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敘利亞會成為拖累俄羅斯國力的泥潭嗎?

青年視紀


在敘俄聯軍馬上對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展開決戰,美國特朗普傲嬌的說:“你們不能這樣做的時候”,討論敘利亞會不會拖累俄羅斯,的確具有現實的意義。(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畢竟,敘利亞究竟值不值的俄羅斯鼎力相助,甚至說值不值得俄羅斯與美國展開正面相對,現在並沒有定論,不但如此,俄羅斯在西方歐美國家的步步緊逼下,雖然強硬依舊,但生活是自己的,冷暖自知,過得好不好,只有俄羅斯自己知道。

要說敘利亞拖累俄羅斯國力,這話雖然說著拗口,但是打仗就沒有不消耗國力的,任何的戰爭行為都是對生產的極大破壞,對前期國力的極大消耗。

有媒體說俄羅斯自2013年介入敘利亞以來,軍費開銷50億美元上下,普京卻笑開了話,其實現在說普京對敘利亞的問題就笑開了花還為時尚早。


雖然大局勢的確在向著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但美國以及北約成員國的干涉,卻是未來局勢發展的最大變量。

普京在敘利亞的戰果能否落袋為安,其實還是有問好在裡面的,進一步說普京在敘利亞的行動雖然前景較好,但要說回報還為時尚早,50億美元的預期效果並沒有得到提現。

一時半會的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國力通常來說會有所提升,但是長期的戰爭泥淖,往往是一個國家的噩夢,不管是國力強盛的大國還是本就虛弱的小國。

因此,敘利亞會否拖累俄羅斯的國力,主要看真正何時結束以及敘利亞多久轉向重建,要不然拖累俄羅斯國力,是不可避免的。


歷史三日談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事實上就是如此。

敘利亞本來是普京的政治棋子,以牽制美國的在中東的擴充,其實是為了掩飾俄國在烏克蘭的入侵,緩解歐盟對他的壓力。

沒想到,玩著玩著就玩大了。

目前俄國在敘利亞駐紮大量部隊,僅僅Latakia空軍基地部署有36架戰鬥機和20架直升機,再加上至少1500名駐地士兵。

出兵時間長達2年多,什麼時候可以撤軍還遙遙無期。

俄軍目前在敘利亞每個月的固定軍費就超過1億美元,1年就十多億美元,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而2017年俄國國防預算下降25.5%,從3.8萬億盧布下降到2.8萬億盧布(兌換成美元分別是約667億和491億)。這些軍費嚴重不足,導致俄軍裝備更新計劃被打斷。

這種情況下,還要制服敘利亞的戰爭費用,捉襟見肘。

加上俄羅斯本國經濟崩潰和保守西方不斷的新制裁,毫無扭轉的跡象。

之前因美國方面的錯誤政策,大體對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持綏靖政策,導致局勢轉為對巴沙爾政府有利。

現在美國馬上要展開對敘利亞的空襲,必然會一定程度介入。

此時俄國退兵,等於雞飛蛋打,把之前的利益全部丟掉。

但如果繼續堅守,肯定要以更大規模援助巴沙爾,甚至增加在敘利亞的駐軍。

這就是無底洞,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薩沙



敘利亞戰爭確實比較大的牽扯了俄羅斯的精力和國力!目前為止俄羅斯軍隊進入敘利亞已經快到3年的時間了,俄軍目前駐紮在敘利亞的正規軍在8000左右(根據表面測算),實則在15000人以上,這還未包括“瓦格納”安保公司的俄羅斯僱傭軍,較為合理的數字應該在20000人以上!並且俄羅斯投入了大量的技術裝備,比如 蘇30/34/35系列戰鬥機、蘇24/25戰鬥轟炸機/攻擊機、米–8/17運輸直升機,米–28武裝直升機、伊爾76運輸機…作戰飛機,還有防空用的 S300/400防空導彈和鎧甲–S1彈炮低空防禦系統。這些技術裝備加起來的價值在100億美元以上,並且還包括大量的後勤保障、彈藥、油料、食品、被服…等一切戰備物質,普京在去年一次講話當中成 俄羅斯軍隊在敘利亞戰爭中花費約30億美元,但西方嚴謹的軍事研究部門則認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每一年的話費就在100–120億美元,近3年下來保守估計也得300億美元…普京所謂“30億美元”完全是在說謊!
在塔爾圖斯基地停留一天的蘇57隱形戰鬥機

