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學四年應該怎樣具體規劃呢?

誓言敵不過逝言


小編覺得大學並沒有想象的自由,所以在上大學之前總會聽到“你上了大學就自由了”“你上大學就不用寫作業了”“你上大學就沒有人管你了”之類的話,都是騙人的。

雖然不會再有班主任和家長追著你天天催你好好學習了,但是作為學生我們依然要按時完成作業,按時出勤,如果你做不到老師不會再苦口婆心勸你,他只會在結課的時候給你一個“掛科”,這個時候悔之晚矣。


其實,大學只是把對自己生活的管理權交到了你的手上,你可以自由支配這些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隨心所欲,消磨時間。當你在大學裡消耗這種所謂的自由時,你只會越來越被動,只有學會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才能擁有主動的自由。


一、給課程做好合理的安排

學習是第一位的,要重視學分績點,先完成學業。同時有些學校會在週末開設副輔修、雙學位,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進行學習。也可以再考慮考其他證書,比如英語四六級、普通話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計算機等級證書、機動車駕駛證等。


二、儘早確定目標

就業or考研or出國留學,目標儘早確定有利於你按部就班的朝著自己的方向走,以免到大三、大四大家開始為以後忙碌的時候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別人做什麼自己都想嘗試,以至於最後什麼都沒有做成。


三、合理利用自己的瑣碎時間

大學相比於之前的學習生活,十分自由。很多大學生覺得自己成年想要早點實現經濟獨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兼職或者創業,但是卻經常顧此失彼。小編有個很好的朋友,他大一為了研究專利創業開公司,逃課、掛科,忙了一年結果專利被其他公司提前註冊,灰頭土臉的他決定再回學校好好讀書,但是這個時候基礎專業課都落下了,他感到特別力不從心。所以我們要首先先弄清楚哪個在你的心裡更為重要,是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將來考研,還是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畢業後直接就業。


如果想考研的話。到大三下就該停止大部分的兼職了,可以做一份家教或者兼職服務生之類的,不累還可以調劑一下枯燥的學習生活。如果不想考研的話,也要想清楚將來是想從事本專業工作還是其他工作。如果是本專業的話,還是要起碼放一半的心思在讀書上面,畢竟知識是本錢,上大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去打工,如果並不想從事本專業的話,起碼要保證不能掛科,能力強的話儘量考高點。雖然不管是兼職還是學習都能讓人學到東西,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有一顆願意學習的心,才會獲得最大的收益。

在瑣碎的時間裡,可以參加一兩個感興趣的社團,可以和同學一起參加一些大創項目、科研比賽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歷,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團隊能力和領導能力。如果鎖定出國留學,那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學習託福雅思、GRE等。另外、還可以進行兼職、實習,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


為學校的學生應當遵守學校的紀律,保證出勤率,完成學業,度過一個美好且完整的大學生活。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看到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我感覺自己的大學四年就有些虛度了。我是2004年考入的大學,2008年畢業,轉眼已畢業十年了。如果時間能夠倒退的話,我會好好規劃一下四年的大學生涯。

首先的一點就是樹立明確的目標。我們上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至少上了12年的學,如果復讀的話還可能再多一兩年,這還不算幼兒園階段。這12年間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考大學。進入大學之後,彷彿一下子沒了目標。沒有目標,往往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懈怠現象,如無節制地玩兒電腦、逃課、掛科等。我認為在大一階段就應該樹立自己的目標。大學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就業,即便是考取了研究生,也終歸會面臨一個就業的問題。如果不想考研,就要多想想畢業的時候打算到哪裡工作,打算從事什麼行業的工作,自己需要培養哪些能力。如果想考研,就要想想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想考哪個學校的哪個專業,是考本校的研究生還是其他學校的研究生,是跨學校還是跨專業,還是既跨學校又跨專業。有的人考研就是為了逃避就業,為了逃避就業而考研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歸根結底還是要就業的,很有可能兩件事都做不好。


