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古韻永陽」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大宋永陽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兩宋時期,永泰是人口大縣,經濟強縣,文化名縣。按宋制,4000戶以上即為“望縣”(3000戶、2000戶、1000戶,分別為“緊縣”、“中縣”、“中下縣”)。《淳熙三山志》載,南宋淳熙年間,永泰縣戶數達21376戶,人口超過10萬,比當時的連江、長樂人口都要多,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縣。經濟上也是福州最富庶的縣份之一。全縣有水田28萬畝,園地8.6萬畝;冶煉、紡織、印染、製糖、造紙等製造業發達。文化更是空前輝煌。文風鼎盛,科甲連綿,共出文武狀元7名,進士280名,為科舉名縣,狀元大縣。北宋嵩口月洲張肩孟,父子六進士,祖孫三代同朝十八條官帶。尤其是宋乾道年間,七年蟬聯三狀元,創科舉奇蹟。名臣輩出,有慷慨磊落的著名愛國詞人張元幹,正氣凜然、四次彈劾秦檜的黃龜年……

歷史厚重的老城,留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記憶。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1902年,聯奎塔前合影。在中國人陪同下,5個美國教師在山上作調查 。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1911年,聯奎塔。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上世紀七十年代,聯奎塔。

狀元坊

“東狀元坊:在縣治東,為宋乾道二年,狀元蕭國樑立;

西狀元坊:在縣治西,為宋乾道五年,狀元鄭僑立;

狀元坊:在一都,為宋乾道八年,狀元黃定立;

武狀元坊:在八都,為宋淳熙十一年,武正奏第一人江伯虎立;

太學兩優釋褐狀元坊:在二十五都,為宋釋褐第一人張景忠立;

武釋褐狀元坊:在十三都,為宋武釋褐第一人黃東叔立。

三狀元坊:在縣南門內,為蕭國樑、鄭僑、黃定建。”

——《永泰縣誌》(舊志)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1907 年,教會學校,現製藥廠宿舍處。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1910年,教會學校八角樓,遺址在現城關中學內。

中國1000餘年的科舉史,狀元大抵在900人左右(因戰爭、朝代更迭科舉時有中斷,元朝有70年取消了科舉考試),有詳細記載的不足500人,福建共46人,是狀元大省。永泰科舉狀元5人(文狀元蕭國樑、鄭僑、黃定,武狀元柯熙、江伯虎),另有文武釋褐狀元張景忠、黃東叔各1人,是理所當然的“狀元故里”!尤其是宋乾道年間,朝廷取士,三年一試,七年三科狀元,皆由永泰人囊括,絕無僅有,名動天下。時任縣令得報黃定又高中新科狀元,情不自禁,即興賦詩曰:“翀峰龜嶺與龍嶼,三處山川實壯哉。相去之間不百里,七年三度狀元來。”今人張厚義先生有對曰:“兩宋一朝文脈動,七年三度狀元來!”那也貼切。

釋褐狀元也是狀元。宋代官學分國學和太學,國學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太學則面向平民。太學生經學校和朝廷層層考核,成績均優等者,稱“兩優”,不必參加科舉考試,直接釋褐授官。“褐”指布衣,“釋褐”就是脫去布衣,換上官服的意思。“釋褐第一人”,也稱“釋褐狀元”,待遇與科舉狀元相當,官方允許建狀元坊。張景忠即為“太學兩優釋褐狀元”。除了太學,宋代還設有武學,仿太學考核機制,其武藝絕倫,文又特優者,也可“釋褐”授官。黃東叔就是“武釋褐狀元”。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1920年,八角樓及周邊風光。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上世紀八十年代,縣城一角。

科舉年代,高中狀元是件極其榮耀的事,狀元故里,必建狀元坊。永泰7人狀元中,6座獨立狀元坊,再加一座“三狀元坊”,唯柯熙狀元坊舊志不載,或是修志時,該狀元坊復已不存的緣故。

狀元坊曾經是老城獨一無二的標識。建在老城的3座狀元坊,已隨老城一同消失,若能重建復原,重現的不只是老城曾經的輝煌,也將尋回老城的靈魂。“三狀元坊”可在新安巷口原址復原,同時,在上馬路通老蛇弄路口建“蕭國樑狀元坊(東狀元坊)”,將西門街改造成步行街,建“鄭僑狀元坊(西狀元坊)”。黃定狀元坊原建在一都(1958年行政區劃轄歸福清),但黃龜年故居為其祖居,可在虹井街口新建。

紙上談兵,或非毫無意義。

(待續)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攝影:張培奮 葉俊忠 陳禮信 鄢朝輝 黃文浩

老照片:蔣濱建 吳拱成

永泰莊寨,老家的愛。

家鄉在等我,我們一起回家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古韵永阳」3 宋朝的永泰星空璀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