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大同地區瓷窯遺址

大同至遲在唐代已有瓷窯出現,遼金時期,隨著政治地位的逐步提高,制瓷業有了較大發展。在大同地區已發掘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精美陶瓷製品,它們詮釋著古老大同塵封已久的繁華,細數著大同人遠去的精緻生活,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北方遊牧民族在大同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從張揚個性、兼收幷蓄到最終隱跡於華夏民族的歷史足跡。

大同地區瓷窯遺址

懷仁窯

在今山西懷仁縣,故名。始燒於金代,歷經元明兩代,主要燒黑釉、白釉、鈞釉器。黑釉中以油滴、兔毫最具特色。

青磁窯

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城西青磁窯村,故名。始燒於遼代,發展於元代,終於清末。以燒黑釉器物為主,兼有少量茶葉末袖。古時大同周邊煤窯較多,多伴有高嶺土生成,便於開窯燒瓷,開創了遼金山西青瓷的風格,並傳至高麗和日本,影響著今天朝鮮、韓國及日本的瓷器。其產品特徵及鑑定要領是:

(1)胎色灰黃,胎體較厚。

(2)黑釉烏黑髮亮,茶葉末釉表面無光。器物內外均施釉。

(3)器形有小口瓶、雞腿壺、罐、盆之類,以弦紋瓶及剔劃罐最具代表性。剔花線條粗獷,因剔得較深,可見參差的刀痕。紋飾有卷草、水波、魚紋、古錢繡球紋及魚紋等。

渾源窯

在今渾源境內,是遼金元時期西京地區瓷業中心。渾源始燒於唐代,燒白釉、黑褐釉、茶葉末綠釉等品種。遼時多磁州窯風格,以白釉剔花器為代表。金元時期窯廠擴大、品種增多,以黑釉瓷、白釉瓷為主,同時燒造少量鈞瓷和鑲嵌瓷,器型有盤、碗、盆、罐、枕等。所燒黑釉剔花器在雁北地區無出其右,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區也屬少見。

渾源古瓷窯群位於渾源縣城南8公里處,綿延5公里,時間從唐代一直延續到元代,是山西省境內發現的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一處古窯遺址。

上世紀90年代末,山西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渾源縣城以南約8公里處,發現了兩處唐代陶瓷窯址,引起了陶瓷學界的高度關注。唐代是渾源窯的創始階段。渾源窯由唐代始,歷遼金元明清各代,直至近現代仍在燒製陶瓷,在長城中段一帶享有盛譽,在晉北已知的24處古代瓷窯中屬於領軍窯口,其土生土長的工藝風格極具藝術魅力。唐代渾源窯芒口器十分普遍,是蘸釉之後再刮釉,有疊燒,有對口燒,但與宋定的覆燒工藝不同。由於茶葉末釉為窯變而產生的一個特殊品種,人們常認為其不是窯工有意燒製。但唐代渾源窯茶葉末釉的比例很高,且釉層勻淨,應是刻意燒造出的產品。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對渾源瓷窯進行大規模發掘時共發現窯爐6處,其中保存較完好者4處,同時發現窯泥、煉泥及製坯、烘烤工作作坊兩處,以及大量匣體、窯柱、墊餅、模範等燒瓷和裝飾工具和青瓷、白瓷、黑瓷、仿鈞瓷等各種類型的陶瓷器。

唐代渾源窯的器型有碗、罐、缽、執壺、杯、瓶、爐、缸等。其釉色有白釉、黃釉、青釉、醬釉、茶葉末釉、絞胎等,釉面光亮潤澤。胎多呈淺黃色,少數呈灰色。灰色胎質,胎較緻密,不施化妝土,多施青釉、醬釉、茶葉末釉。淺黃色胎質較粗,有黑色雜質,且有小出氣孔,施化妝土,有黃釉和透明釉兩種。

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唐代有白瓷和黑瓷兩種產品,胎呈淺灰白色,胎質較粗糙,有黑點雜質且有小氣孔,普遍敷有化妝土。產品以碗為主,碗身較淺,底有平底、玉璧底及圈足三種。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露胎;玉璧底碗的底心均施釉。

(2)金、元產品仍以白瓷和黑瓷為主,白瓷的特徵;

1.白釉多呈牙黃色,胎、釉之間敷化狀土。

2.器形有碗、盤、罐、甕、枕等器。

3.器物分光素和帶裝飾兩大類,裝飾技法與劃花、剔花、印花、貼花、繪花等,常見紋飾有葵花、葉紋、S形曲帶紋等,紋飾剔、劃花後露胎,呈咖啡色。

4.白釉印花盤均採用疊燒法,盤心留有不同數量的支燒痕跡。白釉繪花盤有采用刮釉疊燒的,盤心一圈無釉,具有金代製作特徵。

黑瓷的特徵:

1釉色烏黑滋潤,流釉性較大,普遍敷化妝土。

2器形有罐、枕、盒等器,以各式罐為多。

3裝飾技法有劃花、剔花和印花,以剔花最富有代表性,施釉後剔刻裝飾花紋,剔去的部分呈白色,襯托出黑色的花紋。紋樣與白瓷題材相同,佈局疏郎,線條簡練。有一種紋飾是剔出一個小圓圈,中間留一朵小花,空地劃一些花紋,這種方法是別的瓷窯中少見的。

(3)金、元時期還仿燒頂窯、鈞窯和磁州窯器物。仿頂器物僅仿印花裝飾技法,但紋飾題材與裝燒方法均與頂窯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