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地震的時候,正在空中飛行的飛機裡的乘客有感覺嗎?

桃李源書生將軍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地震的時候,乘客可能沒啥感覺,但是飛機可能是有感覺的。

不少乘客可能會想,地震是大地在顫抖,自己在天上,離地面一萬來米呢,大地再抖動都抖不了這麼高對吧?所以還是該幹嘛幹嘛好了。

這想法不能說錯,但是不是很全面。

這是因為首先飛機不能一直在天上飛,它也有油量限制的,油快用光了,就要趕緊降落,這時候周邊的機場如果受到地震影響,跑道上有點不平坦,那麼飛機的降落就成了大問題。

其次呢,飛機在天上飛的時候,需要跟外界進行各種通訊,不然就像在濃霧裡開車一樣,不僅容易迷路,還會出現相撞的危險。

飛機的通訊靠的是無線電波,其中有一種叫高頻(HF)無線電波,它可以讓飛機進行遠距離通訊,但是也容易受到電離層擾動的影響。要是電離層擾動導致通訊中斷了,就可能會影響飛機的正常飛行。

啥時候會發生電離層擾動呢?地震的時候就可能會有。

從地球物理學家的角度看,大地和天空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中間除了有看不見、摸得著的空氣,還有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等,地面上的風吹草動也會反映在天上,天上的變化也會有地面的影響,所以我國發射了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專門用於監測地震時的電離層擾動等信息。

最後,如果我們人類沒有發明飛機,沒有無線電通訊技術,我們可能會像古代人一樣覺得天和地是互不干擾的,但是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新視角,原來地震也可以從天上的變化來監測的。


喬小海


在地震的時候,正在空中飛行的飛機裡的乘客是沒有任何感覺的,這是由於地震波只能在固體介質裡傳播,不能在液體或空氣介質裡傳播,所以地震波對空中的飛行物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地震發生在地表以下,由此產生的彈性振動波在地球中由介質的質點依次向外圍傳播,這種波稱為地震波,地震波既有縱波又有橫波,當縱波和橫波到達地球的自由表面或位於層狀地質構造的界面時,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其他類型的地震波,這些波沿地球表面傳播,岩石振動振幅隨深度增加而逐漸減小至零,其能量主要分佈在彈性分界面附近,因此統稱為面波。

地震橫波的傳播是質點運動傳播,這就要求介質是彈性且連續的,以便於前一質點帶動後一質點運動,由於空氣不是連續彈性的,所以不能傳播橫波。也就是說,地震橫波對空中飛行物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地震面波是體波是兩種傳播介質間干涉而成,也就是說,面波只能在地表傳播,對高空飛行的飛機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地震縱波是由於前一分子向某一方向運動,當分子間距縮小時,以斥力為主,後一質點又繼續沿這一方向運動,而前一質點有反向的加速度,就好像是介質收縮又舒展導致縱波傳播。所以,只有地震縱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實際上,縱波攜帶的能量少,破壞性不強,且衰減極快,所以,縱波對高空中的飛機並無影響。

綜上所述,地震波對高空中行駛的飛機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震長


北京時間2018年2月12日晚18時許,在河北廊坊市永清縣(北緯39.37度,東經116.67度)發生里氏4.3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距離廊坊65公里的北京市區震感明顯。當時答主正在自家床上躺著,明顯感覺到床在橫向晃動,瞬時覺得頭暈。



在地面的寶寶們都能明顯感覺到地震,那麼如果當時剛好乘飛機在震源附近的上空能感覺這次地震嗎?這就要先從地震的原理說起。

地震是地殼板塊相互擠壓碰撞,產生搓動和破裂,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形成地震波並沿地殼向外傳播的現象。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地震波從震源不斷向外擴散,波及數百公里。地震的震感和震源深度、地震等級都有關係,破壞力也與此有一定關,此外最重要的還有地震波的類型。

地震波是從震源產生,逐漸擴散的彈性波,按傳播方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縱波(P波)、橫波(S波)(縱波和橫波均屬於體波)和麵波(L波)。

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縱波是最先到達震中的波形,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力強於縱波。面波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地震時的破壞力主要由他決定。



地震波傳播的介質包括固液氣三態,縱波從震源產生後由下而上,離開地表面後進入空氣中,造成空氣的擾動,以聲波的形式繼續傳播,且這種震動在空氣中衰減嚴重,到達人體後並不會造成特殊的感覺。而S波由於只能在固體中傳播,並不會傳播到空氣中,因此在飛機上的人感覺不到橫波的影響。


留白說


沒什麼感覺。

今天中午四川宜賓發生5.7級地震,成都震感強烈,當時正在飯館和同事們聚餐吃飯,悶頭扒飯的時候忽然感覺地面有點搖晃,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有人喊了聲“是不是地震了”,諸君皆停下筷子抬頭看吊燈,果然有點搖晃,話音剛落,吊燈又搖晃了幾下,幅度大概有15度。

果然地震了!

