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洛陽真有河圖洛書嗎?

柳育龍


河圖洛書圖案僅是古人開始普及點線連接方式的天文天象星辰畫法的遺存遺蹟。這一痕跡在河南省禹州縣次具山上留有大量凹坑連線遺蹟存在。事實上應是結繩記事被用於星象編制上的體現。但將其用於八卦出現的啟示啟發上則猜想式更多些,這種方圓點連線式圖案在我記不清哪出土的扣式龜版上也有,只不過刻劃的是線刻式剪頭排成中間圓圈外有八方位羅列而已,可見更古時有這類圖案在先。真實的八卦源於籌碼算術,因而易經內述有易源於數之說,就應是算籌排八卦體現,而與其它無關,現實裡單卦的運行是依小數或分數進行的,怎用河圖洛書有關呢。河圖洛書排來排去都呈九宮式,九宮縱橫直線上3個數格:豎式1.4.7同其另兩列為立卦表示(立算日),橫式1.2.3同其另兩列為臥卦表示(臥算年),由這裡同卦聯上的?過一個橋可能嗎?贊一下.悟空問上也留點啥。


味哎兒


千萬別迷戀哥,哥只是個美好的傳說。

河圖、洛書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些數字,從1到10的自然數。河圖是從1到10,洛書是從1到9,排列方式不一樣。

河圖裡10個數字排列是一、六在後,二、七在前,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背中,這就是河圖;每組數字差了5。每個數都用黑白點表示,奇數用白點,1就是一個白點,3就是3個白點。偶數用黑點,2是兩個黑點,6是六個黑點。

洛書的本質是個幻方magic square,九個數字分3x3九宮排列,三行分別是492,357,816,它們的特點是縱橫對角線上的三個數字之和都是15。

都是數字,但在古人眼裡,這些數字和它們的之間的組合關係,構成了神秘的意象。正如八卦可以說是簡單的數字,從1到2,從1到8,從1到64,(還有現代化一些用二進制0,1表示的)。這些數字被賦予各種含義,比如奇數被稱為陽數,偶數被稱為陰數。九五之尊,因為9是最大的陽數,而5是中間。古人以為,這些數字是決定世界和人事運行規律的,掌握它們就能掌握未來的命運。

正如塞翁失馬禍福相倚,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令人心憂,術數之學是古代文化裡的顯學,醫卜星相都屬於其中。正如武俠小說裡的流派都有一位開山祖師是絕世高手,古人對遙遠的古代非常崇拜,都要為自己所創立和沿襲的學問找一個遙遠的神秘起源。周易八卦也未能免俗。

《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聖人是誰,說法不一,有說是軒轅黃帝的,有說是伏羲氏,有說是夏禹的。河圖、洛書是一次出現,還是分別出現也眾說紛紜,傳說是龍馬和神鬼馱著從黃河出水的。它們是什麼呢?反正現在傳的樣子是宋朝才定下來的。

這些古代文化,被古人當真,今天我們覺得其實是迷信。關鍵問題就是在於,古人覺得“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理是不能說出來的,不能洩露天機。今天我們覺得,道理是可以逐步把握的,即使經過艱難曲折,也可以逐漸深入理解。

為什麼上天派了龍馬神龜給古代聖王送信息,送來的只是簡單的數字遊戲呢?為什麼不送幾條科學定理,送不了量子力學相對論,送張元素週期表也好嘛。沒有!可見,這些神秘規則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後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成為迷信傳統,也從某種意義上阻礙的科學在中國產生。我們今天要理解科學,拒絕迷信。


松鼠老孫


河是黃河,洛是洛河。

《易.繫辭》有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伏羲根據河圖洛書,畫成了先天八卦。又根據八卦,畫出六十四卦。

周文王通過推演六十四卦,做卦爻辭。

孔子為《易經》做傳,使其成為《周易》。

故曰:《周易》歷時三古(上古、中古、下古),人更三聖(伏羲、文王、孔子)創作而成。


2014年11月11號,河圖洛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洛陽真有河圖洛書嗎?非物質就是現在不存在。僅僅在上古時,曾經出現過‘河出圖、洛出書’。這就如同兩千多年前,孔子不遠千里,來洛陽,問道於老子。你提問道:請問,現在老子還在洛陽嗎?

