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該如何給一家人買保險?

鳶_戾天


題主的問題比較籠統,我在這裡先分享一下思路吧

首先回答,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如何配置保險。

配置保險的順序應該是:不管什麼時候,家庭保險配置都是要優先家庭支柱,在逐步完善其餘家庭成員的保障;

根據夫妻對家庭經濟的貢獻,優選確定為家庭支柱購買充足保額的保險,以防止家庭支柱在出現意外或重疾失去工作能力時,生活難以為繼;其次,為另一半投保一定額度的保險,金額比家庭支柱少一些;最後再考慮為小孩、老人投保。


再次,分享一下保險險種的購買順序

首先是意外險。意外的發生不可避免,小至摔傷骨折,大至身故殘疾,對於家庭的影響都十分大,意外風險的防範則必不可少。通常1年期的意外險保障選擇較多,保費較低,大人小孩都能投保,大人需留意意外保額可儘量選高點,小孩因身故保額受限制,可以選擇較高的意外醫療保額。

其次是重疾險和壽險。

這個時期的夫妻正處於收入及事業上升期,在房貸車貸等壓力下,為家庭支柱配置保險需建立槓桿風險,重疾險和定期壽險的保障必不可少。

再次是兒童重疾險。中國0-14歲兒童的惡性腫瘤患病人數每年4萬左右,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而且治療費高昂。從風險轉移的角度來看,為孩子配置重疾保障十分重要,同時考慮孩子的成長情況和通貨膨脹影響,選擇保障20年或30年比較合理。

另外,如果覺得重疾險還不夠的話,最好一家人都購買醫療險,作為社會保障,醫保屬於福利性政策,可以報銷小額的醫療費用,在大病來臨時,大病醫療保障(百萬醫療險)可以覆蓋大額醫療費用,更大程度地減少家庭負擔。

最後在保障都已經配置好之後才選理財險。這個時期的家庭有了一定存款,許多人開始熱衷投資型險種,但其實保障型產品的重要性遠大於理財型產品,保險的本質是保障,只有在確保人身有所保障,保險才能發揮它真正的意義,此時才能進一步考慮理財型產品。


對於父母,管家的建議是:

具體考慮年齡因素和身體健康狀況,結合保費成本,來進行選擇規劃。可以優先考慮意外險,因為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身體抵抗力在慢慢下降,抵制相關風險的能力就相對很弱,而一份合適的意外險可以很好地提升父母的安全保障水平,而且意外險具有保費低廉、人身保障高的特點,65歲以前投保,與年輕人投保的費率相差無幾。

除了意外險以外,為爸媽投保健康險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老年人投保健康險和年輕人有很大的差別,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方面,老年人的住院幾率較高,而且一旦住院,往往就是大病,花費較大。因此,要重點購買住院醫療險。另一方面,購買養老保險,雖然能夠充分地保證人們老年能夠生活地更加舒適,但一般為55歲以上的爸媽投保費率會比較高,所以若您的父母已經55歲或以上,便不建議投保該險種。


對於父母如何購買重疾險,管家的建議如下:

若父母年齡在50週歲左右,且身體健康,建議考慮消費型、不含壽險責任的純重疾險,保障期限可選10年或20年。不推薦含壽險責任的儲蓄型重疾險,是因為保額和保費會非常接近,年齡越往後,保費甚至會倒掛,那就失去買保險的意義了。


另外,回答題主的另一個問題,網上查感覺好複雜,不知道如何對比購買。

很理解題主的疑惑,保險是很專業的產品,自己學習是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就算是下功夫花時間去學習去了解,也不一定完全正確。這種情況,建議來諮詢我們立安保險管家,讓管家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來幫助您推薦保險,提供專業的意見。


我是立安保險管家,有保險任何問題隨時諮詢我,我們由多位行業專家組成的管家服務團隊為您解決保險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立安保險管家


呵呵😊,保險啊,怎麼說呢?好是好,下面是我的親身經歷。

我前幾年在中國保險界的前三大保險公司之一的太某某保險公司做過業務員,後來因業務不達標被清退了。我給我的親戚的孩子入了一份保險,核保的時候什麼問題都沒有,順利投保。今年春天孩子住院,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各種的藉口各種的理由都上來了,總之就是不想理賠,說客戶不符合投保條件,當時核保的時候怎麼不拒保呢?到理賠的時候了又說這說那,弄得我在親戚面前很尷尬。

以前老百姓都傳言說“投保容易理賠難”,我還不信,現在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總之,這個坑很大,需謹慎!

