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退休中人什麼時候能得到正常的退休工資?

老頑童739848



wu吳金泉


退休中人什麼時候能得到正常的退休工資?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c000250774512810f\

天笑講職場


山東的退休中人,2018年就會領取到正常退休工資了,年底之前基本會理順完畢。凡是出臺了視同繳費指數表的省市,預計2018年都會理順完畢了。其實大多數地區都應該出臺了相應的視同繳費指數表。

為什麼這麼說?大家知道卡住我們退休待遇計算的因素有哪些嗎?

我們都知道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實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推行老辦法和新辦法並行計算退休金的模式。

新辦法退休待遇計算需要知道,全部工作時間的繳費指數,職工個人賬戶具體金額。

繳費指數,離不開視同繳費指數表測算。只要出臺了視同繳費指數表,新辦法退休待遇中的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就基本能夠落實了。

個人賬戶養老金需要知道這些年來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

另外,還需要事業單位年金的記賬利率。


老辦法退休待遇呢?為了保證退休中人的待遇跟老人待遇相比不降低,又確保工資待遇實現平穩過渡,我們採取按照2014年10月的工資標準按老辦法退休待遇計算,同時每年計算一次工資增長率的辦法。

比如2018年退休,就需要2014到2018年,4次的增長。


前些年由於我們的工資增長率遲遲沒有發佈,所以很多中能的待遇沒有落實,導致一些中人待遇比老人低出五六百元。

2017年6月,國家公佈了2016年的記賬利率,是8.31%,2016年的工資增長率是6%。

2017年10月,郭嘉接著公佈了2017年的記賬利率是7.12%,2017年的工資增長率是4.5%。

2018年的記賬利率和工資增長率一般會今年七八月份發佈。

視同繳費指數表和職業年金計賬利率都是有各地省級政府明確。

因此,制約我們退休待遇理順,的所有因素都已經解決。2018年各地將普遍開始理順工作,預計很多人已經拿到自己真正的退休待遇了。

比如山東濰坊的這位大叔,老辦法退休待遇已經理順到2017年,2018年工資增長率發佈後就可以完全理順老辦法退休待遇。


新辦法退休待遇,使用的是上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將在7月份使用新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後,進行理順。

所以2018年底,他的退休待遇就可以完全理順了,拿到的也是真正的退休金。請其他大家也耐心等待吧。


暖心人社


現在企業、事業、公務員退休人員,是百分百都是中年人,這個過渡期,企業編只少需要接近十五年左右,事業編職、公務員可能時間還要更長一些。

什麼時候才能領到退休養老工資呢?我可以誠實地告訴你,你只要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次月就可以領到退休養老工資了。

記住!退休越晚,交費檔次越高,個人帳戶餘越高,社平工資越高,你將來領到的退休金就越高。國家現在正將雙軌合一,執行統一的退休政策,制度正在趨向合理化。

以後退休,誰交費檔次高,交費時間長,誰的退休老養老金就越高。國家鼓勵多繳多得養老政策!








我是Alin


按照政府有關部門的文件規定劃分,2014年10月1號之前的退休人員稱之為老人,這部分人領的是退休金,用的是老辦法計算退休工資。

從2014年10月1號以後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稱之為中人,實行的是中人中辦法,領的是養老金。為了避免中人養老金和老人之間的退休金產生過大的差距,設立了為期十年的過渡期。

中人退休領的錢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以後還會加上一筆職業年金,從而實現社會養老金並軌之後平穩過渡。

在十年過渡期內,如果按新辦法計算出錢的比老辦法的低,按老辦法的計算發,高出老辦法部分,按每年10%的比例調整依次類推。過渡期結束後,按並軌後的新辦法執行。

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比老人的退休金要低,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很多中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國家已經注意到了這個現象,每年都會做出一定的調整,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中人就能領取到正常的退休養老金!


