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產業振興就是讓廣大農村越來越富,該怎麼做呢?

蟲兒-飛飛-_


產業振興就是讓廣大農村越來越富,該怎麼做呢?

鄉村振興最需要做的是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發展產業,只有產業發展,才能帶領農民致富。在產業振興中,有很多農村有很鮮活的實例,證明發展產業是可以帶領農民致富。

1、成立種植養殖合作社,實現一村一品。

在我們當地就有一個贛南臍橙種植基地,去年舉辦了第一屆贛南臍橙節。當地村委聯合縣委,通過媒體宣傳成功的舉辦了萬安縣第一屆贛南臍橙節。政府出資,農民加入合作社,媒體宣傳報道,在臍橙節當天成交10噸臍橙。臍橙去年剛剛進入盛果期,去年種植面積才1萬畝,今年又擴種了5000畝,吸納了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實現了一村一品,大大提高了農民收入。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其他村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發展產業。採取農業補貼,入社社員分紅,媒體宣傳報道,統一銷售渠道,打造農產品品牌等方式實現產業振興。

2、鄉村旅遊成為香饃饃。

在我們縣城現在有兩個比較知名的鄉村旅遊項目,中央電視臺多次來當地報道宣傳。當地有一個農民畫村還有一個花花世界,吸引大批的遊客慕名前來。特別是那個農民畫村,在農村的房子牆壁上、石頭上,一幅幅畫栩栩如生,既不破壞農村的土地耕地,又能發展旅遊產業。最重要的是,農民除了門票收入分紅,當地農民還可以在賣些礦泉水飲料,零食小吃增加收入,由於旅遊人數多還能把當地土特產銷售出去。是真正能使農民得到實惠,提高農民收入。

結語:每個地方的條件不一樣,應該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不能跟風,以免出現滯銷。發展種植養殖,鄉村旅遊等項目,是目前比較成功的鄉村振興產業。


昕瑞生態


產業興旺是基礎,有了產業的支撐,鄉村發展才能可持續。產業的發展策略,主要涉及一二三產方面。

糧食產業發展思路:

調優品種結構,專注細分品種。例如小麥可以種植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玉米可以種植青貯玉米、甜糯性玉米等。並大力推廣現代設備,大幅提升單產水平。構建農產品安全質量保障體系,積極推進“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提高品牌化意識,在確保產品安全的基礎上延長產業鏈,增強產品的品牌化意識。

圖片來自全景網

蔬菜產業發展思路:

緊密結合蔬菜消費需求變化,推進精品果蔬改革。一是積極調優果蔬結構,加強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同時實施露地特色蔬菜和設施蔬菜提質增效;二是在消費端通過發展質量安全追溯、冷鏈物流以及農業物聯網,打通從田間、車間到餐桌的綠色通道。

養殖(畜牧水產)產業發展思路:

創建飼料生產基地,建立飼料加工廠,形成完善的飼料供應體系。

加快畜牧水產養殖主體的培育,例如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通過“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大戶”的合作模式,公司提供設施技術及飼料,例如自動投料、自動清糞、病死畜禽的隔離及無害化處理等設施與技術,農民負責投勞,參與股份分紅。

創新畜產品、水產品銷售渠道,加強冷鏈物流建設,培育大型加工企業集團,打造知名品牌。

健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保障產品可追溯。畜禽產生的糞便可經過厭氧發酵生產有機肥,用於還田,實現汙染物低排放。


加工產業發展思路:

突出發展以產業鏈延伸為切入點的涉農加工物流業。大力發展糧油加工、果蔬加工、林果加工等農產品加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加大對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實施農產品加工跨越工程,把生產、流通、加工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農業加工物流產業整體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休閒農業發展思路:

以自然資源優勢與現有農業基礎,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發展特色休閒農業為重點,開發大地景觀、體驗農業、創意文化產業等眾多豐富多彩的項目;營造休閒主題,促進旅遊、休閒、娛樂業的發展,再以休閒旅遊業推動農業產業提升,逐步推進並最終實現產業聯動,推進三產融合。