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律意識。可以說好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都是學霸,在上大學期間就淪為了學渣,就好比我一樣,出現逃課,掛科等現象。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學期間沒有了原來的嚴格管理,也沒有了分數及排名的壓力,對自己也就放鬆了要求。我認為上大學還是要對自己嚴一點的比較好,至少要求自己早上早點兒起,不要一睡睡到上午十點多,把課都耽誤了。選修課也好,必修課也好,請不要逃課。我的大學會計學老師說過,每堂課都是有成本的,如果逃課的話,就對不起父母為自己花的學費。去上課,還是能學到一些東西的,同時對老師也是一種尊重。大學期間空餘時間還是比較多的,我建議大家不要總玩兒電腦,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寫一篇日記。通過寫日記,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因為好多東西都是要寫出來的,比如你對大學期間的一些規劃等等,每天都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思路,很有必要記錄下來。


對於成績的要求,這個要一分為二的來說。比如你的目標非常明確,想要考研,那你就要認真學好各門課程,尤其是要學好英語、數學等公共課,還要下大力氣學好專業課。對於想直接就業的同學來說,要求可以適當放寬,最起碼的要求是通過各科考試。其實大學期間通過考試也不是那麼難,只要你做到經常去上課,做課堂筆記,課後適當練習,考前答疑,還是可以通過考試的,尤其是考前答疑,還是很關鍵的。

上大學的時候,我覺得要培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但前提是在嚴格自律的基礎上,千萬不能玩物喪志。我的愛好就是下圍棋,也很想提高圍棋水平,但是我走進了誤區。我因為下圍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學業,出現了掛科現象,可是圍棋水平也沒有得到太大的提高。我覺得要選擇互補型的愛好來發展比較好。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可以選擇下棋,因為下棋能讓人靜下心來,縝密思考。性格內向的人就要選擇一個相對外向的愛好來互補,可以參加一些演講比賽、辯論賽等,來鍛鍊一下自己。多參加社團活動,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鍛鍊自己的能力,因為大學生遲早要步入社會,社團及校園就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參加各種考試考取一些證件也很有必要。如通過計算機一、二級考試,有餘力的同學可以通過三、四級考試。大學英語至少要通過四級,對於六級不做過多要求,本人也沒通過,因此不知道大學英語六級是什麼樣的水平。此外,考取駕駛證,會計證等對將來找工作也是比較有用的。此外還要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如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應急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舉個例子,我畢業十年,工作十年了,上面所說的幾種能力還很欠缺,尤其是溝通能力。


進入大三、大四,我建議同學們要格外關注就業,包括考研的同學,因為大家都是有機會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的。要多參加一些招聘會,多投簡歷,這樣才會增加面試的機會。通過找工作,你會發現自己其實非常一般,從而會樹立一個相對比較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能力是需要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大學生需要的是一個平臺,從而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還有一個事兒比較重要,那就是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通過寫畢業論文,可以對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回顧,同時又鍛鍊了自己文檔編輯能力。

大學期間,同學之間的友誼彌足珍貴,我們要珍惜大學時光,珍惜友誼,共同進步。

我是多元視角,今天有感而發,希望我上面所說的能對您有所幫助。


多元視角


大學很美好的幾年生活,我的幾年大學雖然比較貪玩,但是這就幾年確實是比較輕鬆的,沒有高中備考的壓力,沒有工作時候的壓力,挺好的。但是現在確實是有些後悔,沒有多學點東西,工作了才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所以作為過來來說下幾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大一剛入學,建議要積極競爭班長班委,積極的參加學生會的活動,可以的話爭取做學生會主席。當然一定要認真學習,如果能拿到獎學金就更好了。雖然我沒拿過,但是感覺拿獎學金特別的興奮。


大二大三的時候對於大學生活比較習慣了,要多參加社團活動,有利於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交際能力。當然了可以的話最好是考個第二學位,也要考一些資格證的之類的,有利於之後的就業。特別是自己本專業的資格證,比如司法考試、註冊會計師之類的,這些都有利於找工作。

大四就得注意了,要確定自己以後的方向了。是考研、公務員、教師資格證,還是選擇工作,首先自己要明確,這直接影響自己以後的生活。



阿振zz168


謹以此文獻給學弟學妹們

突然看到這個問題,腦海裡不禁浮現起當年上大學時候的樣子。差不多十幾年前,我也像現在的學弟學妹們一樣,既有對大學的嚮往,也有對大學的迷茫,不知如何才能規劃好這四年的大學生活。很搞笑的是,當年我也百度過同樣的問題。我想通過敘述的方式給學弟學妹們講講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以便通過我的親身經歷,你們更能理解大學應該怎麼規劃。

