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大同地区瓷窑遗址

大同至迟在唐代已有瓷窑出现,辽金时期,随着政治地位的逐步提高,制瓷业有了较大发展。在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精美陶瓷制品,它们诠释着古老大同尘封已久的繁华,细数着大同人远去的精致生活,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在大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张扬个性、兼收并蓄到最终隐迹于华夏民族的历史足迹。

大同地区瓷窑遗址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县,故名。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主要烧黑釉、白釉、钧釉器。黑釉中以油滴、兔毫最具特色。

青磁窑

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城西青磁窑村,故名。始烧于辽代,发展于元代,终于清末。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袖。古时大同周边煤窑较多,多伴有高岭土生成,便于开窑烧瓷,开创了辽金山西青瓷的风格,并传至高丽和日本,影响着今天朝鲜、韩国及日本的瓷器。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

(1)胎色灰黄,胎体较厚。

(2)黑釉乌黑发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器物内外均施釉。

(3)器形有小口瓶、鸡腿壶、罐、盆之类,以弦纹瓶及剔划罐最具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因剔得较深,可见参差的刀痕。纹饰有卷草、水波、鱼纹、古钱绣球纹及鱼纹等。

浑源窑

在今浑源境内,是辽金元时期西京地区瓷业中心。浑源始烧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绿釉等品种。辽时多磁州窑风格,以白釉剔花器为代表。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以黑釉瓷、白釉瓷为主,同时烧造少量钧瓷和镶嵌瓷,器型有盘、碗、盆、罐、枕等。所烧黑釉剔花器在雁北地区无出其右,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浑源古瓷窑群位于浑源县城南8公里处,绵延5公里,时间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元代,是山西省境内发现的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一处古窑遗址。

上世纪90年代末,山西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浑源县城以南约8公里处,发现了两处唐代陶瓷窑址,引起了陶瓷学界的高度关注。唐代是浑源窑的创始阶段。浑源窑由唐代始,历辽金元明清各代,直至近现代仍在烧制陶瓷,在长城中段一带享有盛誉,在晋北已知的24处古代瓷窑中属于领军窑口,其土生土长的工艺风格极具艺术魅力。唐代浑源窑芒口器十分普遍,是蘸釉之后再刮釉,有叠烧,有对口烧,但与宋定的覆烧工艺不同。由于茶叶末釉为窑变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品种,人们常认为其不是窑工有意烧制。但唐代浑源窑茶叶末釉的比例很高,且釉层匀净,应是刻意烧造出的产品。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对浑源瓷窑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共发现窑炉6处,其中保存较完好者4处,同时发现窑泥、炼泥及制坯、烘烤工作作坊两处,以及大量匣体、窑柱、垫饼、模范等烧瓷和装饰工具和青瓷、白瓷、黑瓷、仿钧瓷等各种类型的陶瓷器。

唐代浑源窑的器型有碗、罐、钵、执壶、杯、瓶、炉、缸等。其釉色有白釉、黄釉、青釉、酱釉、茶叶末釉、绞胎等,釉面光亮润泽。胎多呈浅黄色,少数呈灰色。灰色胎质,胎较致密,不施化妆土,多施青釉、酱釉、茶叶末釉。浅黄色胎质较粗,有黑色杂质,且有小出气孔,施化妆土,有黄釉和透明釉两种。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唐代有白瓷和黑瓷两种产品,胎呈浅灰白色,胎质较粗糙,有黑点杂质且有小气孔,普遍敷有化妆土。产品以碗为主,碗身较浅,底有平底、玉璧底及圈足三种。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露胎;玉璧底碗的底心均施釉。

(2)金、元产品仍以白瓷和黑瓷为主,白瓷的特征;

1.白釉多呈牙黄色,胎、釉之间敷化状土。

2.器形有碗、盘、罐、瓮、枕等器。

3.器物分光素和带装饰两大类,装饰技法与划花、剔花、印花、贴花、绘花等,常见纹饰有葵花、叶纹、S形曲带纹等,纹饰剔、划花后露胎,呈咖啡色。

4.白釉印花盘均采用叠烧法,盘心留有不同数量的支烧痕迹。白釉绘花盘有采用刮釉叠烧的,盘心一圈无釉,具有金代制作特征。

黑瓷的特征:

1釉色乌黑滋润,流釉性较大,普遍敷化妆土。

2器形有罐、枕、盒等器,以各式罐为多。

3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和印花,以剔花最富有代表性,施釉后剔刻装饰花纹,剔去的部分呈白色,衬托出黑色的花纹。纹样与白瓷题材相同,布局疏郎,线条简练。有一种纹饰是剔出一个小圆圈,中间留一朵小花,空地划一些花纹,这种方法是别的瓷窑中少见的。

(3)金、元时期还仿烧顶窑、钧窑和磁州窑器物。仿顶器物仅仿印花装饰技法,但纹饰题材与装烧方法均与顶窑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