此圖片為網絡來源

產業發展與農民利益聯結緊密,在與企業、合作社合作過程中,注重小農戶的利益。


科學為農


產業振興,必須走品牌化、組織化和市場化的道路。

我們這邊,遷西板栗、遷西慄蘑,都是靠打造地理標誌品牌,拓展市場渠道,拉動產業發展的。遷西板栗收購價比有的地方炒好的板栗價格還高,品質和口感沒得挑,品牌溢價也是重要原因,沒有品牌引領,沒有市場渠道,就不會形成產業化,就不會有真正的好產業。

地理標誌、區域公共品牌是農業發展的金字招牌,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地方政府單純“擴規模”的做法只能讓老百姓害怕“穀賤傷農”,政府讓種啥就遠離啥!而打造區域品牌,幫助老百姓提高農產品品牌溢價,嚐到甜頭的老百姓會主動加入進來,接受規範和產業化指導!這才是鄉村產業發展的捷徑!











慄老舍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興旺”被排在五大要求之首。

通過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蘭考縣圍繞龍頭企業的發展,打造特色品牌,做優做強特色產業。讓大農業與小農戶相結合,發動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通過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1.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實現產業興旺,要大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立足蘭考資源稟賦,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優四化”要求,結合產業發展情況,重點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確定了以蘭考蜜瓜、蘭考紅薯為主,食用菌和小雜果為輔的特色產業。

2.培育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有開拓市場,贏得市場的能力,是帶動結構調整的骨幹力量。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三產融合發展、提升價值鏈延伸產業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我縣省級龍頭企業5家(蘭考三環木業有限公司、蘭考縣神人助糧油有限公司、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蘭考分公司、蘭考華蘭傢俱有限公司、河南潤野食品有限公司),省級產業化集群3家(蘭考三環華蘭林產品產業化集群、蘭考縣神人面業產業化集群、河南潤野果蔬產業化集群),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2家。還需要扶持本地企業,建立支持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政策體系,在稅收、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我國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關鍵時期,大量先進農業科學技術、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越來越多被引入到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迫切需要高素質的職業化農民。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農民教育培訓事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以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富裕農民為方向,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養職業農民為重點,通過培訓提高一批、吸引發展一批、培育儲備一批,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4.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

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也是促進產業進步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

一是要開展好項目招商,依託我們的資源優勢,吸引相關企業為我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對已經引進的企業,要搞好服務,爭取他們在本地區繼續加大投資規模。

二是要積極申報參與中央、省、市鄉村振興與農業產業發展項目,為蘭考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目前,蘭考縣儀封鄉農業產業園區正在申請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5.打造特色品牌

要把培育打造農產品品牌,作為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重要抓手,作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截止目前,全縣已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2家,無公害農產品181種,綠色農產品基地24家,綠色產品38種,有機食品2種,認證面積達到57.5萬畝;“蘭考蜜瓜”、“蘭考紅薯”地理性標誌通過農業農村部認證。2018年正在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家,認證產品26個。

一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龍頭企業爭創知名品牌,對龍頭企業在創建知名品牌方面給予免費指導和幫助,對新獲得農業農村部認證的每一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和5萬元的獎勵,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的產品,每個獎勵10萬元。

二是要開展多種形式品牌宣傳,組織我縣農產品企業開展推介會、展示會等,圍繞綠色食品宣傳月集中開展優質農產品展示推銷活動,免費為企業提供展位,宣傳推介我縣優質名牌產品和企業。

三是要搞好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要充分發揮種植大戶、龍頭企業和產業協會的作用,力爭我縣農產品逐步實現品牌化銷售,爭取市場上叫響“蘭考蜜瓜”、“蘭考紅薯”等產品品牌。

四是要進一步加強我縣農產品電商品牌培育工作,推動電商產業加快發展。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農業品牌培育、發展、保護和營銷體系,培育和創建一批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蘭考農業品牌。


直播商丘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差距逐漸縮小,農村面貌呈現出了巨大的進步,這不僅是生活條件方面,更重要是思想遠見等方面。

有句玩笑話:“城市套路深,哥要回農村”。這是很多年輕人調侃自己在大城市生存的不易,多年前興起的打工潮,很多農村年輕人湧進發達城市的電子廠等做工掙錢,這差不多是碗“青春飯”,一旦結婚生子,很多人還要老老實實地回老家自謀生路。

