慘痛犧牲的抗爭對手是一群蠢笨如豬的傢伙難道是一件光彩的事?難道南京遇難同胞是喪命於一群豬手中?日本在近代化轉型過程中超越了中國這是不爭的客觀事實,我們沒什麼可諱言的,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中國已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了,不能否認我們在某些領域依然落後於日本,那是我們需要正視並努力趕超的,視而不見只能說明我們儘管已擁有了強大的國家硬實力,可我們卻有著一顆易碎的玻璃心,而這還遠遠不能真正被稱之為強大。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仇恨這種東西是不會被牢記很久的,古代的戰爭,往往勝者都是屠城般的虐殺,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仇恨早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年輕人還是能從戰爭遺留下的人那裡知道日本對我們的所作所為,但不是切身體會有算的了什麼?你只是把他人的痛苦轉換為自己的仇恨罷了,對於你的後代你又打算怎麼教育?是把心中認為的所有邪惡都歸於日本人這一個名詞並教給你的後代,還是依靠許許多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來讓他們對日本人懷恨在心?如今日本比我們國家弱,沒有能力侵略我們,暫且看來也就算一個不友好的臨國,已經做不到用傷痛來讓後代記住日本人的壞了,許多誇大的說法反而起到反的效果,因為你的後代也會思考,會懷疑你說過的話,會考慮電視劇和故事合不合理,再加上他所認識的日本人,比如明星等等都有這不錯的人品,那你覺得會怎麼樣?實際上你只要讓你的後代記住日本人必須警惕就足夠了,請珍惜現在的和平


五十嵐很厲害


中國人民心中對日本人有著無法釋懷的牴觸,對近代史上中華民族的災難刻骨銘心,對日本右翼政客否定侵略歷史,自我膨脹的野心非常警惕。

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無數先烈流血犧牲,無數同胞慘遭殺戳。萬人坑,南京大屠殺……歷史留給我們的記憶太過於悲涼,忘記意謂著背叛,只有牢記歷史才能珍惜和平。對中國人更加難以接受的是日本政客的別有用心,同樣二戰發起國,德國很好的反思了自己的歷史,承認了自己的責任,當樣受到國際社會的諒解和寬容。我們的領居呢?否定南京大屠殺,篡改歷史教科書……怎麼能讓我們心安,我們的牴觸,我們的反感是他們日本人自己造成的。

應該中日交往頻繁,但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合作從未有過,中超賽場上沒有一名日本球星就是明證!中國男足很窩囊,輸的體無完膚,遇到日本隊同樣很爺們兒,朗平曾對女排說輸誰也不能輸給日本,可見深入骨子裡的極度不滿,極度的不相信。

我們現在是國富民強,坐擁天時地理人和,完全有能力實現自己的中國夢,我們買日貨,赴日旅遊那是自信的體現,中國龍的騰飛完全沒把日本人放在眼裡。


沉默的思考人


不同意作者觀點!你知道日本夢是什麼嗎?連普通日本人都想著,日本國土狹小,資源潰乏,上帝對他們不公平,他們還是要把中國為目標,妄想著把中國分裂成七塊,然後殘蝕中國佔領中國,以中國為基地向東南亞進軍,然後聯合美國德國控制歐州,再兩股合圍打敗獨聯體,最終統治全世界!這過程中利用美國,不帶意大利了。最後和美國,或者打敗美國,一統世界!日本一直以中國為敵,所以他們拒絕向中國道謙!他們幾百年前,甚至幾幹年前就一直惦記中國!日本人陰險又狡怍,又武士道精神,非常殘忍,他們掠去了我們多少資源,殺了多少人!作者如果不是漢奸,就是太幼稚了吧!看了真叫人寒心!什麼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