真要投保的話,找個好一點兒的公司吧!祝好運。


e網傾身


作為一個家裡多名親戚擔任保險業高管的人,我覺得還是能回答一點這個問題。

明確你的目的。

朋友圈長期被保險宣傳信息刷屏,不要管這些文案寫得多麼危言聳聽。你就認準一條:你自己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想要購買保險?壽險、死亡險、重大疾病險還是分紅險?定好方向,挨個保險公司搜對應險種,直接對比條款。

確定你的經濟承受能力。

保險費一般是年交或躉交,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買適當金額的保單,避免斷交。看好保單的現金價值,買錯了要知道如何能退,以及退多少。

清楚保費繳納流程,最好選擇直接劃款不經過業務員的保險公司。

曾經見到過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將客戶繳納的保費私自挪用,直到客戶多次追問才若無其事地回答“你這麼大的老闆,還缺這點錢?我拿去給我小孩交學費啦!”

當然,近年來不少公司已經直接通過客戶簽訂協議代扣的方式,不通過業務員轉款,這種更便捷和保險。畢竟,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是跳槽最頻繁的。

千萬不要把保險當成理財。

理財到專業的理財機構,各大銀行或金融app都有專項,保險公司就算了吧。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機構做,更放心。

————頭條號:講故事的貓小姐————


講故事的貓小姐


建議:

1、你這種情況,建議不要從代理人渠道買,主要因為你保費承受力有限,99%的代理人主推的產品很難滿足你全家的保障需求。

2、你的保費預算是關鍵。考慮到還要為結婚、購房、生養做儲蓄努力,父母收入不穩定。不知道年結餘多少,初步建議本人的保費預算一年在4800以下,父母保費預算在4200以下,合計3人保費在9000以下。

3、基於第2點,建議更關注在退休前保障的額度和重點風險,而不是全生涯考慮或面面俱到,更不是出於儲蓄目的去買保險(銀行存款比保險收益性更好)

4、具體險種上,不知道所在地哪裡,這對產品選擇是有影響的。

產品方案:

一、本人:先了解單位團險保障情況。初步看,

1)意外險需要買。某意外險100萬也就300元左右,獨特功能是防範意外傷殘風險;

2)定壽可以暫時不用。用後面重疾險的保額即可,等有房貸、小孩之後加上;

3)重疾保障:某定期重疾,保30年交30年,保額50萬,保45種重疾,也有50萬身故保額。每年保費才2900元。建議把保費用在刀刃上,暫時不用關注是否含輕症、更多的重疾數目這些次要問題。

4)醫療險:某中端醫療住院保障,含自費藥,0免賠。保額20萬,一年才723元。

合計費用:本人4200元/年。如果單位團險提供了一些保障,上面的可適當減少節約保費。

二、父母:身體健康,非常好,從投保來看健康也是財富,省下保費。

(假設年齡49)

1)某防癌險,保障到70歲,保額15萬,交15年,保障癌症和身故責任。父親保費一年1920元,母親一年1345.5元。

2)某醫療險:年保額300萬,免賠額1萬(癌症無免賠),含自費藥,保費每人一年866元。

3)意外綜合險:意外險保額不用太高,一般意外保額20萬,幷包含意外醫療(0免賠、不限社保),每人300元一年。

父母保費合計:5597.5元。

總結:自己和父母3人保費合計9797.5元,略超過原先9000元保費的預算。初步方案,可以再調整,供參考。


L未來車


大家好,我是家庭保險規劃師黃坤,歡迎關注,瞭解更多的家庭保險乾貨知識,有問題也可以@我。

個人認為,在做保險配置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家庭需求分析,先明確家庭的需求點,是什麼,然後在結合預算去配置相應的產品,來達到拿走擔憂或達成心願的目的。


我們以一個普通的80後為例,來做下分析,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舉例家庭結構如圖

四個60歲之上的老人,一個孩子,X先生和Y女士是家裡的經濟來源;每位老人的退休金1000元/月,X先生,工資1萬元/月,Y女士6000元/月,孩子補習班和學費2.4萬/年,負債只有房貸,每月4000元,剩餘14年,共67.2萬;

擔憂和心願:

1、家裡老人年紀大了,現在還能顧著自己,之後的醫療費用怎麼辦?