大家都沒跑,抗震經驗豐富的四川人都知道,第二次搖晃以後地震波已經掃過了成都,地震已經結束了。

首先到達的是縱波,使地面上下震動,縱波在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緊接著到來的是橫波,使地面前後左右搖晃,橫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波速的不同會使人感覺經歷了兩次震動。

走出飯館的時候發現頭頂上的航班依然正常飛行,幾分鐘一架的雙流機場航班依然有條不紊,可見地震並不能影響正在飛行的航班。

常識和科學都告訴我們,地震波並不能在空中傳播。地震波傳遞的是一種機械能量,是一種機械波,機械波的傳遞需要一定介質,地球內部堅硬的岩石不可以壓縮,是能量傳導的良好介質。至於空氣,由於分子間的距離太大,能量傳遞效果極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更不用說飛機遠在萬米高空。

飛機裡面的成員一點感覺都不會有。

地震對機場的影響倒是很大,機場跑道要求平整度非常高,大塊的混凝土很容易被地震波震的高低起伏,飛機就不能安全降落,如果地震損壞了跑道,那天上的飛機就不能降落到震區的機場,必須臨時轉場別處。


一坑四彈


答案:地震無法影響飛機,所以地震時坐飛機逃跑是非常安全的,飛機上也不會有感覺。

首先要知道地震本身並不會給人類帶來多大的危害,地震能傷害人類是通過地震波的橫波縱波,將能量傳遞給樓房和海洋,樓房倒塌或者發生海嘯才會危害人們的生命。中國地震網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發生5級以上的地震10次,六級以上地震4次,7級以上地震1.5次,其中有很多都是發生在人煙稀少,沒有樓房的地區,所以我們不會感覺到,新聞也很少有報道。如果某天發生了像電影《末日崩塌》那樣的地震,有直升飛機或者私人飛機的人可算幸運了,因為再猛烈的地震都影響不到空中,可以坐著飛機飛到安全的地方著陸。

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縱波傳播的速度較快,傳到地面表現為上下振動,然後橫波再到地面,表現為左右振動。無論怎麼振動對空中的飛機都沒有影響,因為地面振動帶動空氣分子的振動這個能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地震產生的是機械波,飛機聯絡產生的是電磁波,兩者互不干擾。如果真要說有影響的話,那可能就是地面的通訊聯絡設備在地震中發生故障,導致飛機無法降落在安全地點。


科學薛定諤的貓


歡迎點擊右側關注呦 →

打開今日頭條搜索 發兔

可以觀看視頻介紹哦


在我們看到的新聞當中

地震了大部分的機場都會關閉

機場的飛機也會暫停飛行

我們知道地震對地表的建築

有巨大的破壞作用

難道天上的飛機也會受到影響麼

想要弄清這個問題

先要了解地震到底有哪些破壞的能力


在地球運動變化的過程中

會積累巨大的能量



在有些脆弱的地殼地帶

能量會使岩石層破裂

這會造成大地震動

甚至招來海嘯的發生

地震發生時會產生橫波與縱波

橫波的傳播條件要求介質是彈性的且連續的

這樣橫波才能在質點之間傳播運動

而空氣並不是連續的介質

所以無法傳播能量

因此橫波對天空中的飛機 沒有任何影響

再來解釋一下縱波 當地震發生時

震源中心的人

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大地在上下跳動

這就是縱波 它比橫波的傳播速度快

但是攜帶的能量相對較小

縱波的傳遞過程以斥力為主

當前面的分子像某一方向傳遞力量之後

分子間距變小了


後面的分子繼承力量的同時

還會施加一個反作用力

縱波雖然可以用聲波的方式在空氣中傳播

但是能量消耗過大

對於處於平流層的飛機 幾乎毫無影響


發兔冷知識


假想你現在正飛在天上——民航、私人飛機、戰鬥機——以任何你喜歡的方式,而遠在你下方的地面上,可怕的地震波正沿著地殼傳播,樹木被毀,房屋倒塌,所到之處一片狼藉,那麼這時候你的飛機會受到地震波影響麼?

  也許一開始你覺得這個問題很無釐頭,但是當你仔細想想:我們腳下的地殼基本上就是岩石圈,而地殼的外面包裹的是主要由浩瀚海洋組成的水圈和將近1000千米厚的大氣圈,海底地震引起的地殼變動攪動了海水,並催生了海嘯,所以,似乎也會對大氣和你的飛機產生影響吧?

  別忘了,地震釋放的能量由縱波(前後擠壓)和橫波(上下切剪)兩種形式的機械波傳遞。當縱波從地下震源離開地殼,到達大氣層時,就會以聲波的形式繼續傳播。然而,即使它傳到飛機上,人類也是聽不到這種聲音的,因為它小於20赫茲,在人類聽覺閥之下,科學家稱之為次聲波。

  當人們說:「我聽見外面地震了!」其實他們聽見的並非地震波,而是它經過引起的響動,比如你感覺腳下地面晃動,房間隆隆響,周圍的東西桄榔響。

  但是當你在飛機裡,這些動靜你也察覺不到了。這是因為當地震波沿著介質,即空氣,傳遞時,能量會慢慢耗散,於是你察覺不到這震動。物理學家稱這個過程為 衰減。聲音近大遠小,陽光透過大氣和水底會變弱,都是因為他們會在傳遞過程中衰減。

  因此就算地震波真的飛到了3萬英尺(約9000米,飛行的常規高度)的高空,在一路上來的路上,經過岩石和大氣的層層衰減效應,也非常蔫了,還很可能被發動機的聲音蓋過去.

