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三個問題:

1,甜甜圈?還是甜甜卷兒?

2,黃油=奶酪?

3,雞蛋呢?哪兒去了?

問題一:圈圈兒OR卷卷兒。

甜甜圈,在印象中就是中空環狀的油炸麵包。而這3種甜甜圈,從做法形狀到“sweet roll”的英文名,都讓人覺得它叫甜甜卷兒更合適。

問題二:黃油=奶酪?

黃油與奶酪糾纏不清,從甜甜圈始,是麵包詳書在後半部分給人的最大困擾。

前半部一直很清晰。黃油與起酥油在材料基礎部分就有明確區分,不會混淆。奶酪只出現在披薩餅麵包中,三種名稱,顯示它們與黃油的不同。來到甜甜圈,黃油的概念開始含混,讓人如墜雲霧,不得不從配方,步驟文字,圖片,三者相互印證。

在甜甜圈的麵糰裡,黃油就是平日的黃油,十分明確。轉到抹餡醬料,黃油,似乎就不再是那個黃油了。

三種甜甜圈,三種抹餡:木苺,奶糖與花生。木苺甜甜圈,配方用“黃油醬15克”,“奶酪(常溫)50克”;步驟說明“在面盆中放入黃油奶酪”,“在另一個面盆中放入奶酪塊混合”;圖片中看不出奶酪塊,也看不出攪拌均勻柔軟的黃油奶酪就是黃油。大致可以推測黃油醬=黃油奶酪,然而,奶酪塊是什麼?

奶糖甜甜圈。杏仁果醬用“黃油(常溫)25克”,香蕉奶糖用“黃油(常溫)50克”。製作杏仁果醬“在面盆中放入黃油奶酪”,而製作香蕉奶糖則“把油鍋加熱。。。當變成奶油果糖的顏色時,放入一些奶酪”?奶酪從何而來?

花生甜甜圈。用“黃油(常溫)30克”,步驟說明“在面盆中放入黃油奶酪”。

結合三種甜甜圈,推斷黃油=黃油奶酪=奶酪。統統當它是黃油,選做香蕉奶糖甜甜圈——材料最是現成。不過,還是玩個小小的改版,把奶糖的成分換成某人做失敗的軟塌塌立不起來扶不上牆的太妃糖,就此把它解決掉。

準備就緒,開始製作麵糰。猛然間來了——

問題三:雞蛋呢?

投料時,習慣性地掃一眼步驟文字,頓時愣住,“加入雞蛋繼續攪拌”?!目光移到圖片,那金燦燦的顯然就是蛋液,再轉向配料表,一項項仔細分辨,確實沒有雞蛋。雞蛋哪兒去了?再細看用水量,那麼一點點顯然不足以揉出柔軟的麵糰。雞蛋確實被漏掉了。無奈,參看日本大師此前的甜麵包,再結合平日做麵包的印象,加入30克雞蛋,算是把麵糰完成。

帶著一串問題的卷卷們終於入了爐,大約過了5分鐘,猛然發現上色太快有些深重,忙不迭降低上火,暗呼大意。轉頭瞥見書中範例,頓時定下心來——那成色也不必咱淺多少。對了,沒準是因為奶糖的關係,這傢伙上色要比一般麵包來得深重?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用料:

面 團 料:高筋粉125g,白砂糖25g,鹽1.5g,奶粉5g,黃油31g,乾酵母2g,雞蛋30g,水35ml

杏 仁 醬:杏仁粉12g,黃油12g,白砂糖12g,蛋液12ml

香蕉太妃糖:香蕉1根,太妃糖50g,黃油10g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製作杏仁醬:

將黃油攪拌至柔軟,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分3-4次加入蛋液,攪拌均勻。加入杏仁粉,拌勻,備用。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製作香蕉太妃糖:

香蕉去皮,切成厚1釐米的片。黃油放入鍋中,用小火加熱至溶化。加入太妃糖,攪拌至完全融合。加入香蕉,攪拌均勻,熄火,晾涼。取4片放在一邊,備用。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製作麵糰:

將除黃油外的麵糰料倒入麵包桶,和麵程序攪拌13分鐘。加入黃油,再次和麵30分鐘,能拉出透明薄膜。放入碗中,28-30度,發酵1小時,麵糰長大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取出,按平,折三折。轉90度,對摺,成正方形。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擀成15*30釐米的長方形,並將一端2釐米擀薄。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將杏仁醬抹在面片上,擀薄的2釐米不抹。將香蕉擺放在面片上,並將太妃糖漿淋在間隙中。捲起,捏緊接口,切成4等分。切口向上,放入紙模,35度,發酵50分鐘。麵糰長大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表面刷蛋液,將留出的4片香蕉分別放在麵糰中央。放入烤箱,中層,上下火,200度,烤10分鐘左右。表面金黃,出爐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與原版相比較,這成色有一點點過,但還不算太過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香蕉太妃糖甜甜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