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心臟病總在秋天奪命?心臟病患者如何「安心保命」?

肖正餘


隨著寒冷天氣到來,心血管疾病專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旺季”,患者人數驟然增多,心臟內外科一床難求。那麼為什麼心臟疾病患者易在此時發病呢?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臟疾病的進展也是如此。心臟作為血液循環的動力之源,其在進化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強大的保護機制並有較強的儲備力和代償能力。當疾病發生後,心臟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機制,維持其泵功能,使人體得以正常運轉。但隨著疾病發展或有一些特殊誘因導致心臟自身調節無法滿足或來不及滿足機體需求時,即會出現失代償的情況。這時,人體才會感覺到胸悶、胸痛、心悸等不適症狀,甚至嚴重情況下出現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等致死性危機事件,導致猝死發生。簡而言之,心臟病的形成就像給人體佈置下了不知何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就等時機成熟和誘因合適,就會爆發。

秋季,由暖轉寒,正是心臟病症狀易發的誘因之一!

以成人心臟病常見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為例,在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血管壁損傷修復和炎性反應使粥樣斑塊在血管壁內形成,並逐步導致了管壁的硬化和管腔的狹窄。由於冠狀動脈的儲備能力(充足的壓力、流量和眾多分支血管的保護),輕度甚至中重度的,在日常生活的負荷下,都不會引起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但是周圍溫度的驟然下降,勢必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從而引起心率增快、心臟收縮力增加,加速血液循環,提高代謝水平,這必然加大了心臟的負荷,同時,寒冷容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就像腿抽筋),使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一方面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供能減少,就直接引發了心肌缺血的發生。這也就是寒冷天氣易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的基本原理。

那麼,如何“安心保命”呢?

首先,防大於治。冠心病、瓣膜疾病的形成,絕不是隻在中老年後才開始的,因此不要在青年時就過分揮霍自己的身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低鹽低脂飲食、戒菸、定期運動、控制情緒、勿熬夜),健康的心態,都會使病魔遠離自己。

其次,定期的體檢,發現自身的潛在的致病風險因素或早期病變,積極干預,減緩病程的發展。

再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後,至正規的醫院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根據自身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即可時不要預防性的放支架,而該搭橋時不要因為擔心創傷用支架來將就),並規律、規範藥物治療,不要隨意停藥或聽江湖遊醫的“祖傳秘法”延誤治療。

最後,季節變換,注意保暖添衣,中老年人要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在晝夜溫差較大時的室外活動、過度勞累;飲食上,“秋膘”不要過分貼;控制情緒,勿過分激動,以免誘發心血管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