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北京初中畢業考與高中招生考將“二考合一” 專家:減輕師生負擔

北京初中畢業考與高中招生考將“二考合一” 專家:減輕師生負擔

北京初中畢業考與高中招生考將“二考合一” 專家:減輕師生負擔

北京初中畢業考與高中招生考將“二考合一” 專家:減輕師生負擔

新京報快訊(記者黃哲程)今天(8月23日),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瞭解到,《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發布,從2018級初一新生起施行。《意見》提出,2021年,初中畢業考與高中招生考將“二考合一”。

“二考合一”減輕備考壓力

《意見》指出,將減少初中考試次數,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減輕重複備考壓力。此外,將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重點考察學生能力發展水平,合理控制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意見》要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延續北京市現行中考方案給予學生適當選擇權的特點,在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全科賦分的基礎上,在部分科目中選擇最好成績科目計入。

在招生錄取辦法上,《意見》提出,到2021年將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改革錄取計分科目構成,適當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和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機會。將普通高中招生方式整合為統一招生、校額到校、自主招生三類。

市教委表示,改革方案減少了考試次數,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了“一考多用”。此外,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考試成績既是學生初中畢業又是升學的基本依據,明確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多重功能。

專家:應嚴格控制合格底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兩考合一”減輕了師生的負擔。減少了考試次數後,師生都不必為兩次考試做兩次準備。中考改革方案也兼顧了“兩考”要求,減少了學生為選擇科目而又很難確定自己的優勢所產生的焦慮。此外,更好地實現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本身也就是有效減輕師生負擔的重要措施,校際差距減小就不需要擇校,減少攀比,學生的壓力自然減小。

儲朝暉認為,“兩考合一”本身並不是完美的萬全之策,瞭解它可能發生的問題並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才能儘可能用其利而避其害。最可能發生問題的還是如何有效處理學業基礎考核與選拔性測試之間的關係,適度協調兩個目標的實現程度。

對於如何防止此類問題發生,儲朝暉認為,要嚴格把持住合格的底線,不要隨著升學競爭抬高合格底線,從而減輕學生因基線抬高而受到的壓力。同時應把考試的選拔性降低到合理的範圍,在拓寬高中優質資源的基礎上,形成縱向與橫向的良性學校生態,並以專業、可信的方式對學生多樣性發展給予充分的評價與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