  所以謎底揭曉了,你在飛機上聽不見地震,也不能直接感覺到。


翡翠貓貓


這樣吧,打個比方,往池塘身扔一塊石子,水面上葉子會不會受到影響?很明顯,越靠近震源,影響越明顯。空氣比水的效果要小很多,水比土壤、岩石又小很多,但是也會有影響。但是,在地震時在飛機上依靠體感可能覺察不到這微乎其微的震擅。


快樂剪影


在地震的時候,正在空中飛行的飛機裡的乘員應該是沒有感覺。為了瞭解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從瞭解地震波的定義及構成開始。

地震發生在地下深處,地表為什麼會震動? 這是由於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時產生的彈性波在地球內部和地球表面傳播的結果,就像在水中投入石子,水波會向四周擴散一樣。由天然地震或通過人工激發的地震而產生的彈性振動波,在地球中由介質的質點依次向外圍傳播,這種波稱為地震波。

地震波既有縱波又有橫波,縱波反映的是地球介質的體應變,而橫波則反映地球介質的剪切應變。在地震波中,還有一類沿著地球表面傳播的波,稱為面波。而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波則相應地稱為體波,縱波和橫波都是體波。

質點運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一致的,可以在固體、液體及氣體傳播中的波叫縱波,它是首先到達的波,所以又叫P波(Primary wave)。彈性岩石與空氣有所不同,空氣可受壓縮,但不能剪切變形,而彈性物質通過使物體剪切和扭動,可以允許第二類波傳播。地震產生的這種第二個到達的波叫S波(Secondary wave),即橫波。當P波和S波到達地球的自由表面或位於層狀地質構造的界面時,在一定條件下會產

生其他類型的地震波。這些波沿地球表面傳播,岩石振動振幅隨深度增加而逐漸減小至零,其能量主要分佈在彈性分界面附近,因此統稱為面波(Surface wave)。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S波由於只能在固體中傳播,因此在空中的飛機上是感受不到的;而面波必須在地球的自由表面或層狀地質構造的界面時才能產生;因此理論上只有P波才能傳播到空中,但是實際上由於P波在地表及空氣中傳播時的能量損耗極大,因此根本不可能傳播到飛機飛行的高度。飛機上除了能感受到到地震時地球內部由於岩石破裂而輻射出來的電磁波,不可能感受到巨大的地震力作用。


地震博士


 地震對空中飛行的飛機有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不斷運動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和地脈流向改變等引起地表震動,這就是地震。

  而對於飛行狀態中的飛機本身而言,它本身就飛在大氣中的平流層,到地面有很遠的距離。所以它的飛行不會受到地震任何影響,地震也不會大範圍的改變地球磁場。縱使改變,也是微乎其微,遠遠不能夠對空中飛行的飛機造成影響。

  但是,還是有人會問:地震波能在固液氣三態中傳播,當飛機飛到地震上方的時候,會不會受到地震波的影響?

  地震釋放的能量由縱波和橫波兩種形式的機械波傳遞。當縱波從地下震源離開地殼,到達大氣層時,就會以聲波的形式在空氣中繼續傳播。

  然而,就算地震波真的飛到了9000米的高空,在一路上來的路上,經過大氣的層層衰減效應,也非常蔫了。飛機上的人更是聽不到這種聲音的,因為它小於20赫茲,在人類聽覺範圍之下。

  也有人會問:電磁波會對飛機的電子設備產生干擾,尤其是導航和通訊設備,那樣會使飛機發生危險吧?

  對,電磁波會對飛機產生影響,大的話,可能引起空難。但是地震波是機械波,機械波就是機械振動在媒質中傳播。產生機械波首先要有波源,其次要有介質,才能把機械振動向外傳播。

  而電磁波是由同相振盪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有效的傳遞能量和動量。包括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等。

  機械波不等於電磁波。機械波由機械振動產生,電磁波由電磁振盪產生,機械振動並不能產生電磁波。所以地震波並不會對空中飛行的飛機產生影響。

  唯一可以對飛機產生影響的是,那就是飛機在地面或飛機起降時。

  因為地震會對機場、導航塔等地面建築物造成破壞,導致地面引導不可靠,不能執行精密進近。所以對於起降中的飛機,需要導航設施進行引導,由於地震導航設備可能破壞,對飛機會有比較大的影響,但從經驗上而言,一般情況下會有緊急程序工作,所以不會有太大影響。

  縱觀近日尼泊爾地震現場,直升機已抵達並展開救援,230名因地震滯留在加德滿都的中國旅客乘從尼泊爾加德滿都飛往昆明的航班順利落地。假如,地震會對飛機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這麼多的救援飛機還敢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