一個大叔的血淚史

1.大學一年級

十幾年前,沒有家人的陪伴,獨自一人坐飛機,從福建飛向了哈爾濱,去追尋我的求學之路,那段旅程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了所謂的遠門,心中莫名的小激動。

來到學校後,自己辦了入學手續,自己找到了宿舍,然後自己去買了各式生活用品。就這樣,我的大學生活總算是順利的開始了。

第一年的時候,說真的,沒有什麼規劃,懵懵懂懂的,心裡想著,時間還長著呢,我還有足足四年的時間。所以那一年,我就這麼悠哉悠哉的過著,上課,下課,吃飯,睡覺。臨到考試的時候就突擊一下,說來也巧,就這麼突擊一下也沒怎麼掛科,呵呵。

我真的是個很懶的人,大一的時候,經常有學長學姐會邀請我們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可是,我一個都沒去,這就導致了我後面的整個大學生涯都沒有什麼其他認識的朋友,交際圈只能說是圍繞在本班同學之中。人脈啊,多麼重要的東西,就這麼被我忽略了,這也是直到工作之後才體會到的。一個人的人脈與交際能力真的能決定他事業的高度。

所以我想給你們的第一個大學規劃那就是:多參加社團活動,擴大交際面,提升交際與溝通能力。



2.大學二年級

很快,一年就這麼過去了,回顧這一年,只能說真的是很平凡,第二年,我做了個決定,我要好好學習,拿各種獎學金,考各種證書!!!

真的,第二學年,我真的如願拿到了獎學金和證書,當然像我這種學渣,絕對不可能拿到國家獎學金的,哈哈,那一年我只拿到了院系的獎學金和英語四級證書和什麼計算機證,各式各樣證書。直到工作以後,我才知道,其實也只有英語等級證書才是比較有用的,其他證書嘛,考不考其實影響都不大。

所以,我想給你們的第二個建議就是,多考取一些證書吧,有總比沒有好,以後工作會用得上的!!!



3.大學三年級

很快,到大學第三年了,這一年,我跟家裡說,我要學習英語,想買臺電腦,呵呵,這個理由,自己想想都想笑,哈哈哈哈哈,我想你們肯定也編過這樣的話吧。買了電腦之後,我迷上了電腦遊戲,整天就跟室友一起打英雄聯盟和cf,行吧,連吃飯都可以不用出門了,真的。

就這麼整整一年,我都是這麼日復一日的過著,逃課,打遊戲,也還是來一套,臨考突擊一下。

可是,慢慢的發現了,完蛋,臨考突擊不行了,前面不懂的太多了,咋辦?掛科太多會影響到畢業的,甚至拿不到學位證和畢業證!!!(插曲:我的一個好朋友就是因為玩遊戲導致掛科太多,沒有拿到學位證,以至於後面工作的時候碰壁),幸運的是,畢業的時候終於還是拿到了學位證和畢業證。也是工作之後才知道,其實這兩個證才是最有用的,面試的時候會用的。

所以給你們的第三個建議是,一定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不能掛太多科哦,一定要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



4.大學四年級

很快,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年,馬上要大四了,回過頭看了前三年,天哪,我收穫了什麼呀,我好像什麼也沒學會呀???

其實大四,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課了,已經開始面臨要找工作了。可是直到大四快要實習找工作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我真的什麼都不會!不知道找什麼工作,不知道該幹什麼!而身邊好多小夥伴平時都有自學一些其他技能,比如說去學了一些編程開發的知識,他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職業目標,而此時的我才叫什麼叫絕望,呵呵🤭

所以,我想給你們的第四個建議就是,一定要多學一些技能,不管有用沒用的多學點總是有好處的!因為至少,畢業的時候你知道你會幹什麼!


我係小獅子


我是一個失敗的大學生,樓上說的那個“豬”可能就是我吧,逃課,睡覺,打遊戲,不學習,我的大學生活就是這麼過來的。所以我還是不希望學弟學妹和我一樣了。

有兩個建議,第一認真學習,所有的科目都是一等獎,社團什麼的還是不要參加了吧,切身經歷告訴我社團活動在大學畢業以後並無太大卵用。有機會可以噹噹輔導員助理,這樣有好消息會第一個想到你。另外成績好了輔導員也會喜歡你的。不要小看了大學的專業知識,還是很管用的。