但河圖洛書的圖案,卻被伏羲記了下來。

總之,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圈,是華夏文明的起點。


楊朱學派


洛書出自陝西商洛市洛南縣。

《竹書紀年》:“帝黃服齋於中宮,坐於玄扈水之上”,南朝沈約《竹書紀年注》:黃帝“遊於洛水之上,得圖書焉”。

酈道元的《水經注》說洛水在源頭處有條支流叫龍餘之水,同洛水匯合後“又東至陽虛山,和玄扈之水是也”,由此可知,玄扈水是洛河上游的一條支流,發源於玄扈山,玄扈水旁又有陽虛山,玄扈水流入洛河的地方稱為玄扈洛汭。玄扈水既然在洛河源頭附近,當即在今天陝西洛南縣境內,《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玄扈山”釋文說“在今陝西洛南縣境”,“玄扈水”釋文“:在今陝西洛南縣西,出玄扈山”。《辭海》中“玄扈”:“一、山名,在陝西洛南縣西,與陽虛山相對。二、水名,源出於玄扈山,逕至陽虛山下”。

《太平寰宇記》“山南西道 商州”記洛南縣古蹟:“元扈山在縣西北100裡”,元扈山即玄扈山。

明史 地理志 也記載玄扈山、玄扈水、陽虛山,都在商洛


洛書出自洛寧的說法,最早來自於民國編纂的洛寧縣誌 資料來源是老縣誌 難免自說自話的嫌疑啊!


八水並流


“河圖洛書”在華夏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河洛文化的源頭之一,是中國字形文化的第一幅神秘圖案,對人類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計算機等諸多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2009年公佈的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孟津、洛寧等地報送的“河圖洛書傳說”成功入選,而在2012年洛陽市評出的“洛陽十大文化符號”中,河圖洛書也名列榜首。

2014年12月,洛陽市申報的河圖洛書傳說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河圖洛書傳說是誕生於洛陽地區的關於“河出圖”“洛出書”等相關故事的民間傳說體系,主要包括龍馬負圖寺的傳說、神龜獻洛書等內容。

相傳伏羲氏的時候,黃河裡浮出一匹龍馬,它身上的旋毛變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圖形,這就是“河圖”,伏羲氏依“河圖”畫出八卦,就是後來《周易》一書的來源;

後來,到了大禹治水的時候,洛河裡浮出一隻神龜,神龜的背上長有紋、圈、點,自列成組,這就是“洛書”,大禹對“洛書”進行了闡釋,就是後來《尚書》中的《洪範》篇。

今孟津縣會盟鎮,黃河與其支流圖河交匯處,相傳即為“龍馬負圖”之地,建有龍馬負圖寺;洛寧縣洛河與其支流玄滬河交匯處,相傳即為“神龜負書”之處,距此不遠的西長水村,存有“洛出書處碑”。

河圖洛書傳說在河洛地區很早即有,先秦文學中也多有記載。《周易·繫辭上》中就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西漢孔安國、劉歆等也對“河圖洛書”進行了闡釋。南宋朱熹的《周易本義》則首次附上了“河圖洛書”的圖案。

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圖洛書傳說是有關中華文明起源的傳說之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源文化,它印證了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能夠對研究中華文化的起源提供重要的幫助。(餘子愚)


洛陽晚報


河出圖洛出書只能作為一種傳說對待,它沒有事實依據,沒有確切的意義,它是一種虛幻的傳說,所以不能將中華文化的根源歸於這樣無根據的飄渺之上,這是其一;其二,假使有出現的“書'或'圖”,它們的意義是什麼,任何人不可能說明它們的意義,永遠不能明白的事物當然不能作為中華文化的淵源;其三,再假使真的有“書'或'圖”出現,而中華文化從此發源,這是天命的出現,是神仙、上帝或者什麼天外人的傑作,不需要人類的智慧了,人類只要等待再出現什麼“書'或'圖”,文化就又進步了。綜上所述,河出圖洛出書只能當做人類美好的傳說或者願望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再說它是中華文化的根源了,千萬不要貽笑大方了。

國務院批准“ 河圖洛書傳說” 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注意,這裡只是將“傳說”列入名錄,而不是河圖或者洛書!


於雁鳴的哲學與易經


河圖出於孟津,相傳伏羲時一匹白馬自河而出揹負河圖,伏羲悟出八卦。\n洛書古稱龜書,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由此而得名,大禹悟出治水之法,改堵為疏,治理了洪水


天地之間一氣而已


我只知道距今六千多年的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了最早的八卦。洛河長了,洛陽的洛河附近什麼也沒有,陝西的洛河附近就有距今五千年中國最大的城市遺址石峁古城遺址和黃帝陵。綜合河南人造假的技術,所謂河南河圖洛書不可信。


親爹親爹


河,出圖,洛,出書,那是傳說,關健是,河,真的出圖了,洛,真的出書了,這是,重點。


哈灬哈66096005


史料有河圖洛書。但不見圖形。河圖洛書的圖形出現於宋代,黃河裡躍出一匹背上刻有圖案的馬,洛水裡爬出一隻殼上刻有圖案的龜。那個年代有人信,現在也只有走火入魔的人信。哄小孩子還奏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