2、X先生考慮,房貸的壓力,萬一出點事情,房貸怎麼還?

3、X先生考慮,自己和配偶的身體狀況,若有重大疾病怎麼辦?

4、Y女士考慮,孩子的醫療費和重大疾病怎麼辦?

整理如下:

家庭一年下來,能夠存下來的錢也就8萬左右,大部分的家庭,可能都是這個樣子;

那麼這樣的家庭,如果要做一個全面的保險配置,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不贊成先大人後小孩,也不贊成只給孩子辦;我認為,家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保險的配置;因為:不管是老人、孩子還是我們,任何一個人發生風險,都必然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動盪。

現在的80後,很多都在走鋼絲,揹負著高昂的房貸,微薄的工資以及亞健康的身體狀況;不說大事,發生點小事,住院半年,不說醫療費,房貸都能壓垮;說實話,我們這代人,病不起,也不敢生病。

以X先生和Y女士的情況來看,個人建議家庭保險的預算可以在2萬-3萬左右,佔比在家庭年收入的10%,淨收入的30%左右。

四個老人,可以考慮意外險、老年防癌險和百萬醫療保險;

X先生,可以考慮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

Y女士,可以考慮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

兒子Z,可以辦理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

配置如下:

總保費:27724元,帶來的保障為:

1、兒子Z:意外10萬,意外醫療2萬,含自費藥;醫療險300萬,重疾險50萬;

2、X先生:意外50萬,意外醫療5萬,含自費藥;定壽100萬,醫療險300萬,重疾險50萬;

3、Y女士:意外50萬,意外醫療5萬,含自費藥;定壽50萬,醫療險300萬,重疾險50萬;

4、四位老人:意外10萬,意外醫療2萬,含自費藥;防癌醫療險50萬

大家可以看下,這樣的整體性的方案,是否能夠幫助這個家庭,轉移家庭風險;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謝謝。

考慮不足之處,也請大家指出;每一個家庭的情況不同,需求也是不同的;具體的方案配置,還需要做深入的溝通,謝謝。

如果對保險有疑問或者不清楚,可以留言,免費幫你解答!

最好能關注我,我們做個朋友,詳細溝通,以你的需求出發,幫你避坑!


險保一家黃坤


我大學畢業後在保險公司工作7年,後來離開保險公司,成家後給家人買了不少商業保險,現在是某保險公司的“鑽石客戶”。我來談談看法。

以投資增值的心理來買保險是不理性的

保險的基本功能是風險補償,當人和財物受到意外災害時,通過保險公共基金作風險的補償。所以保險的功能是保障,而非投資。現在商業保險公司有分紅保險,投資連接保險等等帶投資性質的保險,但消費者一定要清楚:保險的投資收益率是不可能比純投資性的產品(如銀行、基金等)高的,因為你的保險費中有一部分用於購買保險風險保障,扣除這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投資功能。你購買保險後,你可以查你的“保單現金價值”,即退保金,你就可以知道你可以用於“投資增值”的那部分錢還剩多少。國家對保險基金的再投資,有十分嚴格的規定,所以你指望通過買保險來投資增值,那是不理性的一種消費行為。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要綜合考慮才“划算”

從“划算”的角度,當然是社會保險最“便宜”,因此最“划算”。這是社會保險的屬性所決定的。所以要檢視自己和家人社會保險有沒有買全,有沒有買足。這是一家之主必須要去做的。

在這基出上,可以考慮購買商業保險作為補充。

一個家庭的保險如何來規劃?--“三儘量”

一、險種的搭配

1、人壽險+養老+財產險考慮齊全;

2、人壽險中,意外+醫療+健康配比合適;

3、養老險酌情考慮,因為養老金準備,有很多替代的產品。

二、家庭成員適合的險種(以題主為例)

1、父母:重大疾病險+住院醫療險

2、自己和配偶:意外+意外醫療+重大疾病

3、子女:根據收入情況,可以適當買教育金險種

三、商業險的購買渠道--“三儘量”

1、能買組合險儘量不買單個險(家庭組合、險種組合);

2、能團購(在單位大家一起買)儘量不個體買;

3、能在網上買儘量在網上買。

保險費的支出要量入為出

扣除社會保險的足額繳納,在購買商業保險時,要考慮量入為出。

幾個原則供參考:

1、家庭保險費的總保險支出點家庭淨資產的5--10%

淨資產是資產減去負債部分,假如你家淨資產500萬,那你的保險費總支出25萬--50萬,太少則保障太少,太多可能會影響家庭的資產配比穩定。

2、保險費交費期限:選擇10--20年交費期限,以不超過退休年齡為準

以題主為例,30歲,選擇20年交,每年交1.25--2.5萬保險費,每個月交1000--2000元保險費,對於一個有500萬淨資產且收入穩定的家庭,負擔應該不會太大。選擇較長的交費期限,費率也比較低,是比較“划算”的。

3、一家之主要保持收入的穩定

保險的交費特點是“強制存錢”,購買保險後,交費期間中止交費,會很不划算。所以在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看保險條款中的“現金價值”(即退保金),保險業務員也要有義務告知的。現金價值告訴你買了保險後退保有多“不值”。因此,投保人一定要保持收入穩定,才能夠持續交納保費,享受保險帶來的保障。這才是最“划算”的。


其實,買保險就是買心安。如果自已和家人都平平安安,這才是最划算的。你覺得對嗎?


冷暖職場


生活中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我不需要保險,用買保險的錢,可以請朋友吃飯,或者存錢買車買房;我不需要買保險,一保就險;我不需要買保險,人生沒有那麼多意外。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不僅要為自己購買一份保險,也要為家人購買一份保險。因為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那麼我們該為家人和自己購買一份什麼樣的保險呢?

我覺得有一款組合套餐產品就很適合樓主,平安人壽推出的2018年開門紅產品璽越人生以及它的組合套餐—大小平安福。樓主想要為家人和自己購買的部分包括:重疾險、小孩的教育險、養老險等,璽越人生的少兒版包括:教育金、創業金、婚嫁金、特別生存金、生存金、養老金、祝壽金、身故金。成人版包括:特別生存金、生存金、養老金、身故金。這對於樓主的家人和自己來說,交3年、5年或者10年的保費,就可以享受一生的保障。

說到理財,璽越人生不論是成人版和少兒版,都具較好的理財效果,投保人在保單生效的第五年及第六年,將分別獲得50%的年交保費,在第七年直至終身,每年都可以獲得相應的保額,樓主可以將保費和保額轉入聚財寶中,最高可獲得16%的年利潤。

它的套餐:大小平安福,是可以保障投保人的疾病險和意外險,都會極大的保障投保人,這對於投保人的人身保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不過,既然是套餐,璽越人生+大小平安福的投保人必須是同一人。

對於樓主想要為自己和家人購買的保險,我覺得還是這樣購買比交划算,對於家庭本身的經濟壓力較小,可以自主選擇基本保額。還是很適合樓主的。


科技潮男就是我


丘吉爾說:保險是唯一的經濟工具,能夠保障在未來一個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筆可知的錢。對於家庭來說,保險顯得額外重要。

家庭成員這麼多,每年的保費預算有限,到底要怎麼買保險?小幫保幫您理清思路,用最少的花費買到最合適的保障,要把錢花到刀刃上。咱們先來看家庭保險選配的原則,再來了解實際的操作~

♦家庭保險選配原則

原則一:先保大人,再保孩子

很多家長處處想著孩子,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在買保險這件事情上,一定是要先給大人買,再給孩子買。家長本身就是孩子的保護傘,家長買好了保險,孩子們就相當於有了雙重保障。

原則二:先給家庭經濟支柱買

家庭的經濟支柱,承擔了最大的家庭經濟負擔,也是家庭風險的核心所在,佔據最重要的位置。“站著是印鈔機,躺下是人民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家庭經濟支柱“萬一”出險,如果有保險的話,至少還能給家人一點緩衝和支持。

原則三:先保障,再理財

我們最在意的,其實就是健康。只有健康在,理財才有意義。在做家庭風險規劃時,我們建議先滿足家庭成員的人身保障需求,再進行家庭資產的規劃和投資。

原則四:保費支出要科學合理

保費支出和家庭總收入,要有比例控制。一般情況下,這個比例在10%左右比較合理。

原則五:先考慮產品,再考慮公司

買保險時,最需要關注的就是自己的需求和產品的性能。保險公司的品牌相比反而顯得沒有那麼重要。

因為保險行業根本沒有小公司,註冊資本2億起步。在整個金融業的經營中,保險業是受監管最多、最嚴的行業,有中國銀保監會上千億的保險保障基金,有再保險公司的互保機制,有責任準備金機制,中國保險行業是一個很成熟完善的機制體系。

♦那麼在給家人選配保險時,怎麼操作呢?