用戶64077389477


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並且辦理退休手續,就可以了。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題主這裡所指的退休中人是2014年10月1日國家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巳經參加工作,而要之後才能退休的工作人員。

當時為了實現中人退休待遇的不減少、不吃虧,有效銜接,國家不但把中人改革前的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還設立了10年的過渡期,用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來補償中人的退休待遇。於是,中人的養老金便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組成,另外還有一筆職業年金。用於保障“中人"的退休待遇不會與“老人"相差太大,從而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平穩過渡。

為確保中人待遇的有效銜接。其計算 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本人視同繳費指數x視同繳費年限x1.4%(各地數據不同)。

為了確保中人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不減少、不吃虧,平穩過渡,對中人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釆取新、老辦法待遇對比的辦法進行計算。

老辦法計算公式為:

老辦法待遇計發標準=(AxM+B+c)xΠNn=2015(1+Gn-1) ;

A: 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準;

B: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準;

C: 按照國發辦(2015)3號文件規定相對應增加的退休費標準;

M: 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的比例;

GN-:參考第n-1年全省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確定的工資增長率。

nE[2015,N],且G2014=0;

N:過渡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E[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在10年過渡期內,如果按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待遇比老老辦法計算出來的低,一律按老辦法發;如果用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待遇比老辦法的更高,那高出的部分就要用10年過渡期的調節金,按每一年百分之十的比例發放,依次類推。過渡期結束後,按新辦法執行。

由於各地中人養老金的正式方案始終難以出臺,自2014年10月1日以後陸續退休的人員一直統一拿著按2014年9月工資標準計算的預發養老金。而且這幾年退休人員上調的養老金也是按預發養老金水平標準來上調,於是就出現了退休“中人"的工資待遇比“老人"低的倒掛現象。這就是廣大中人一直關注著退休“中人"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正常退休工資的原因。

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國家早就考慮到了,因此每年都會對退休記載一個工資增長率。這個工資增長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只要保證退休工資的適度增長,又要保證與企業的差距不能拉大。更要考慮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所以很難出臺。

令人高興的是,自2017年底以來,全國巳經有很多地區出臺了“中人"養老金正式方案細則,並對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進行了核算補發調整,並陸續發放正式養老金待遇。既然巳經有這麼多地區補發,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的地方捋順退休中人的養老金。相信2018年下半年會出現一箇中人正式養老金的補發調整噴發期。


葉公來幫忙


樓主您好,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來講那麼一般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後,因為從這個時間節點之後,那麼作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正式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所以說他們也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當然這個中人呢是有一定的期限的,大概也就10年左右的過渡期,過了這個10年的過渡期之後,基本上養老保險的計算方式就是跟我們企業在職職工的計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了。

雖然說新的這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跟事業單位原有的計算方式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就是我們養老金並軌的一個重要舉措,當然我認為從2024年9月份之後,那麼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他的這個養老金的計算標準和我們企業單位的計算標準是完全統一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完全捋清事業單位中人發放養老金的問題了。

只不過就是到目前為止退休的事業單位中人,他可以享受到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的補償待遇,同時在此期間退休的人員採用的是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限高保低的原則來計算養老金的待遇,實際上對於我們事業單位中人還是有一定的過度補償措施的,當然過了這個10年的過渡期之後,那麼今後事業單位的新人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就完全和我們企業單位相併軌了。


社保小達人



默默93982夢中的旅行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有福了,你的養老金將多一筆收入,年底前到賬!


對於即將退休的人員和退休人員來說,最關心的就是退休的收入了,關係到我們退休後的幸福指數,是喪失勞動能力後維持生活開銷的一份保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老金基本上每年都會上漲,而有一些人今年年底將補發一筆養老收入,下面一起來看看。

能領取到這筆收入的就是事業單位退休中人,自養老金並軌後,實行兩種養老金制度,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而2014年10月以後退休的人員稱為中人,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如今已過去四年時間了,很多地區展開了核算中人養老金的工作。

中人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了重新核算養老金的好消息,預計今年年底將補發到位,採用新、老辦法對比計發養老金,當按新辦法計算高於老辦法時,多出的部分,從2015年起逐年遞增10%,補發給退休人員。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