現在戰爭的巨大消耗已經超過了我們一般人的想象,就拿最普通的炮彈來說,一發30㎜高炮彈就得摺合人民幣約300塊錢左右!舉一個栗子,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拐彎抹角”的花了約3萬美元的價錢購置了6架民用無人機,打算用它們攜帶“羽毛球炸彈”去轟炸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空軍基地,由於俄羅斯外強中乾!沒有對這些無人機實施“信號遮斷”、“信號屏蔽”的器材,沒辦法自能用“鎧甲–S1”去進行硬攔截,前後使用30炮彈十萬多發和十餘枚導彈,一共花了與1700萬美元,才將這些無人機全部擊落,3萬:1700萬!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賺大發了!僅這一個小小的戰鬥就花費了這樣巨大的成本,這根本不是俄羅斯每年500億美元左右國防預算可以承受的起的!所以,普京去年和目前剛剛結束的“東古塔戰事”都“至始至終”想要進行“和平解決”!誠然和平解決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後盾是辦不到的!普京自己也清楚目前俄羅斯的狀況,在戰爭花費的這個問題上確實“騎虎難下”!
但是,目前西方國家不會讓敘利亞戰爭結束,他們的企圖就是“疲俄”



、“貧俄”戰術,美軍有可能撤軍,但是英法軍隊有開進去了!就是將俄軍幾萬部隊拖住,就是讓俄羅斯花錢!等俄羅斯實在承受不起,那麼就會與西方進行談判,出讓在敘利亞的利益!
部署在拉塔亞基基地的俄軍登陸艦

戰爭需要國力來支撐,沒錢就去打仗這個國家發展過程中的大忌!但是,為了自己投入巨大和已經獲得的利益,不花錢去維護也不行!目前俄羅斯就經歷這些!疲師、勞師並不是普京願意看到的,但是已經入坑了,不咬牙堅持也不行,確實是左右為難!


皇家橡樹1972


美國從敘利亞撤軍,讓俄羅斯在敘利亞獲得了短暫的軍事勝利,俄羅斯在短暫的勝利中會得到難得的戰略休養機會,但俄羅斯的勝利是暫時的,俄羅斯的戰略休整也是暫時的,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面對更大更復雜的地緣戰略爭奪還只是剛剛開始。

美國的軍事力量還沒有撤出敘利亞,土耳其的軍事力量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填補美國將要留下的軍事力量真空了,土耳其是中東霸主之一,土耳其是俄羅斯歷史上的最大死敵。

有土耳其和俄羅斯在敘利亞進行爭奪,俄羅斯是很難脫身了,俄羅斯事實上已經被困在敘利亞,俄羅斯是剛剛結束和美國的軍事惡鬥,又不得不面對土耳其中東猛虎的戰略挑釁,在美國和土耳其的輪番戰略轟炸下,俄羅斯的經濟實力面臨巨大考驗。

俄羅斯經濟長期低迷,俄羅斯已經無力承擔第二次敘利亞戰爭了,但俄羅斯又不可能放棄敘利亞。

土耳其此時如下山猛虎殺進敘利亞戰場,就是抓住美國軍事力量撤出,和俄羅斯無力再繼續戰爭的態勢下,向俄美雙方討要敘利亞地緣戰略好處。

土耳其是敘利亞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土耳其現在是俄美都不願意得罪的,美國需要土耳其的軍事力量抗衡俄羅斯,把俄羅斯拖住敘利亞,而俄羅斯無力再和土耳其進行軍事對抗,俄羅斯急需戰略修養。

俄羅斯和土耳其任何規模的軍事衝突,在地緣戰略上都是俄羅斯承受不起的,哪怕只是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小規模軍事摩擦,都會讓美國大做文章,讓美國坐山觀虎鬥,大收地緣戰略利益的漁翁之利。


松間山水畫


敘利亞戰場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相當大,目前維持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問題不大。但今後會不會成為泥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前景不夠明朗。

