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美團上市,王興創造了一個記錄

美團點評今天上市了。

美團CEO王興帶領管理團隊和美團外賣85後女騎手以及商戶和用戶代表共同敲響了開市鑼,宣告美團點評正式掛牌交易。

美團上市,王興創造了一個記錄

開盤10分鐘旋即上漲6.16%。

這位年僅39週歲的CEO在現場便顯得很激動,回顧美團上市,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美團上市,王興創造了一個記錄

今年6月份,美團提交了赴港IPO申請書;

8月23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9月4日,美團更新招股書,增加了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最新數據;

9月20日,美團於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王興也創造了一個紀錄:他是40歲之前把公司IPO市值帶到最高的一位中國人。

如果不設年齡限定,王興是在馬雲、雷軍之外,把公司IPO市值做到最高的一位互聯網創業者。

三個月的時間,王興身家飆升到約417.86億港元(約合 53 億美元),對照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排名在第352位。

王興創業經歷

開始創業的頭7年,王興屢敗屢戰,從而被貼上了“連續失敗創業者”的標籤,同時成為copy to China最激進的代言人。

2003 年的聖誕節,王興從美國輟學,帶著明確的創業計劃登機回國。

第一個項目是做多多友網站,不成;

第二個項目做遊子圖網站,不成;

2005 年,創業做校內網,2006 年用戶暴增,王興沒錢增加服務器和寬帶,把校內賣給了陳一舟,隨後校內網改名為人人網;

2007 年 5 月,王興創辦飯否,11 月創辦海內網,2009 年飯否用戶破百萬,但隨後因某種神秘力量被迫關停,海內網也不成;

王興身上的標籤很多,最著名的一個是“打不死的小強”。

這個標籤屬於2010年之前,也就是王興創業的前七年。這七年其實也是BAT三巨頭成型的七年,而王興從做校內到做飯否,一直都沒有離開巨頭的射程,真正的“平頭哥”。

王興和美團

2010年美團成立之時,也是移動互聯網大幕開啟之時。中國互聯網變天了。後來王慧文總結美團拓展新業務的原則時,一個核心判斷標準就是“新業務所處的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是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以團購為代表的O2O,恰恰是需要將互聯網精神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時代變量。這既是巨頭們不擅長的事情,也是有路徑依賴的創業者們不易察覺的事情。


無論是前面七年還是後面八年,王興始終與巨頭為伍。只不過,此前七年先是遇校內到騰訊、接著飯否遇到微博,在社交這條道路上總是與巨頭正面交鋒;後面八年,王興和美團其實是找到了一條巨頭尚未涉足的賽道,而且這條賽道足夠寬、足夠長,以至於成為巨頭“爭取”的對象。王興不僅一直在重塑自己,也在影響巨頭。


放在中國互聯網的整體格局之下,美團點評的價值在於它是一個沒被時代和巨頭消滅的變量。2010年BAT無所不能,創業者暗無天日,甚至王興本人都站在抱怨者的最前列。


但小米、美團、頭條等公司的崛起,至少能夠讓人看到“革命的種子”不曾熄滅。美團點評上市既是給王興曾經的失敗打氣,更是給無數創業者打氣。


美團下一步

吃(Food)是最大眾的需要,也是最高頻的需求之一,而且是絕對剛需。

餐廳消費在去年市場規模4萬億元,餐飲市場整體規模有8.7萬億元,未來還會不斷增長,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但是美團外賣目前已經佔據了外賣市場62%的市場份額,外賣市場已經形成以美團為首、餓了麼為輔的外賣格局,基本上大部分外賣用戶都已經被開發,新客的減少讓外賣行業進入到了下半場競爭格局當中。

這是一個投入人員重、線下運營重、技術要求高,卻是低毛利、低迴報的行業,可以說是一塊雞肋。

美團的到店、外賣、電影、酒旅、打車等業務,都是低毛利,平均在8%左右。

而在下半場競爭當中,餓了麼和美團更想要實現的是提高利潤率和變現方式,畢竟目前僅僅只有8%的毛利率讓外賣領域雖然營收數據十分誇張,但實際上能夠創造的利潤卻十分有限。

也就是說,上市後,美團在外賣領域還是會繼續之前的一些補貼措施,但不會太激進,而是繼續緩慢前行。

此外,在目前的外賣領域,只有餓了麼可以和美團抗衡,但是餓了麼走的是賦能商家、專注主業、自我變革的內涵式增長道路,與美團收割流量、多元佈局、上市變現的外向型擴張道路看起來互有競爭,但從長遠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