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美智庫:中國爭當“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引領者

更多全球網絡安全資訊盡在E安全官網www.easyaq.com

題記:今天是918事變87週年紀念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自導自演,指示自己人炸燬瀋陽南滿鐵路路軌,栽贓給東北軍,日本關東軍以此為藉口,進攻中國軍隊駐守的北大營,8000名中國守軍被800名日軍輕鬆擊潰,皆因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然後,不到半年時間,整個東北三省都被日軍佔領。哎,小編看歷史不禁一身嘆息,張學良這廝,對東北簡直是拱手相讓,一塊喪失的還有具備強大生產能力的瀋陽兵工廠,後來爆發的十四年全面抗戰,日軍有百分之七十的彈藥由該工廠生產。如果歷史有如果這個工具,如果潛回1931年,讓北大營的中國軍人積極抵抗日軍,歷史又會怎麼書寫。

今天頭條內容是什麼呢,是美國正在熱炒的中國量子威脅論,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然,為美國順利通過“國家量子計劃法案”打下鋪墊,今日第三條有關於此法案的相關簡訊。

新美國安全中心發佈報告剖析中國的量子技術發展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簡稱CNAS)近日發佈《量子霸權?中國的野心及其對美國創新領導地位帶來的挑戰》報告稱,中國將自己定位為量子科技強國。美國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的領先地位受到中國等國的挑戰。在過去幾年裡,中國的研究人員在諸如量子加密、通信和計算、量子雷達、傳感、成像、計量和導航等基礎研究和量子技術發展方面取得了進展。這些突破證明中國的長期研究計劃取得成功。在這項長期計劃中,中國不僅在量子領域投入大量專項資金,同時也在積極培養頂尖人才。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從而向世界展示了其作為量子科學強國的崛起。此後,中國在量子通信和計算領域啟動了國家級的“大型項目”,這反映出中國對這些技術的重視程度。

美智库:中国争当“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引领者

報告:中國希望借量子增強經濟和軍事實力

報告稱,從最高層面來看,中國領導人認識到量子科學技術的戰略潛力,以在經濟和軍事層面增強國力。中國的量子野心與其打造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交織在一起。中國的目標並不是主要依靠“吸收”外國技術來追求自主創新,而是打算在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在內的戰略性新興技術中實現真正的顛覆性創新,甚至“源頭創新”。隨著中國推進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這些關鍵技術也將應用於國防。雖然國際合作可以成為推動全球科學進步的組成部分,但中國這些技術的敏感性和戰略目標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破壞”這種國際合作,或會導致未來的“中國製造”創新僅限於中國。

中國希望引領“第二次量子革命”

報告還稱,中國希望引領“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國廣泛採用可證明安全的量子密碼學和量子通信,其旨在創建至少在理論上“牢不可破”(Unhackable)的新網絡。

未來幾十年,量子計算的實現將創造出無比強大的計算能力。雖然中國起步較晚,但這場競賽將是一場馬拉松,並非短跑衝刺,中國科學家獲得了幾乎無限的資源,並且最近已在量子比特糾纏方面刷新了世界記錄。與此同時,中國研究人員聲稱在量子雷達、傳感、成像、計量和導航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從而提高了精度和靈敏度。此外量子材料的早期研究,如拓撲絕緣體,可能使信息處理的新範式成為可能。

CNAS擔心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的進展打破軍事和戰略平衡

新美國安全中心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的進步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軍事和戰略平衡,甚至可能超越美國傳統的軍事技術優勢。儘管難以預測量子技術實現的軌跡和時間,但這些具有“雙重用途”量子技術可能“抵消”美國軍事力量的關鍵支柱,潛在“破壞”與當今以信息為中心之戰爭方式相關的關鍵技術優勢(以美國模式為縮影)。

CNAS擔心美國的網絡間諜和信號情報能力被挫敗

新美國安全中心稱,隨著中國將其最敏感的軍事、政府和商業通信轉移到量子網絡,這種轉變一方面可能會加強信息安全,但也可能會挫敗美國的網絡間諜和信號情報能力。與此同時,中國向量子密碼學的過渡,可以確保中國抵禦未來的威脅,因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利用Shor的算法破解流行的加密算法。相比之下,美國尚未實現實施此類解決方案,亦未大規模實施後量子加密技術的替代方案。

展望未來,如果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成為先驅,那麼中國便可利用如此強大的計算能力獲得戰略優勢。與此同時,量子導航的引入可能會使天基系統獲得更大的獨立性,並且量子雷達、成像和傳感的實現將增強領域意識並利於目標選擇,從而潛在破壞美國在隱形技術方面的投資,甚至允許跟蹤潛艇。新美國安全中心認為,這些進步可助中國在軍事方面獲得巨大的優勢

擔心被中國超越,CNAS呼籲美國高度重視

新美國安全中心呼籲美國引起重視。報告指出,美國必須認識到中國在這些技術方面取得的進步,以及這些技術的潛在軍事和商業應用前景。新美國安全中心認為,美國應增強其創新生態系統的活力,在量子技術發展中繼續並加倍努力保持領先地位或至少成為主要競爭者。

美智库:中国争当“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引领者

此外,美國必須確保量子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與開發獲得充足、持續的資金支持,同時尋求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在這一過程中,探索新的公私合作模式將至關重要。在繼續探索後量子加密技術的同時,美國政府應開始評估在軍事和政府範圍內從如今流行的加密方式過渡到新的方式(其可能要求對底層信息基礎設施進行大調整)所需要的成本和時間。

報告指出,美國國防部還應進一步分析可用量子加密和通信的實用性,以確保軍事信息系統的安全。隨著量子雷達、傳感、成像、計量和導航的發展更加趨於成熟,美國國防部也應該考慮對這些技術進一步進行原型設計和實驗。新美國安全中心還表示,展望未來,雖然“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全面影響還有待觀察,但美國必須通過利用其在創新方面的現有優勢,以減輕其在這一領域的技術長期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