1、家庭經濟支柱可以考慮下面的思路:

第一是健康保障,醫療險+重疾險缺一不可,針對嚴重疾病帶來的高額醫療費、經濟損失進行補償;意外險是人人必備不用多說。

第二是身價保障,體現了家庭責任,身故賠付以防不測,家庭成員之間不僅僅是親屬關係更有經濟關係,避免為家庭留下債務,家人生活陷入窘境。常規推薦的產品類型是定期壽險,意外險、含身故責任的重疾險也有部分身故保障功能。

第三是基礎的資產保障,利用穩定性好、安全性高的保險來進行長期規劃,鎖定收益,儘量減輕通貨膨脹的影響。這部分產品,以年金險多見。(保障型保險配好後再考慮)

第四是資產傳承和保全,利用保險的特有屬性,確保財富安全傳承,實現家庭和企業財務安全隔離。常見的產品類型是終身壽險,這款產品一般是高收入的群體配置得比較多。

2、孩子要怎麼配保險呢?

第一健康保障,醫療險、重疾險必不可少,重疾險可關注是否涵蓋少兒高發疾病,以及少兒高發疾病是否有雙倍賠付等。意外險槓桿比率高,可以考慮涵蓋小額疾病醫療保障的意外險產品。

第二教育金險,給孩子配置教育金,用作專屬的教育資金。(保障型保險配好後再考慮)

3、老人要怎麼選購呢?

第一健康保障,超過50歲能買到合適的健康保障越來越少,主要是考慮防癌險、防癌醫療險、醫療險等。

第二意外險,這個年齡發生意外的情況很多,一旦發生了意外,如果為了省錢不及時治療很容易變成大問題。

第三年金險,給老人配置年金險用來養老。這裡有另一個思路,就是給老人正值青壯年的孩子配置年金險,保險金拿出來給老人當養老金用。(保障型保險配好後再考慮)

以上就是在買保險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淺顯易懂,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更多保險知識,可關注關注小幫保進行了解噢!


小幫保險


您好,我是中國人壽一名資深組經理!

我也是三十多歲這個年紀,用我的視角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年紀,其實是沒有多少財富的,屬於事業的上升階段,同時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

所以我們肩負著責任,也有很大的壓力!

那麼,我們對於保險的需求,其實應該用兩個字來表達,“心安”!

希望家庭每個成員都健健康康的,但是當下最具風險的是我們的疾病和意外!

父母,年紀大了,疾病風險更大一些, 父母更需要醫療險,就是當下比較流行的低保費高保額的百萬醫療險,一年一千元左右!

我們自己應該上的保險,包括重疾險,包括意外險,包括醫療險,一年的費用,大概在四五千元左右

然後就是我們的孩子,很多人為孩子出頭教育金,養老險等等,其實他們更需要的是保障型的險種,保疾病的,保意外的小病醫療的!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在保障方面做得充足,以後我們再去考慮其他的!

可以為孩子投保教育險,為自己投保養老險!



保險追夢人


1. 家庭收入來源是什麼,哪個家庭成員倒下影響最大。很多家庭收入來自男主人,這樣就需要優先保障收入支柱。

2. 主要擔心的風險是什麼,可以約個保險經紀聊聊,但是自己總是比別人更清楚家裡的情況。

3. 家庭成員已有哪些保障,公務員還是農民工,待遇天差地別,瞭解清楚自己的風險缺口。

4. 買保險的預算,保險是要花錢的,要平衡一下獲得的保障和經濟承受力。如果預算有限,那在保障範圍、保額和保費這三個元素間要做取捨。

5. 家庭關係如何,保險的受益人怎麼安排,這個不多說。

這些問題都有答案了,就可以選產品準備投保了。對於健康類的保險,對被保險人的身體情況和年齡是有要求的,投保前把健康告知好好看看,不是所有的生意保險公司都接的。

關於產品的選擇,不要迷信所謂的大牌子,能在國內拿到保險牌照的,實力必須雄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