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虎式坦克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錫尼亞維諾攻勢

喜歡二戰德國部隊資料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二戰德國軍隊各部隊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1941年9月8日,經過一系列的血腥搏殺,德國的北方集團軍群和芬蘭軍隊最終在陸地上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視列寧格勒為囊中之物的納粹高層,此刻已經等不及要對自己最大的對手心口猛扎一刀的行動了,將 的精銳力量 ,調派到了東線中段,準備開始對莫斯科的突擊。此時“國土雖巨,但已無處可退”的蘇聯,真的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再也不能丟掉任何一座對自己而言的重要城市。蘇聯軍民的拼死抵抗使得狂傲的德國軍隊對列寧格勒的進攻最終失敗了,蘇聯方面成功的將戰爭拖進了“只屬於俄羅斯人的冬天”,面對著久攻不克的城市,傷心病狂的納粹高層下達了對該城無差別的炮擊和轟炸之的命令,並死死的扼守住進出該城的一切通路,妄圖用飢餓和死亡將這座英雄的城市從地圖上抹去,長達871天的血腥圍城開始了。

虎式坦克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錫尼亞維諾攻勢

錫尼亞維諾攻勢戰場態勢圖,藍色為德軍,紅色為蘇軍

之所以稱俄羅斯的冬天只屬於俄羅斯,是因為在俄羅斯歷史上,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斯拉夫人,數次利用寒冷的冬季,與入侵者展開殊死決鬥,挽救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而岌岌可危的列寧格勒,也被寒冷的冬季所挽救,蘇聯人利用冰封的湖面,打通了一條脆弱的輸送線,有限的給養給予了列寧格勒生存的機會。然而到了1942年7月,形勢逐漸惡化,德國人在東線南部攻克了位於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釋放出整整一個集團軍的兵力,這支取得了成功攻城作戰經驗的 ,在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賽後,直接被調往了列寧格勒,意圖解決掉這座不屈的城池,而行動的名稱則被定為了“北極光行動”。而蘇聯方面此時此刻,自然也是不肯束手待斃,為了解救列寧格勒,也做了一系列的軍事調動,希望能夠打通一條通往列寧格勒的可靠的補給線,而不是隻依靠那條時斷時續的湖上生命線。調兵遣將的雙方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列寧格勒附近囤積數量眾多了精兵,互相盤算著如何解決掉自己最兇惡的敵人。

虎式坦克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錫尼亞維諾攻勢

進行冬季作戰的蘇聯士兵

8月19日,蘇聯率先展開了攻擊,而蘇聯方面要達成的戰略目標為打通沃爾霍夫方面軍與列寧格勒方面軍的連接通道,由於包圍圈內的列寧格勒方面軍實力較弱,因此,由囤積了大量精兵強將,裝備了精良裝備的沃爾霍夫方面軍擔任主攻任務,而列寧格勒方面軍,率先展開局部攻勢,策應外圍主攻。蘇聯人的進攻並沒有引起一心想要組織新的攻勢的德國人的警惕,只是認為這次進攻為蘇聯方面在自己失敗前的垂死掙扎,因此並沒有採取特殊的軍事行動來應對蘇聯方面的攻勢。

虎式坦克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錫尼亞維諾攻勢

通過狹窄的湖面生命線運抵列寧格勒的物資

8月27日清晨,德國人因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集結了優勢兵力的蘇聯佔盡了火力和人數的優勢,一天之內就擊潰了德國人的第一道防線,將戰線向前推進了3公里的距離,但是由於德國人的激烈抵抗,蘇聯方面在側翼的進攻並沒有取得更大的戰果,而由於德國人在前期的秘密策劃對;列寧格勒發動攻擊,也囤積了大量的機動部隊,這些部隊被火速的調往了戰線的缺口,以此來堵住蘇聯軍隊的勇悍進攻。8月29日,蘇聯人已經突入到德國人防線7公里的縱深了,距離列寧格勒方面軍,僅僅有不到十公里的距離了。為了達成突入到列寧格勒衛星城市錫尼亞維諾,蘇聯投入了自己作戰的第二梯隊,而為了阻滯蘇聯人的猛烈攻勢,未來戰場上大顯神威的 也初次投入到了戰場,作為502裝甲營的一部參加了戰鬥,但是虎式坦克的首秀並不出色,四兩虎式坦克兩輛未等出擊就發生了故障,還有一輛由於發動機過熱,也過早退出了戰鬥。

虎式坦克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錫尼亞維諾攻勢

列寧格勒生產自救的兒童

激烈的戰鬥使得蘇聯方面推進的距離都只能按米來計算,一直到9月7日,蘇聯方面依然未能突破德國人的防線,儘管他們已經達到了距離包圍圈內的部隊僅僅只有不到6公里的距離。9月10日,精疲力竭的蘇聯終於停止了進攻,開始積蓄力量,醞釀下一次進攻狂潮,而德國方面,則謀劃著如何消滅突入防線內部的蘇聯軍隊,足智多謀的曼施坦因被任命為該段戰線的總指揮,9月10日,戰場變為了德國人的時間。但是由於此時蘇聯依然具有足夠的反擊力量,進攻的德國人,也同樣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且無法取得重大的戰果。

虎式坦克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錫尼亞維諾攻勢

德國人野蠻投降列寧格勒的炸彈(未爆炸)

雙方一致僵持到9月21日,德國人率先一部完成了力量積蓄,先行發動進攻,但德國人也一樣面臨著蘇聯方面面臨的苦難,面對著糟糕的地形,在對蘇聯的防禦陣地發動攻擊的時候,遭受了重大的傷亡,一直到9月25日,德國人才最終突破了蘇聯方面的防禦陣地,幷包圍了部分蘇聯軍隊,而蘇聯方面,則因為德國的轟炸和炮擊,受到了較大的傷亡。10月10日,戰鬥逐漸平息,蘇聯方面在付出了死亡2.8萬人、被俘1.2萬人、傷7.35萬人的代價之後,沒有取得任何突破,唯一成果就是意外的打斷了德國方面謀劃的對列寧格勒的突擊計劃,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德國的死亡人數則近6000人,傷員則達到了2萬人,精銳的第11集團軍和第18集團軍折損了大量的優秀士兵,徹底喪失了對列寧格勒採取攻勢的能力,而在大戰略上,為了應對斯大林格勒的難看局面,北方集團軍群又被抽調走了大量部隊,圍困列寧格勒的德國軍隊被迫採取了守勢,列寧格勒這座英雄的城市得以繼續在戰火中屹立。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雜七麻八的頭條號,更多德國各部隊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