於是,農村產業振興就成了農村富裕的關鍵,這裡大致有以下經驗和大家進行分享。

1.發展新興的生態產業

當下最流行的產業就是“鄉村旅遊”和“生態農業”。城市的喧囂和生活壓力會讓精神追求越來越高的人們在休閒時間走進鄉村大自然,放慢生活節奏,感受淳樸單純的舊時光,再加上交通的便利,鄉村遊已經是最火的一種農村產業振興之路。

在自然風光沒有很大優勢的地區,就開始著重發展農業觀光園。種植草莓、葡萄等各種時令水果,讓市民走進田園,親自體驗採摘的快樂,這也是一條生財之路。

2.因地制宜

風景秀美的農村多是大山深處,有山有水,發展農業的交通不佔優勢,可發展旅遊業。

緊鄰城市的鄉村自然風光有欠缺,可藉助交通的優勢,發展農業採摘。

3.精心規劃、富有特色

鄉村遊和生態農業已經很普遍的時候,就必須精心規劃,打造自己的特色,而不能千篇一律,人們走過的地方越多,欣賞的品味就越高,越難以得到滿足。如果景點特色只是“湊合”,那麼遊客的興趣只有一次。

鄉村產業發展是一件大事,國家大力支持和扶助農村經濟,作為新時代的農村人,我們一定要開拓思路,把自己熱愛的家鄉打造成獨一無二的家鄉。


小麥哥體育


你好,我就是個農村人,來說說我家吧。

我家在岳陽汨羅,智峰一個小村裡。

就在我們那裡面一點點,就是那邊的一個小小風景區,八景水庫。

當然了,這個水庫很大,但是沒有遊客。

這個水庫的好處就是,整個汨羅喝的水都是這個水庫的水。

可能有人覺得那我們這裡應該還可以。

應該發展起來了,實際上並沒有

早兩年路確實修的不錯,挺寬的。交通還算方便。

一直有各種消息說有老闆要承包我們的山頭開發旅遊。

有個大水庫,山上有茶樹,稻田也很寬闊,每年春天都會種很多紫色小花,用來肥田,特別美。


之前那些老闆是打算做個漂流,搞個茶山,種一片油菜花之類的。

遊玩加拍照。

不過這個東西,沒有政府給出好的方針,老百姓的反響都不太好。

畢竟說租山租田一租就起碼三十年。

這個價格不好談。利益問題不解決是不好開發的。

最後投資什麼的都不了了之。

不知道是不是開放商覺得不好開發。

我們那有一個辣條廠,我沒進去過,那個地方特別鄉。

我們那還有幾座好廟,聽說很靈的。香火很旺。

我們隔壁鎮上有一個滑翔傘基地,有一個菜園,可以摘草莓,有一個櫻花園,有一個葡萄園,有一個遊樂場。

其實這樣細數一下,我們那裡開發確實挺好搞的。

水庫,櫻花園,葡萄園,草莓園,茶山,花田,寺廟,完全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旅遊地。

基礎很好,交通也方便,那邊還有很多專門開順風車的司機,每個景點之間距離也就半個小時左右。

旅遊可以帶動很多經濟了,比如說民宿,農家菜,農家樂,司機,零售。

只是看有沒有投資方願意把這一切打通,有沒有這個魄力了。

希望政府或者某位大老闆來我們家鄉搞搞開發。

謝謝。


長沙百曉生


產業振興就是讓廣大農村越來越富,幾點策略如下:

一、地方要發展,首先要有人才,人才哪裡來呢?

1、留住本土人才,現在村裡、鄉鎮、縣裡的大學生應該不在少數,首先要把這些人留住;

2、只有本土人才是不夠的,還要吸引外來的人才;

有什麼辦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呢?

1、政策環境放寬,讓這些高學歷的人才覺得有前途有發展,這樣他們才會願意學業有成後回家創業。

2、有帶頭人,村官要拿出紅軍長征的精神來,帶領大家創業,本地有特產的最好,如果沒有就需要群策群力去想了。

二、有創業的好項目

讓農村致富其實就是讓大家有錢賺,那就得有項目。比如種植、養殖,比如招商引資,至少要有一個可行的項目。

那麼,好的項目哪裡來?