一、困境

1、俄羅斯經濟不景氣

2017年俄羅斯GDP1.5萬億美元,軍費開支470億美元,分別是美國的8%和7%。國內製造業和服務業長期低迷,經濟嚴重依賴資源和武器出口。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的耗費,西方和俄羅斯的透露的數字相差很大,俄羅斯的數據是20-30億美元,西方則是這個數字的10倍。但是無論如何消耗是巨大的。俄羅斯每年的軍費日常開支尚顯不足,額外投在敘利亞戰場上的這筆開銷給俄羅斯造成的壓力不容小視。

2、美法英可能玩車輪大戰,拖住俄羅斯

西方可能存在這樣的合謀,在敘利亞通過車輪大戰跟俄羅斯打消耗,持續拖累俄羅斯經濟,如果能像前蘇聯那樣被拖垮,那對西方是再好不過。

西方軍隊在敘利亞存在,俄羅斯就難以脫身,必須陪著玩下去。法國和英國在3月底相繼宣佈出兵敘利,以幫助美國扶持的庫爾德武裝守住曼比季及周邊控制地區。英法的出兵即便不是聽了美國唆使,也是一拍即合。三個西方大國輪番上陣,而對面只有俄羅斯一家支撐,經濟困頓和戰略疲勞難以避免。

敘利亞版三英戰呂布

3、敘利亞是俄羅斯勢力範圍,西方對俄羅斯可以玩“以小博大”

敘利亞是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俄羅斯希望自己的盟友回到正軌,西方則希望敘利亞越亂越好,反正不是自家罈罈罐罐。

在此前提下,西方可能會改變以巴沙爾下臺作為敘利亞實現和平的先決目標,轉而培育更多的反政府代理人,與敘俄對壘,消耗對方。敘利亞境內派系林立,並且不斷有新的力量湧現出來。這些武裝勢力魚龍混雜,各自為戰,但是他們都對美援嗷嗷待哺,美國從裡面找個代理人簡直太方便。美國為首的西方可以花點小錢不斷扶植新的反政府武裝,然後一個個把它們送到敘俄聯軍嘴邊,目的就是讓俄羅斯一一來打。由於俄羅斯與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戰爭的不對稱性,形成戰效比的巨大槓桿:反政府武裝一個小小的目標就能給俄羅斯造成巨大消耗。就像美國花點小錢僱一幫混混挨個去找另一個大佬的麻煩,這個大佬一定被折磨得身心俱疲。藉此不間斷消耗俄羅斯國力不啻西方一個上佳策略。

普京的特點是迅猛出擊,三板斧砍死對方算球,打消耗戰不是他的強項,因為實在打不起。

敘利亞反對派會議。美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俄羅斯

4、美國和北約其他方面施壓

包括與俄羅斯的軍備競賽、實行長期經濟制裁,都可以讓俄羅斯疲於應付。

俄羅斯不可能跟西方搞全面軍備競賽,其重點發展的領域是非對稱突防能力,如薩爾瑪特和布拉瓦洲際導彈、核動力戰略核潛艇、遠程戰略轟炸機、先進戰鬥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等。這是俄羅斯軍費中必須要長期支出的部分,佔比很大。

俄羅斯與歐盟經貿關係密切,特別是能源、農產品等領域,歐盟多國長期以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戰略資源,對俄製裁會讓這些國家能源安全長期處於危險當中。而美國與俄羅斯的年貿易額只有300億美元左右,因此對俄經濟制裁,俄、歐恐怕會雙輸,而單獨的贏家是美國。這也是歐盟主要國家如德國在對俄經濟制裁方面表現不積極的原因,美國確是一直調門特高。

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戰略核潛艇

5、國際石油價格存在不確定因素

當前國際油價在62美元/桶,出於近年比較高位。西方如果想打擊俄羅斯經濟,繼續打壓國際油價是應選之列。如果再次將國際油價打壓到30美元/桶以下,俄羅斯經濟恐難以維繼。

二、破局

在敘利亞,俄敘聯軍戰事順利,收復了大片土地。但是戰略上,俄羅斯仍然處於守勢。普京也在想盡一切辦法破敘利亞這個局。

1、謀求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

敘利亞危機爆發7年來,俄羅斯始終呼籲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原因是敘利亞他的勢力保護範圍,打爛敘利亞正是西方所希望的;其次俄羅斯國力在武裝保衛敘利亞方面確實存在一定困難。可以預見,俄羅斯今後仍然要在謀求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方面不遺餘力。