第二,不停的談戀愛。相信很多人會和你一樣覺得我是一個瘋子。好吧,直接說,智商和情商必須要有一個超群。職場上很多人說情商大過智商,那情商哪裡來?書本上學不來,最快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去談戀愛,認真的去談,不管成功或者失敗對你都是有益的。如果成功了,你會收穫愛情,如果失敗了不停的換女友會讓你學會與不同的接觸,深交,相互瞭解。

最好的打算是兩者兼得,最差的打算是兩者兼顧其一。要麼不做,要做就不要半吊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極致,不要欺騙自己,結果不會陪你演戲。這個算是一個失敗者給到你的建議吧。


自己的頭髮自己理


上了大學之後,不同人的大學會過成不同的樣子,有的人在拼命努力學習考各類證書得獎學金,有的人也在打遊戲,看小說,逛街,社交,4年之後各自狀態便截然不同。

舉個栗子,我一姑姑家的二哥,高考是考了兩次考上了一本,而且只是超出當年一本分數線幾分,當年他選的那個專業好多人都不看好,是藥物製劑專業。

進了大學之後,我哥在別人打遊戲、逛街的時候每天堅持上晚自習,去圖書館看書,並且因為家裡條件不好,父親還得了重病,每天出去找兼職做(一開始是做了礦泉水搬運工,後來經老師推薦做了家教),這樣一邊學習一邊兼職,大學四年除了剛開始時家裡資助了一點生活費,之後的生活費都是來源於他自己得的獎助學金(大學四年得了4次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兼職費用,還能餘下錢寄給家裡幫助父親看病。

他在畢業當年不僅還清了4年助學貸款,而且因為大學認真學習沒有虛度,在面試的時候他把自己大學四年得的各種獎勵證書擺成一排在面試官面前,驚呆了所有面試官和麵試者,後來也就順理成章的被聘用了,工資稅後六七千一月,工作時間從早上五點到下午一點,正常雙休,交五險一金。

因此他畢業第二年時便湊夠了首付在哈爾濱買了房子(晚上他還兼職做家教,兩份工作一起工資就1萬多一月了,在應屆生當中算是很不錯的了,買房沒有花家裡一分錢,父親在他大三時因癌症去世,家裡當時是一貧如洗),每月公積金還一半以上貸款,自己只要交八九百塊錢還貸。

從農村出來的孩子當中我哥這樣的算是佼佼者,個人認為他就是沒有荒廢並且合理規劃自己的大學4年生活典型例子。


懷揣少女心的三國粉



大學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們該怎樣好好的規劃自己大學4年的生活和學習呢?首先我覺得在大學我們還是要認真學習的,然後我覺得認真學習我們也必須要拿一次獎學金,這樣我們的大學生活才沒有白過,既然我們認真學習了,我們就應該拿到我們所屬於我們的部分。所以這個時候能拿到一份獎學金,也說明你在自己的學業上面是特別努力的,所以我覺得在大學的時候要認真的學習,然後爭取也能拿到獎學金。然後我覺得大學不僅僅要在學業上面,我們要認真的努力,然後大學的空餘時間也是特別多的,然後這個時候還有特別多的社團跟學生會,我們可以參加一些社團,也可以參加學生會里面的一些組織。

這樣的話還可以鍛鍊我們的社交能力,然後跟不認識的學長學姐或者是學弟學妹交流,然後組織一些活動的話,不僅僅可以鍛鍊我們的能力,而且還能鍛鍊我們的社交能力,還能鍛鍊我們的管理能力,有些時候當我們做到一個部門的主席,這個時候我們還能鍛鍊我們的領導能力。另外我覺得大學的生活確實是豐富多彩的,然後這個時候有可能我們的時間也是特別的寬裕,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到外面去做一點兼職,然後體驗一下大學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子的。


粉色79085091


這個問題我特別喜歡,覺得大一新生都應該考慮一下。

中國的高中生太苦,高中三年基本就是兩點一線,學校、家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看了幾個著名的學校,連吃飯時間都沒有,恨不得一邊吃飯一邊背單詞。這麼艱苦的學習,以至於很多孩子考上了大學,第一件事就是把高中的所有課本、試卷通通扔掉,準備開啟另一段生活,要好好浪一浪。


