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长大干了什么?语文老师绝对不敢告诉你

小时候,我们大家基本上都听语文老师讲过“凿壁偷光”的故事。整个故事大家都十分熟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故事比较短,翻译过来就是匡衡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蜡烛,晚上就无法读书。邻居家有蜡烛但有不能照过来,于是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个洞,烛光透了过来,匡衡如愿以偿。同县有个人,家里富有并且藏书颇多,匡衡知道之后就到人家家里做苦力,并且分文不取。主人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匡衡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

匡衡回答:“我就想读遍您家里的书。”主人听后十分感慨,就把书借给匡衡看,匡衡终于学有所成。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长大干了什么?语文老师绝对不敢告诉你

这个故事经常被语文老师拿来教育我们,一定要向匡衡那么刻苦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那么,匡衡最后的成就到底如何呢?

匡衡凿壁偷光,学习的就是儒家经典,后来,他解读《诗经》十分独到,可以和现在的于丹老师相媲美。江湖传闻,如果你听了他解说《诗经》,那就会心情愉悦,烦恼顿消。虽然刻苦努力,但匡衡的仕途却并不如意,考了九次,中了丙科,成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尽管如此,但他名声在外,博得了当时身为太子的汉元帝的好感。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长大干了什么?语文老师绝对不敢告诉你

汉元帝即位后,就升迁匡衡,匡衡也做到了博士、给事中。老匡时不时就给皇帝上书,劝他不要铺张浪费,要亲贤臣、远小人。汉元帝确信,自己当初没有看走眼,匡衡得到赏识,又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替代他为丞相,可以说是显赫至极了。元帝后期,匡衡被封为安乐侯,封地有31万亩。

历史告诉我们,名不副实的现象太常见了,名字叫王美丽的不一定长得“美丽”,被封为“安乐侯”的并不“安乐”,反而遭致祸端。晚年的匡衡,利用地图里面的小错误,非法扩大自己封地的面积,多达4万多亩。汉成帝即位之后,匡衡的违法之举被司隶校尉揭发。经过核实,匡衡确实有偷盗土地的行为,他被废为庶人。没过几年,他就在老家病逝了。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长大干了什么?语文老师绝对不敢告诉你

你还知道哪些有污点的励志人物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