普京在聯合國

2、藉助伊朗、土耳其力量羈縻西方在敘勢力

在敘利亞境內,非西方力量還有土耳其和伊朗,以及力量較小的黎巴嫩真主黨。俄羅斯會對土耳其作出一定讓步,不使其倒向西方;同時,與西方不同,在打擊庫爾德武裝方面,俄羅斯勢必站在土耳其一邊。伊朗是俄羅斯可靠盟友,在敘利亞問題上一向不遺餘力。幾年隨著伊核問題的緩解,西方有限地接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經濟有了一定好轉,這對俄羅斯陣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俄土伊峰會

3、與其他大國合作,實現經濟增長

實力強才腰桿硬。俄羅斯要想走出當前困局,歸根到底要發展自身經濟。

加強同這些國家的貿易,特別是近期由特朗普挑起的全球貿易戰,俄羅斯由於貿易底數較小,參與國際生產分工的份額更低,作為替代國向受美國貿易懲罰的國家加大出口,有一定可能性。

俄羅斯目前對外國投資政策相對保守,缺乏保護力度;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影響,國際資本對俄投資存在擔憂。俄羅斯為了改善國內經濟條件,應該改善外來投資政策現狀,改善投資環境,大力保護外來投資,保證它們的權益不受侵犯。

加大與其他大國能源、軍事領域合作,拓展新的能源出口途徑,鞏固並增加武器出口。


天闕867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在戰場上旗開得勝,與伊朗和敘利亞政府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可否認的說,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付出了很多。沒有俄羅斯軍事力量的支持幫助,阿薩德政權很可能早已垮臺,支撐不住至今天。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費用不會少,敘利亞戰場費用應該是俄羅斯的一個拖累。所以才會有2017年12月11日普京突訪敘利亞時宣佈,俄羅斯將從敘利亞撤兵。哪到底怎麼樣來看敘利亞戰場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不妨分析一下;


一、敘利亞戰場目前是俄羅斯對外戰爭的,最大經濟費用支出。俄羅斯在敘利亞兩年來的戰爭費用是多少,根據俄羅斯自己對外公佈的費用是20億美元,而西方媒體的分析是這個數字的10倍,總費用是200億左右。 哪折中一下20億可能拿不下來,應該是有幾個20億。

二、俄羅斯2017年的經濟總量是14693.4億美元,美國為193621.3億美元。俄羅斯只及美國的13分之一。美國2018年軍費7000億美元,俄羅斯則是476億美元,俄只及美國的14分之一。 兩國實力對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不是一個等量級的。



三、雖然俄美經濟體量相差很大,但是美國在全世界都有軍事基地,開支更大。大有大的難處,根據特朗普自己在3月29日俄亥俄州演說中稱,美國在10多年裡在中東花費了7萬億美元,而沒有獲得好處。而美國就在今年的3月份,政府國債史無前例的超過21萬億美元。美國的軍事費用支出龐大,因為霸權攤子鋪得大,也是入不敷出。特朗普甚至在近期扣留了美軍在敘利亞的2億軍事費用。


四、從普京去年底稱要從敘利亞撤兵,可見普京對於軍事費用考慮。俄羅斯在敘利亞不會再為阿薩德政權擴大戰場爭奪,目前的敘利亞政治格局以俄羅斯的能力能夠控制。阿薩德還有一個的主要支持者伊朗,俄羅斯發揮關鍵的是作用。從4月3日俄土伊三國首腦會議聲明來看,可以使敘利亞局勢保持相對的穩定,反政府武裝目前掀不起大浪。

綜上所述,敘利亞的大規模戰爭,應該已經告一段落,俄羅斯能夠容忍土耳其侵佔敘利亞邊境,能夠容忍反政府武裝盤據邊緣地帶。俄羅斯不會發動擴大在敘利亞的戰爭。俄羅斯在國外僅有敘利亞一個軍事基地,雖然國內經濟困難,敘利亞如果能夠維持當前的局勢,還談不上是俄羅斯的泥潭。