  • 比如當地有產茶葉,那可以集體成了公司,註冊茶葉品牌,中國茶有很多種,但還真沒聽說中國哪個茶葉有高端品牌,都是國外的,走高端路線可以考慮。

  • 比如當地風景優美,有人文景觀,可以發展旅遊,產業一條龍,旅遊是當今趨勢最好的產品之一,非常容易帶動周邊產品,方便農民發家致富。

  • 比如當地有特產水果,但是不好賣,那麼可以成立加工廠,做特色食品。


.......

辦法總比困難多,兩萬五千里長徵,我們的黨都能走過來,何況這點事,就看有沒有帶頭人,大家願不願意做。

三、大家要有創業的決心

創業不是遊戲,肯定有賺有虧,天下就沒有能保證一定賺錢的生意。

帶頭人一定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並且讓大家都有這個心理預期。


樓市曉玥


產業振興就是讓廣大農村越來越富,該怎麼做呢?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鄉村振興,首要目標是讓農村富起來,產業振興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可以說,後面的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四個振興,都要圍繞產業這個中心去做。

在這方面,阿兮家鄉山東招遠有以下舉措,非常深入人心。

一、政府牽頭引資,建成山東省最大的農產品市場,讓煙臺蘋果主產區招遠,成為周邊縣市區最大的蘋果交易基地。

阿兮家鄉招遠是中國紅富士之鄉,當年中國的第一株紅富士,就是在山東招遠蠶莊的一個農村培育成功,進而推向全國。種植蘋果,一直是招遠大部分鄉鎮農村的主要收入來源。

招遠畢郭坤發農產品市場,是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項目投資5.8億元,規劃佔地1650畝,與四市八鎮相連,水陸交通便利,一建成就佔據蘋果交易樞紐地位,極大地方便了招遠果農,對促進當地果業發展,功不可沒。

每年蘋果成熟採摘季,來自全國客商雲集,果農隨採摘隨拉去市場交易,非常方便。

二、政府優惠政策鼓勵回鄉投資農業項目,已形成幾大特色品牌優勢。

招遠幾個響噹噹的農產品品牌,打造極為成功。畢郭鎮以“官地窪西瓜”“官地窪甜瓜”品牌為代表的官地窪生態觀光園,集觀光、採摘、城市人租種小菜園、農家樂等於一體,擁有各類蔬菜大棚3000畝,目前是煙臺地區最大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基地,年可為農民創收3000多萬元。

辛莊鎮海邊度假村位於渤海灣辛莊濱海,佔地178畝,這裡有最乾淨的金沙灘,生長在沙子底海洋裡的最潔淨鮮美海產品,海邊木屋,已成為夏日遊玩避暑最佳地。渤海灣海產品養殖,也是海邊農民的重要產業支柱。

至於全市各鄉鎮特色產業園,更是不勝枚數,給當地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產業振興,不是農民的單打獨鬥,而是在政府組織與支持下,在基層村委的協調下,從人才引進,生態協調整頓,文化包裝宣傳推出,農民齊心合力,共同作用達成。鄉村振興,受益的是農村農民,體現的卻是政府對三農關注與支持的力度。


阿兮隨筆


誠邀。


2018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20個字,是新時代“五位一體”戰略在農業農村工作的一個具體部署,產業興旺是經濟建設在實施鄉村振新戰略中的重要體現,是構建鄉村三生體系,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只有產業振興,才能夠激活一片區域,壯大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農民,農村才能迎來更好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機遇!那麼,產業振興應該怎麼做呢?


下面分享一個日本的案例,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在日本,有一個沒有鐵路,沒有高速公路,沒有信號燈的偏僻小山村,人口只有1000人,卻一年接待300多個團體來體驗與遊學,賣出1000多萬件商品,年銷售高達2億日元。它就是坐擁20多萬網絡鐵粉的日本高知縣馬路村。



一個曾經如此閉塞的山村,它是如何做到現在的逆襲的?縱觀它的成功,只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1. 極致單品:把單一產品香橙果汁做到極致,形成核心競爭力和品牌效應,一旦產品品質有保障、粉絲喜歡,回購率就很高。

