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母親教我來閱讀

2016年,當我坐火車去鄭州辦理作協入會手續時,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這樣一副畫面:當時我正大門旁的一間小屋裡閱讀京九晚報的合訂本,天很冷,我的心更寒,人生之路何去何從。這時候二叔李海軍來了,給我拿了一本商丘日報十年獲獎作品合集,還有一本稿紙。他告訴我,我送到京九晚報的兩篇稿子總編看了,說我底子薄,閉門造車,還得在寫作上下苦功夫。叔叔是我走上寫作道路的領路人和啟蒙老師,在他與清風為伴的無數個不眠之夜,寫出一篇又一篇的佳作。尤其在《知音》《愛人》等暢銷雜誌發表的千字千元的紀實作品直擊社會現實,揭露人性沉淪,反應出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而正是這種精神,一直深深激勵和感染著我,玉器的別緻,是因為匠人別具一格的雕琢,鑽石的異彩是因為有了精心的打磨,人生的不同是因為有了更多前人的提攜和幫助,我向自己的叔叔及所有在寫作道路上給予我幫助的良師益友表示感謝。

李彥民,現供職於河南省虞城縣公安局,河南省作協會員,自1998年從事創作以來,先後在《人民日報》、《散文選刊》、《農民日報》、《光明日報》、《法制日報》、《新華社每日電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公安報》、《現代世界警察》《派出所工作》《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法制報》河南省人民廣播電臺、《商丘日報》《京九晚報》等中央級省市新聞媒體發表消息、通訊、散文、隨筆等作品兩千多篇。

母親教我來閱讀

女兒作文不好,給她買了《世界童話名著》等書籍閱讀,以此來提高寫作能力。沒幾天,這些書統統上了書架,問女兒怎麼不看了,她說看完了,問書上的內容,只是一味的搖頭。

我發了火:“你這是囫圇吞棗,讀書不求甚解,作文水平是提高不上去的!”一旁揀黃豆準備打豆漿的母親問女兒:“你爸拽文說的啥?”女兒說:“奶奶,爸爸嫌我看書看得快,啥都沒記住!”一說這,母親放下手中的活:“還說你女兒,當年你剛開始寫稿子看書的時候不也是這個樣子。”母親的一席話,當年的一些事在腦海中歷歷在目。

臨近畢業的最後一年,我們這些毛頭小夥才為未來真正擔憂起來。最要好的一哥門對我說:“哥哥,你喜歡看書,有文學細胞,是當作家的料。”寒假一回家,為了寫作這個人生的宏偉目標,我躲進自己的小屋與世隔絕閱讀起來。

書看困了,頭一歪,在床上就睡著了。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迷迷糊糊中聽見有人喊吃飯,睜開眼,伸伸胳膊,迷瞪了幾分鐘,睏意未消,面朝裡躺下,又睡了起來。香甜中,身上只覺得一股涼氣,猛一激靈,忽地坐了起來,原來是母親氣不過掀了被:“飯還吃不吃,不吃刷鍋餵豬啦,喊你多少遍,就是不吭聲,就是睡你也吃了飯再睡!”極不情願地起來,狼吞虎嚥扒點飯,回屋躺到床上繼續閱讀起來。

有時母親會來到屋子裡,問我渴不渴:“你這天天在屋子裡啃書本,別再魔怔了,起來出去溜溜,清涼清涼腦子。”我對母親說:“娘,我要當作家,不多看書,寫不出來東西。”母親眉頭一皺:“啥,你要當坐家,你這不天天在家坐著。”母親兄妹四人,她是老大,為了讓下面的弟妹上學,母親很早就承擔了在生產隊幹活抓工分的重任,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下來。她說自己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上學,肚子裡沒有墨水,要不然也能成為一名教師。母親說她最羨慕老師,胸前別一支鋼筆,既有文化又受人尊重。

我告訴母親:“我不是天天在家坐著,寫稿子,以後坐辦公室,像咱村的劍華,知道了嗎?”一說到村上的劍華,母親明白了。劍華當時是我們鄉里的通訊員,給領導寫稿子,每天上班車把上都提溜著一個牛皮公文包,頭髮一年四季一塵不染。村裡的小孩上學逃課,父母就教訓他們:“不好好上學,就到地裡戳牛腚,看人家劍華天天坐辦公室,風颳不著,雨淋不著,多享福,好好學著吧!”“寫稿子好,坐辦公室好,那你就好好看吧。”母親小聲反覆著這兩句話輕輕帶上門出去了。

就這樣,整整一個寒假,我足不出戶閱讀了從書店買的、從同學那裡借來的大量中外名著,兩眼熬得通紅。這天母親又喜衝衝地問我:“小,你看了這麼多大塊頭書,稿子寫了不少吧,快成作家了不?”是啊,這些天盡閱讀了,沒寫一個字,“這就寫,這兩天就寫,你就瞧好吧!”可接下來真正提筆行文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眼高手低,明明胸中有,構思好的一些情節,可就是寫不出來。越急越寫不出,越寫不出,就越沒自信,頭髮蓬亂,目光呆滯,答非所問,漫不經心,猶如走火入魔。在我寫作這條道路上山窮水盡的時候,母親通過兩件小事對我的啟發,使我看到了柳暗花明。

母親讓我隨她到她住的屋裡,從箱子裡拿出剛做好的幾雙新布鞋,母親問我穿上腳咋樣,我說很得勁,還不出腳汗,就是有點土,不洋氣。母親說之所以穿著舒服,是因為鞋底是一針一針納的,納鞋底時拿線的手得勒緊,針眼還得納均勻,要不然咯腳。我數過,一雙鞋得納兩千多針,不能急,你看我的手,母親伸出她粗糙的雙手,手上佈滿老繭,有的還凍皴了。像你看書,我發現你這本書看了沒幾頁,又換另外一本,換了這本換那本,倒騰來倒騰去,沉不下心這哪行?你看書要像我納鞋底,一針一針來,看書也要一本一本讀,吃透了一本再換其它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千萬可記住了。我點點頭。

接著,母親又領著我來到村西頭的核桃地,冬天的北風一刮,只有核桃樹上的枯枝顫顫而動。母親指著核桃樹說,當時你父親種核桃村裡人都笑他,說實話連我心裡也沒底。核桃樹難管理,掛果時間長,咱家又沒經驗,可你父親卻硬是憑著一顆恆心挺了過來,幾年來沒偷一點懶的鬆土除草,澆水施肥,雨大的時候渾身淋透去排水,核桃收成好得很。也真虧了這些核桃樹,要不然你們的學費真沒著落。所以你寫稿子要像你父親種核桃一樣有恆心,堅持下去,不怕吃苦。

感謝母親,正是她通過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小事的啟發,使我明白了在閱讀上要一心一意,專注一致,咬定青山不放鬆,認真汲取前輩名家的文學營養,精心轉化,為我所用。在寫作上要矢志不渝,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做一輩子的愛好去堅持。這也是我十七年來對寫作一直未曾放棄的初心。

(原載《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