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孩子8天偷偷花掉7000塊,父親暴打,母親拍視頻放到網上……

孩子8天偷偷花掉7000塊,父親暴打,母親拍視頻放到網上……

關注東營教育,獲得第一手教育資訊,點贊和評論還有機會獲得教育大禮包

孩子8天偷偷花掉7000塊,父親暴打,母親拍視頻放到網上……

文|鳥老師

1

前天晚上,一條4分14秒的視頻在本地微信群裡瘋傳。

視頻的內容是,孩子在8天裡,偷偷花掉7000塊,應該是跟他的朋友們一起花掉的。

孩子的爸媽得知後,又氣又急。爸爸操起棍子,把孩子堵在床上,奮力地打了起來,打了“有幾百下”(視頻裡奶奶說的)。

爸爸一邊打,一邊關照媽媽:“拍視頻發給他們。

“在拍呢,在拍呢。”媽媽說。

媽媽在一旁,拿著手機,把孩子被打的視頻錄下來,說是給一起花這7000塊錢的孩子們看。

求求你們,不要啊……”孩子哀求道。

“你用錢的時候,怎麼沒想到這是爹媽辛苦賺的……爹孃辛辛苦苦地忙錢,你用起來沒得命……”

“你們看啊,你們在外面用的我家的錢……偷錢用……我的孩子挨這種打。”媽媽說。

“你用掉的錢,都是父母淌汗淌出來的,不是天上往下掉的。”

“上學不上學,上班不上班,一天到晚抖逼(裝大款的意思)。”

孩子不住地躲閃,也不反抗。

孩子8天偷偷花掉7000塊,父親暴打,母親拍視頻放到網上……

視頻的最後,孩子的奶奶心疼孩子,奪下爸爸手裡的棒子,坐在床沿上哭泣。

而孩子的爸爸,剛剛咬牙切齒打孩子的漢子,像個孩子似的,伏在牆上嚎啕大哭……

孩子家長的本意,是把視頻拍給花錢的孩子看,讓他們的父母良心不安。

可是,網絡的傳播速度快得可怕,很快,這個視頻席捲了本地所有的微信群,引發了熱議。

孩子該不該打?把視頻放到網上對不對?這是爭論的焦點。

下面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2

第一個故事,是發生在20多年前。

說的是一個男孩子,因為嘴饞,偷拿家裡的零錢去買零食吃。

每次不多拿,一毛、兩毛、五毛,就能買到些瓜子、唐僧肉、果脯啥的。

因為拿的錢少,父母也沒發現。

後來,男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大,在那個三年級的暑假裡,他偷拿了十塊錢的整錢!

他用這十塊錢買蛋筒吃,買水槍玩兒,還把水槍藏在屋後的草堆裡,不放在家裡。

在20多年前,十塊錢可不是個小數目。

男孩子自以為這事做得隱秘,但他爸媽還是發現自己的衣袋裡少了一張十塊的。

沒外人!肯定是自家孩子拿的!

爸媽先是厲聲責問姐姐:“你有沒有拿?”姐姐一向乖巧,搖頭說沒有。

又問男孩:“是不是你拿的?”

男孩目光躲閃著,嘴裡支支吾吾的,囁嚅道:“我沒拿……”

爸媽心裡有了數,而之前,他們也做了功課,知道兒子有水槍玩兒——買水槍的錢是從哪裡來的?不言自明。

聽到爸媽說起水槍,男孩子知道露餡兒了,小聲地承認,是自己偷拿的。

那天晚上,爸媽關起大門,拿起做包裝箱的柳條,狠狠地打了男孩一頓,把男孩身上打出了一條條青紫的槓槓。

爸媽一邊打一邊說:“從小偷針,長大偷金!我讓你偷錢?我讓你偷錢?!

沒有人護短,沒有人拉架。

爸媽說:這是做人的原則問題,成績好差另一說,一定要成人!

那頓打,結結實實。

不光是男孩子長了記性,在西邊房間偷看的姐姐也在心裡抖顫:萬萬不能偷錢!

打那以後,別談偷錢了,小夥伴們慫恿男孩子去偷人家的香瓜,男孩都連連擺手,絕不去偷!