  2. 發展村落粉絲:只要有粉絲喜歡來馬路村玩,喜歡買這裡的產品,再借助獨特的村民制度,把產品與村落形象相結合,馬路村就能繼續活下去。

  3. 原生態勾起的思鄉情結:

    把土氣當作武器,勾起人們的鄉戀情結,並對之進行疏導,進而帶來忠實粉絲的轉化。

  4. 做好家門口的場景革命:以農業為本,必須守護農業做好農業。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日本一村一品的案例,能夠活化自然資源,依靠特產水果深加工,大力宣揚人與自然的深山居住模式,場景營造強化鄉村品牌,形成鐵桿粉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所以,我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應該以農業為本,在守護好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最終實現鄉村的振興,農民的富足。馬路村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先打造一個拳頭單品,然後通過深加工等,把產品和村莊的文化進行連接,最終創立了一村一品的成功。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藍城農業】,瞭解更多三農動態哦。

藍城農業


關注家鄉 熱愛農村 建設鄉村


作為從農村出來的農家子弟,@騎蝸牛的摳腳漢時常關注家鄉的發展情況,熱切希望家鄉村民越來越富有,環境越來越美麗!當下國家正在實施農村產業振興、建設美麗鄉村這一偉大工程,要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景,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統一思想。作為最基層黨組織的村委會直接擔負建設農村、服務鄉民的責任,所以必須先統一思想,緊緊圍繞產業振興這個目標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要有一種使命感。

二、廣開言路。鄉村產業振興與村民每個人都有關係,關乎大家致富,村委會可以開動員大會向村民們公佈工作重點,讓每位村民都參與,大家群策群力,積極發表意見和見解,組織每個村民小組利用休息時間開會討論,只要是對產業振興有用的都整理記錄下來,除此以外,村委會和各小組隊長還要上門進戶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電話聯繫出外打工和在外工作的村民,甚至是在外的大學生都要聽取其想法和見解意見,把獻言獻策進行到底。

村民大會和村民小組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聚集力量。建設鄉村首先要吸納團結人才,產業振興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光靠村委顯得力量單溥,這就需要立足村民,從中吸納有能力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成立各種工作小組,比如:在村裡有聲望年長的村民組成聯絡組,在與村民溝通不暢時就能發揮作用;有財務工作經驗尤其大學畢業生村民組成財會小組;經常外出有社交能力的組成開發組等等,在村委的牽頭下把工作全面鋪開,既保證了村民的高參與度又保證了公開可信,還能發掘培養村裡的各種人才,人力人才在任何時候都是很重要不嫌多的。其次就是解決資金問題,除了上級下撥的專項資金以外,還可以向村民借貸或參股等方式募集資金,對於積極響應加入、在外創業老闆回村的可給予村裡發展項目優先選擇權等大家都同意的福利優惠措施以增加村民的積極參與。

四、因地致宜。產業振興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具體到每個村時,因為每個村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要發展產業時,所選擇的發展方向也不一樣,在選擇時要根據本村的情況選擇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能夠做到因勢利導,突出特色,創立品牌。比如說:有的村是山區田地少,但環境好山清水綠,可以發展生態度假旅遊;適合家禽養殖的村可以搞深度開發深加工,集資開小廠,搞品牌包裝然後上網銷售;丘陵山區的村可以搞經濟林種植,根據氣候找有特色的果樹種植,而且最好也進行深加工;總之每個村的地理環境氣候都有不同找到最適合發民的產業才能振興。在選擇產業方向時也可以多聽取上級農業部門或者科研院所的意見。

農村種養業及旅遊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五、鄉風鄉貌。農村的社會風氣與農村的發展相輔相成,在重視並開展產業振興工作的同時還要同時開展鄉風鄉貌的改善工作,可以制定村規民約,比如村民紅白喜事民約,禁止賭博及酗酒,還有農村廁所改建,庭院綠化等等。

六、文化傳承。農村的傳統文化比較多,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有利於村民的凝聚力建設並且使鄉村產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村委會可以經常組織開展文化活動,比如文化講座啊,村史口述,社火展演,書法比賽等等。

總之,農村產業振興大有可為,村委會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雖說任期較短,但只要本著一顆為本村謀發展的心順應當下利好的農村政策就能大有作為、願景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