亦新湖


從俄羅斯公佈的官方皮褲來看,俄羅斯從2015年參戰起,每天花費在敘利亞的軍費開支250萬美元。兩年多算下來接近40億美元,而且如果加上其他的非軍事開支,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花費可能達到50億美元以上。這對於經濟不斷倒退,GDP萎縮到韓國水平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開支,而且俄羅斯每年的軍費就只有400多億美元,正是因為敘利亞戰爭,使得俄羅斯本來就緊缺的軍費更加緊張,軍事研發極度缺錢。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俄羅斯為此在民生的投入更加少,使得百姓生活更加惡化,還爆發了蘇聯解體以來最大的遊行示威。可見敘利亞戰爭,切實影響到了俄羅斯的發展。影響到了其民生的改善,而且值得指出的是,俄羅斯因為吞併克里米亞,遭到西方長達3年的制裁,經濟倒退嚴重,GDP從2萬多億,連續減少到一萬多億,經濟損失慘重,俄羅斯為此還遭遇了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而到2015年,也才是剛剛緩過來,就又投入了敘利亞戰爭。而且敘利亞明顯是個坑,西方扶持那麼多反對派在這裡跟俄羅斯玩消耗,使得俄羅斯陷入泥潭。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西方國家並不想讓俄羅斯輕鬆退出,而是要重新拿起拖垮戰術,像拖垮蘇聯那樣,來拖垮俄羅斯。


在美國支持的反對派被逐步消滅,庫爾德人被打殘後,美國拉來了實力更加強悍幾十倍的英國和法國,兩國的GDP那是俄羅斯的好幾倍,軍事實力也很強。如果英法同時跟俄羅斯打消耗戰,那麼俄羅斯真的只有被拖死的命了。最為主要的其,英法背後是美國,那消耗起來,俄羅斯更是沒有勝算。而且,現在美國躍躍欲試,準備以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藉口對敘利亞動武,一旦美國也參與進來,以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和國力,恐怕支撐不了多久的。

探究問題真相,揭秘背後故事,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真相背後〕,給您不一樣的精彩



歷史真相背後


這是不可能的。相反,俄羅斯應邀出兵敘利亞大大提升了國力!

敘利亞戰爭,對於俄羅斯來講負擔最重的時候的2016年、2017兩年。

2015年及2016年,俄羅斯的經濟陷入負增長,但主要原因是也不是敘利亞戰爭的拖累,原因是:

  1.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

  2. 受西方經濟制裁,盧布被打壓,匯率上遭受嚴重損失。

而到2017年,國際原油價格回調,並且隨著俄羅斯對國際能源價格話語權上升(沙特國王史無前例的訪問了俄羅斯),以及盧布的上升,還有俄羅斯軍工、農業以及信息產業的發展,俄羅斯經濟恢復了增長。

(2017年7月,沙特國王歷史性首次訪問俄羅斯。圖為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沙特國王薩勒曼)


2018年,敘利亞戰爭中的直接負擔對俄羅斯來講是減輕了。目前,為了給民生髮展讓路,普京將俄羅斯的國防預算甚至還比之前有所調低;由此可見敘利亞戰爭對俄羅斯來講的確構不成負擔。

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在敘利亞中的負擔也不會超過2017年。而且事實上,伊朗在敘利亞戰爭中,其實至少分擔了一半以上的費用。

倒過來,還得指出敘利亞戰爭提升了俄羅斯的國力,在此就不一一列舉論述了。只想指出下述事實是毋庸置疑的:

俄羅斯已經成了中東的大玩家,這就意味著俄羅斯大大提升了其在國際能源格局中的博弈能力,乃至沙特目前在能源價格問題上已經認真地將俄羅斯視為攻守同盟了!

而這對於俄羅斯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建章君


我認為俄羅斯已經陷入了敘利亞戰事的泥潭。美國和西方國家正是看準了俄羅斯在敘利亞不斷消耗國力和財力難以為繼,持續在敘利亞戰場加註,企圖把俄羅斯拖在泥潭。

俄羅斯經濟形勢不太樂觀

國際油價早已不是幾年前維持在100美元以上的好年景,連沙特這樣的石油土豪日子都不太好過,俄羅斯的石油開採成本大約是沙特的一倍以上,石油帶來的財政收入持續減少,俄羅斯的日子並不好過。

更何況,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美國和西方國家持續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和金融制裁。在油價下行和金融制裁的雙重壓力之下,俄羅斯經濟連續出現負增長。俄羅斯在財政收支緊張的情況下,還要參與敘利亞戰事,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


