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天津一中院製作《執行問答手冊》快來圍觀學知識啦

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後果?

答 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問 申請人向哪個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答 一方拒絕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問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

答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該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進入執行程序後,法院如何掌握被執行人的財產?

申請人提供財產線索

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應當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申請執行人提供了明確、具體的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後5日內進行查證、核實。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予以核查。

申請執行人無法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者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確有困難,需人民法院進行調查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出調查申請後10日內啟動調查程序。

被執行人如實申報財產

被執行人接到法院的報告財產令,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對被執行人報告的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調查核實,必要時可以組織當事人進行聽證。申請執行人申請查詢被執行人報告的財產情況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申請執行人及其代理人對查詢過程中知悉的信息應當保密。

法院依職權調查

人民法院應當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進行調查,根據案件需要應當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調查的,同時採取其他調查方式。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承辦人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完成對被執行人收入、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車輛、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對外投資權益及收益、到期債權等資產狀況的調查。

採取搜查措施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被執行人隱匿財產、會計賬簿等資料拒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採取搜查措施。人民法院依法搜查時,對被執行人可能隱匿財產或者資料的處所、箱櫃等,經責令被執行人開啟而拒不配合的,可以強制開啟。

審計被執行人的財產

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認為其有拒絕報告、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隱匿、轉移財產等逃避債務情形或者其股東、出資人有出資不實、抽逃出資等情形的,可以書面申請人民法院委託審計機構對該被執行人進行審計。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申請之日起十日內決定是否准許。

懸賞公告

被執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書面申請發佈懸賞公告查找可供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決定懸賞查找財產的,應當製作懸賞公告。懸賞公告應當載明懸賞金的數額或計算方法、領取條件等內容。懸賞公告應當在全國法院執行懸賞公告平臺、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體平臺發佈,也可以在執行法院公告欄或被執行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處張貼。申請執行人申請在其他媒體平臺發佈,並自願承擔發佈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這期我們就講到這裡,下期更精彩呦,敬請關注!

供稿:執行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