殊不知,大學生活對於一個人來說,不亞於小孩剛出生到3歲時的重要性。這段生活過得好不好,可以說可以決定後面10年的命運。


我外甥去年考入清華大學,一個年級有好幾位同學天天玩遊戲,第一個學期還看不出來,到第二個學期結束,已經好幾位被退學了,這個時候痛哭流涕已經晚了。

我外甥他從拿到錄取通知書起,他就明白自己在大學準備幹什麼,要出國留學,要彌補自己身上的短板。他大一考了四六級,整個年級考過六級的人很少,報名沒有積極性,其實按照他們的水平,高三結束考六級都沒問題,過了兩年,反而需要重新背單詞。大一就進了實驗室,做創新項目,拿到了學分,初步鍛鍊了自己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也跟實驗室的老師熟悉了,一舉三得。這個暑假,他參加了三個社會實踐活動,一次到外地貧困地區支教,一次是給清華領軍項目夏令營當授課老師,一次是接待臺灣中學生的夏令營,見識了不同人,鍛鍊了自己的講課能力和溝通能力,可謂收穫大大的。他們有些同學,按學校要求必須要參加一個社會實踐,為了省事,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慶慶典的隊列,閒太累,又找了個理由不參加,既沒有學分也沒有任何的收穫。一正一反,差了很多。


很多IT大佬們都是一上大學就對自己有很清晰規劃的人,像臉書的扎克伯格、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美團網的王興等。

因此,對自己有個規劃非常重要。那麼應該怎麼做規劃呢?我覺得規劃應該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長期規劃,另一部分是短期規劃。


先說長期規劃。就是先要明白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特點、是偏平靜還是偏挑戰性的,將來準備如何走自己的人生;興趣愛好,是否願意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主,還是以學到的專業為主;自己人生的目標和目的什麼,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作為一個大學生,可以想想,因為這個問題最終都會遇到,會引發人的心理危機,有些人處理不好,可能心裡整個崩潰。


短期規劃就是4年後,你初步打算幹什麼,是就業還是深造。


制定計劃時,可以圍繞這兩部分進行。


1. 對於認識自己,可以給自己圈一個範圍的圖書,在大學裡讀完,通過先賢的教誨來觸發自己的思考。

2. 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彌補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瞭解社會的真實情況。

3. 有意結交幾位朋友,到社會上,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不太容易,可以在大學期間跟人有深度交流的朋友。這種交流受益終身。

4. 談個戀愛,大學期間是荷爾蒙最旺盛的時間,應該談個戀愛,體驗一下愛情的美妙。

5. 根據自己是否就業還是深造的計劃,做相應的計劃。比如,要深造,那麼每次考試要考好,注意績點不要過低;安排好考託福、雅思的時間;提前瞭解國外各大學情況,找到合適的大學,如果有能力則聯繫上想去的導師,那麼這個申請就會變得極為簡單。

6.如果是就業,那麼先找好方向,把這個方向最重要的基礎課學好;多瞭解公司情況,選定幾個喜歡的公司,想辦法多做一些跟今後工作有關的實習工作,最好是找到想去工作單位的實習機會,這種實習過了,留下了轉正式員工的機會就大很多。

7. 一般來說,英語和計算機都非常重要,這兩個方向的課程一定要學好。


大一的學生們,不妨試試,把命運儘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道口的顏學姐


就我個人的看法,大學重要的不是規劃,而是自律。


意思就是說,我們總是想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甚至今年做什麼,明年做什麼。但是事實上,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自控力,哪怕沒有規劃,我們也會順理成章的獲得我們想要的。反之,規劃了很多,缺乏自控,最後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我個人的感覺是,可以大概告訴自己,比如我大學的目標是要:第一,好好學習,爭取(保研/考研/出國/找到好工作),第二,發展一門興趣愛好,第三,結交幾個好朋友。那麼就依照自己的目標,每天要求自己去做一些,每天都能看看書學學習,做一些和興趣愛好有關的事,並且與朋友一起吃個飯等等。

日積月累,鐵杵磨成針。

憑歌寄意


大學4年,一晃眼就過去了,從高中步入大學,一下從任務繁重的高中到輕鬆的大學生活,很多人都還沒緩過神來,其實大學時間除了上上課就是談談戀愛逛逛街咯,我發覺我的大學生活就是在玩中度過的,每天上完課就跑去圖書館看兩個小時書,有時一天都沒有課就直接去附近的景區啦或者商場溜達,晚上唱唱歌什麼的,要說在大學得到什麼,什麼都沒有得到,花了不少錢,談的女朋友出社會就分了,4年過得太快太快,彷彿就做了一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