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永樂十五年,朱高煦灰溜溜的走出了南京,

前往自己的封地樂安。當你仔細在地圖上看的時候,就會發現朱棣選這個地方實在是用了一番心思。樂安離北京很近,要是朱高煦真的有什麼不軌之心,位於北京的皇帝幾乎可以朝發夕至。

建文帝的失敗有一大半有歸咎於北平位於邊疆,朝廷的控制力度不夠,你把朱棣放在蘇州試試。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棣

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終於安穩了。

一直持續了七年。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出征漠北。

此刻,又到了朱高煦大顯神威的時候了。當朱棣出征的時候,朱高煦就已經明白朱棣可能就在今年了。他的兒子朱瞻圻潛伏在北京,不斷的探聽前線的消息,朱高煦也每天派遣數十人進入北京來等待時機的到來。

他想做的那件事必須等到朱棣駕崩確定無疑的消息時才可以施行。他自己心裡清楚,在朱棣的面前,自己的那點道行是完全不夠的。朱棣就是以造反起家的。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高煦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榆木川駕崩了。朱棣本來就打算這次回到朝廷之後就禪位,將大權全部都交給太子朱高熾,自己安心養老。此刻他走的定然是無比舒心。可是他旁邊的那個人卻是怎麼也不敢相信,他每天求神拜佛的打算讓朱棣活著回到北京,但是不幸還是到來了。

當內侍馬雲來通知他的時候,那個人感覺天都要塌了。

他是楊榮!

他知道只要朱棣能夠回到北京將權利交給朱高熾,那麼大明王朝的朝廷就會平穩的過渡到第三代。偏偏最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樂安的那位還在虎視眈眈呢。

更何況,自己的身邊還有一個地雷,不知道他到底會不會爆炸。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楊榮銅像

三楊畢竟是三楊,短時間內便想到了自己的計策:秘不發喪,每日按時給皇帝送膳食,要個控制消息,如果沒有旨意而離開軍營的人,殺無赦。

馬雲,楊榮,金幼孜做的這一系列的決定,是沒有通知張輔的。張輔是張玉的兒子,靖難英國公,但是他一直沒有表現出到底是太子黨還是漢王黨。在楊榮的心裡,他沒有對太子效忠,還是靖難派的,那就必然是漢王黨。

這一切,都是衝著張輔來的。

楊榮下令,沒有旨意任何人不準離開軍營,但是楊榮自己是皇帝的掌印官,那顆大印在他的手裡,如果他不蓋章,那任何人都走不出這軍營。消息就這樣封鎖的死死的。

而作為掌印官的楊榮此時已經快馬加鞭的趕往北京,準備向太子報喪,並且準備登基。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楊榮

朱棣在七月十八去世,但是朱高熾得到消息已經在八月十五了。這一個月當真是驚心動魄。

之前穩定太子之位,楊士奇大出風頭;在這關鍵的時候,楊榮展現出了自己的不凡。等到朱高煦得到消息的時候,朱高熾已經登基了。

朱高煦再一次失敗!不過沒關係,對於他而言,失敗是平常的,成功才是特殊的。他還能等,今年才44歲,正值壯年。

而登基的朱高熾,卻怎麼也也不像壯年,雖然他才46歲。

仁宗朱高熾繼位之後,對待漢王更加厚重,不僅僅加了他的俸祿,而且還不斷的賞賜他金銀珠寶。朱高熾就是這樣以德報怨的人,當年要是沒有他,朱高煦早被趕到雲南了;要是沒有他,朱高煦此刻就在西華門內做囚犯呢!

洪熙元年四月,朱高熾打算將京師遷回南京,於是派遣朱瞻基前往南京去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五月,朱高熾崩了。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高熾駕崩

朱高煦快瘋了!這種形式千古罕見,皇帝駕崩了,太子居然在萬里之外的南京。他馬上做出安排,一部分人埋伏在北京到南京的必經之路上,準備殺掉回京的朱瞻基。

但是那條必經之路上怎麼也沒等來朱瞻基,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現在的皇帝已經成為宣宗了。

他再也忍無可忍了!

永樂,洪熙,現在已經變成宣德了,自己還是漢王!二十餘年一事無成,他不能再等了,也不想在等了,於是在宣德元年八月,上演一出天下好戲。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瞻基

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派遣枚青入京去聯絡英國公張輔,希望張輔能夠做他造反的內應。張輔僅僅思考了一下,大晚上的便把枚青綁了起來,第二天一早就送給了宣宗皇帝。

朱高煦在樂安也是幹得風生水起,他派人溝通山東都指揮使靳榮等為內應,約定在他起事的時候投獻濟南相應。他讓真定的各個衛所將旁邊郡縣的所有馬匹全部強行徵繳。在樂安立五軍都督府:王斌領前軍,韋違左軍,盛堅右軍,朱烜後軍。四個兒子每人監督一軍,朱高煦自己領中軍,部署已經全部完成。

此時樂安人李浚改變了自己的姓名,從小道跑到北京上報:“朱高煦造反了!”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高煦

此時的朱瞻基卻打算和朱高熾一樣,懷柔和平解決。他派遣太監侯泰前往樂安往諭朱高煦。朱高煦大開中門,向南而坐,並且在兩旁陳列著自己的兵馬,氣勢洶洶,殺氣騰騰,見到天子聖旨也不下跪,反而命令侯泰向他跪拜,他大聲說道:“靖難之中如果不是我全力以赴,那燕王能不能繼續當燕王還不知道呢!太宗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削掉了我的護衛,並將我貶到了這樂安來;仁宗只是拿那些金帛來安慰我。現在動不動就說什麼祖制,我豈能因為這種事情就罷休!你回去告訴皇帝,馬上把奸臣給我綁來,慢慢的商量我到底想要什麼!(徐議我所欲)”

侯泰回去之後不管將這些話說出去,但是隨行的錦衣衛全部都告訴了皇帝。宣宗大怒,指著後臺罵道:“事情結束了再和你算賬!”

