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哈爾濱的防洪紀念塔位於哈爾濱市道里中央大街江岸終點廣場,它和斯大林公園渾為一體,也是斯大林公園和中央大街的交匯點,當年是為了紀念戰勝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1957年洪水威脅哈爾濱,水位超過1932年的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戰勝洪水襲擊後,黨和政府決定修築市區永久性江堤,哈爾濱市人民在天寒地凍、風雪交加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冬,任勞任怨,不計報酬提前15個月完成兩年的工程計劃,築起來堅固的百里長堤,江堤建成後,為了紀念防洪鬥爭和築堤的偉大勝利,表彰全市人民的豐功偉績,於1958年建立此塔,對外開放以示紀念。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防洪紀念塔由圓柱體的塔身和附屬的半圓形迴廊組成。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塔高22.5米,塔基用塊石砌成,意味著堤防牢固、堅不可摧。塔基前的噴泉,象徵勇敢智慧的哈爾濱市人民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興利除弊、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塔座下部的兩級水池,下階表示海拔標高119.72米,標誌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上階表示海拔標高120.30米,標誌1957年全市人民戰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古羅馬式迴廊高7米,諧調壯觀,環立著20根圓柱,上端有環帶連接,組成了長達35米的半圓迴廊,象徵著20世紀的哈爾濱人民力量堅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堅如磐石。迴廊兩端是兩幅浮雕,雕刻著各民族、各行業的群眾笑逐顏開、手持花束、挨肩挽臂,在獵獵紅旗指引下闊步向前、歡慶勝利的場面,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繪了當年戰勝洪水的生動情節:塔身中部浮雕雕刻著防洪築堤大軍,從宣誓上堤、運土打夯、搶險鬥爭到勝利慶功等場面,集中描述了人們在防洪鬥爭中所表現的英雄氣概;塔頂為由工農兵和知識分子形象組成的圓雕,集中表現了戰勝洪水的英雄形象。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1998年夏,哈爾濱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達120.89米,哈爾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力支援下,軍民團結奮戰,又一次戰勝了特大洪水,保衛了家園。現在塔身下部的金色曲形圓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標誌。

為什麼說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

這座防洪紀念塔曾經是英雄城市哈爾濱的象徵,是哈爾濱旅遊的一張名片,來哈爾濱旅遊的人都要到這座塔下拍照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