現代戰爭的開銷非常巨大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在戰爭,大炮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主要依靠空軍轟炸和導彈部隊的遠程攻擊,日常開銷更大。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參與敘利亞戰事,每天的花費在250萬美元以上,兩年合計支出已經不少於20億美元,而西方媒體,只要認為俄羅斯軍費的估算嚴重偏低。同時,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已經基本破產,主要依靠俄羅斯和伊朗的財政援助度日。即使按照俄羅斯媒體的估算,這兩項開支,每年至少要消耗俄羅斯30億美元以上。俄羅斯為了維持100多萬軍隊,保衛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每年的軍費不到500億,而為了一個敘利亞就要花費30億美元,確實壓力巨大。

西方媒體總是攻擊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使用非制導武器,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但是從俄羅斯角度上來講,如果全都使用高精度的制導炸彈,俄羅斯的軍費負擔會更重,可能更難為繼。


俄羅斯的投入短期內還沒有成效

從冷戰以來,敘利亞就是俄羅斯的盟友,俄羅斯投入敘利亞內戰,只是為了保住自己在中東的權益,並沒有獲得新的戰略利益。

雖然俄羅斯成功的保住了巴沙爾政權,並控制了敘利亞大概80%的領土。但是不幸的是,敘利亞最重要的產油區現在大多在美國人控制的東北部地區,美國人甚至在敘利亞最大的油田——奧馬油田附近修築大型軍事基地,準備長期佔領下去。即使敘利亞不在發生大規模的戰鬥,維持現在這種不戰不和的狀態,巴沙爾政權也難以自己維持下去,仍然需要俄羅斯和伊朗的輸血。俄羅斯借給巴沙爾的那些債務和貸款現在都還是一些白條,難以兌現。

有人認為一年幾十億美元的開支對世界第14大經濟體並不算什麼,但是俄羅斯本來就家大業大,花錢的地方多,手頭又比較拮据,現在又攤上敘利亞這個賠錢貨,俄羅斯真是在咬著牙硬拼。只要能夠保持敘利亞的基本穩定,普京一定會抓住一切機會,抓緊從敘利亞脫身。




衝擊時評


現在俄羅斯的情況也確實比較危險,但是離俄羅斯建立政權的26年裡最危險的時刻還很遠,俄羅斯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1)俄羅斯經濟下跌幅度雖然還未達到1998年和1999年的程度,不用杞人憂天,還沒到擔心的地步

1998年俄羅斯的GDP斷崖式下跌高達33%,1999年繼續下降28%,1997年俄羅斯的GDP為4351億美元,1999年則是2105億美元,下降了52%。

2014年介入克里米亞事件後,俄羅斯經濟開始連續三年下跌,由2013年的最高峰22971億美元,直接下降到2016年12832億美元,下降了44%。


(2)經濟只是國力的表現之一,國力主要看軍事、科技、國民心態

自1992年,俄羅斯進入世界GDP排行以來,從世界第33位漲到2000年的世界第19位,最高時期在1997年時已經排行世界第13位。單純從經濟上說是發展的,然而,一個國家好與壞不是單看經濟,而要看軍事、科技、國民心態等多種指標。

1998年的俄羅斯,因為車臣戰爭打得很不理想,國際社會都在談論俄羅斯什麼時候解體;經濟因為寡頭問題,貧富差距極大,雖然現在的俄羅斯寡頭問題依舊存在,但這種現象不可能被消滅的,正如美國的經濟難道也不是被某一群人、某些勢力控制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寡頭已經不敢公開插手政治、不敢依靠俄羅斯政府公開掠奪百姓了。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國民信心已經回來了,因此,普京的支持率才會那麼高。

(3)俄羅斯不會陷入敘利亞泥潭

首先,俄羅斯經濟雖然發展不太理想,但是與1998年時期的國力相比,小範圍堅持住敘利亞還是沒問題的。俄羅斯花費比預想的要小得多。

第一:其公開軍費完全可以應付戰爭;

第二:中東地區的問題很複雜,美國有沙特的資金資助,俄羅斯同樣有不願意公開身份的中東國家進行資金援助。中東地區幾十年的戰爭,一個陣營幾個心思、一個國家幾手準備很正常。

其次,俄羅斯國內根本沒有成規模的反對派,這是1998年的俄羅斯大為不同的地方。因此,遊行會有的、反對聲也會有的,但都不會影響或阻止大方向發展。俄羅斯會繼續在敘利亞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