朱高煦上疏數落朝廷的罪過,指責仁宗背棄了洪武和永樂朝的舊制,將那些本來只是顧問的文官全部提升,並且索要夏原吉這些奸佞。

宣宗此時只是嘆息的說道:“看來二叔果然是反了!”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瞻基

廷議的時候宣宗打算派遣陽武侯薛祿出兵討賊,大學士楊榮拼命阻止:“皇上難道忘記了李景隆的故事了麼?

宣宗沉默了,回頭看看夏原吉。

夏原吉說:“往事歷歷在目,不能夠在犯錯了。我看見朱高煦調兵遣將的時候自己都色變,返回王府和臣子說話的時候都哭泣,他肯定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並且兵貴神速,應該馬上厲兵秣馬,一鼓作氣將他蕩平。所謂先聲奪人,若是派遣將領的話,恐怕做不到這一點。”

宣宗稍稍決定了一點,再次問張輔,張輔說道:“朱高煦沒有謀略,此時他的手下也都是些無能之輩。希望陛下能夠給臣兩萬人馬,臣必定將他獻於闕下。”

聽到這話,宣宗皇帝下定了決心。楊榮從側面說,夏原吉從正面說出兵的必要性,而張輔則是點明瞭朱高煦手下全部無能,必定能夠一舉蕩平。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瞻基

宣宗決意親征,讓錦衣衛在北京中打死捉拿樂安的間諜。八月十日,將朱高煦的罪名告訴了天地,祖宗和社稷,山川,從北京出發,令陽武侯薛祿作為先鋒。

當聖駕過了楊村的時候,朱瞻基對著那些臣子問道:“你們覺得朱高煦會用什麼樣的計謀呢?”

有人說:“樂安太小,他肯定會取攻取濟南!”

但是也有人說:“他有可能去攻打南京!”

朱瞻基笑著說道:“都不對!濟南雖然近,但是城牆高大,不易攻打。他所有的家眷都在樂安,那些北方的士兵怎麼可能和他一起去攻打南京呢?他一定會在樂安等著我的!”

不久之後,朱瞻基得到了消息:“山東布政使和按察使知道了朱高煦暗中勾結靳榮,他們嚴加防備!靳榮沒有得逞。”朱瞻基更加放心了。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高煦反叛

二十日,朝廷大軍便包圍了樂安城,朱瞻基命令大軍發射火銃,火炮,聲音如同雷鳴一般,城中的人都顫慄不堪。

示威之後,朱瞻基派人兩次勸降朱高煦,並且告訴了城內的人只辦首惡,並詳細的和他們說了一番禍福的道理,搞得城中的不少人都躍躍欲試打算砍了朱高煦去換賞錢。

朱高煦得知這一點後慌忙的派人出城:“明天投降!

在這一天晚上,朱高煦將所有的兵器和謀逆的那些文書全部都燒掉了。

二十一,當朱高煦剛剛準備投降的時候,黨羽王斌制止了他,願意與朝廷決一死戰。朱高煦相當感動,在這種時候還有忠臣。他感激涕零,簇擁著王斌他們回到了王宮,轉身便從密道走到了城外,跪在朱瞻基的面前:“臣罪萬萬死!唯陛下命!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朱高煦劇照

這場鬧劇結束了。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狂妄無比,徐議我所欲。八月二十一,就成為了臣罪萬萬死,向著朱瞻基叩頭求饒。

朱瞻基還是很不錯的,即使他犯了謀反的大罪,也只是將他關到了西安門的牢房內。

一日,朱瞻基打算去看看他,但是沒想到朱高煦突然伸出了自己的腳,將朱瞻基絆倒了。

這實在是無聊透頂的把戲,是小孩子撒氣玩鬧的表現。

朱瞻基十分氣憤,他用一口重三百斤的銅缸死死的將朱高煦罩在了裡面。可是此時朱高煦竟然硬生生的用自己的力量將銅缸舉了起來,並且左右不停的走動。

朱瞻基再也無法忍耐了,他找來了許多煤炭壓在了缸上,再把煤燒紅,就這樣烤死了朱高煦。

“徐議我所欲”到“臣罪萬萬死”,朱高煦荒唐的一生(四):終結

銅缸炙烤

如果不能想象這個操作的,可以參考一下薛仁貴中的李道宗!

吾道不孤也!”--李道宗

谷應泰說:然而煦者,不過桀驁不臣,非有深圖遠算,特以成祖喜其猛鷙,昭帝曲加友愛,於時父兄見驕,恃愛肆奸。而煦之謀,非有湘東刻檀之狡也;煦之才,非有曹植自試之銘也;地不過樂安,煦非有吳、楚七國之強也;人不過王斌、朱烜,煦非有貫高、伍被之佐也。

最終的評價也不過外多誇詐,內實怯懦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