3

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女孩子的故事。

女孩子學習成績一向優異,年年都是三好學生,是父母眼中的驕傲,也是老師的得意門生。

那年夏天,女孩的五年級期末考試剛剛結束,放假在家,過幾天去學校拿成績單。

考完試的第二天下午,幾個要好的小夥伴邀女孩一起去學校,提前找老師問分數。

女孩歡歡喜喜地去學校,一問老師,傻了眼:語文85分,數學87.5分。

而父母對她的要求,向來是語文數學都要考到90分以上。

老師看出女孩子的不高興,安慰道:“這次試卷比較難……”

可是,她是知道自己的爸媽的,不問試卷難度,只看考的分數。分數不達標,就要受到懲罰。

她跟著小夥伴們遲遲疑疑地回家了,爸媽都在家,更不巧的是,左鄰右舍好幾個大爺大媽都在她家拉家常,屋裡滿滿的人。

許是女孩的成績向來讓爸媽放心,給了爸媽驕傲的資本。

看到女孩子回來了,當著眾人的面,她媽媽笑眯眯地問:“考了多少分的?”

她知道壞事了,猶猶豫豫地把分數說了,聲音不大,蚊子哼哼似的。

眼見著媽媽臉上的笑容凝住了——本來是想炫耀的,誰知道被打臉了。

媽媽的面子下不來,火氣隨之上來了。

她操起手邊的掃帚,朝女孩身上扔去,女孩躲閃不及,被砸個正著!

接著,媽媽開始罵起來:“不爭氣……不好好學……考了這幾分,就不要回來了……”

每一句,都像鞭子似的,抽打在女孩子的心上。

更可怕的懲罰來了。媽媽從她書包裡找出本子和筆,要女孩子當場寫保證書!保證下次考90分以上!

“讓各位爺爺奶奶大伯大媽做個見證!讓你同學看看,這就是考差了的下場!”媽媽狠狠地說。

保證書,從來只是老師讓屢教不改的孩子寫的,她沒寫過。這麼丟人的懲罰,這樣的當眾丟醜,比打罵還難受。

不寫還得被打。女孩子一邊“嗚嗚嗚”地哭著,一邊顫抖著寫下了保證書……

保證書寫完了,懲罰還沒結束——也不知怎麼的,媽媽那天火氣特別大,她取來一根縫衣針,讓她自己用針戳手指頭,在保證書上按個血印,才長記性。

她驚恐地盯著媽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其實媽媽是嚇唬她的,她不知道。

雖然身處盛夏,她的心卻在隆冬,熬著一秒一秒,身體沒了知覺,卻又像被剝皮抽筋,被推進刀山火海,被鋸成兩半,被油鍋煎炸著……

鄰居的大爺大媽們嘴上勸著,卻沒一個人上前來制止——鄉村趣事少,他們樂得看別人家的父母折騰自己的孩子。

而鄰居們的態度,更像是一種默許,一種肯定,更給了女孩媽媽堅持到底的勇氣。

小夥伴們睜大眼睛盯著她,看她到底扎不扎手指……

小夥伴們一定會告訴全班同學,會告訴隔壁班的同學,甚至全校的同學都知道吧,以後別人會怎麼議論自己?嘲笑自己……小女孩心如死灰。

她瞥見家裡的柱子是水泥澆築的,那一刻,她只有一個念頭:撞上去……拿頭撞上去……死了就聽不到別人的恥笑了……

4

兩個故事講完了。

也許有讀者朋友猜到了。沒錯,第一個故事裡的男孩子,是我弟弟。

第二個故事裡的女孩子,是我。

需要補充兩點:一是,我沒撞柱子,我爸覺得過分了,把我媽勸住了,放我一馬。其二,那次考試,我還是全班第一。

但是,在那之後,我很長時間都抬不起頭來。

當然,現在已經原諒。

打,也要注意。

第一,不能往死裡打!下手不能太重!還記得去年冬天,黃橋那個被媽媽打死的孩子嗎?憤怒,真的會殺了孩子的。

還有,這位爸爸教育晚了!

像我爸媽那樣,在我弟弟偷拿10塊錢的時候,就給了他狠狠的教訓,一下子遏制住了孩子不好的行為。

因為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有花7000塊錢的膽量!在這之前,他一定偷偷花了無數個70塊、700塊……而父母沒有及時發現,沒有及時批評教育,以致於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大,犯的錯越來越大。

第二,關起門來打!不能公之於眾!

孩子的自尊大過天,用公佈視頻的方式企圖讓孩子得到教訓,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在往孩子心裡插刀子!

父母這樣的做法,比起打罵,更讓孩子難受!讓他絕望!

所以孩子在被打時,沒有求饒;但聽到爸媽說拍視頻發到網上,他哀求父母不要這麼做……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我不是鼓勵家長打罵孩子!不是鼓勵棍棒教育!

比起打罵,父母對孩子從小的陪伴,更有效!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