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在幼兒園大哭大叫,回家也是,該怎麼辦?

捉刀伏虎


根據題主描述,孩子反常哭鬧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班換老師。不要小看換老師對於孩子的影響,即使是中小學生,如果以前很喜歡的老師走了,又不喜歡新老師,都有可能直接牴觸老師所教的那門課程。說明,換老師對孩子心理上的影響可以非常大。更別提4歲的中班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後,除了睡覺,全天至少一半,甚至大半時間是和幼兒園老師在一起的,久而久之,老師對於孩子來說,幾乎像半個媽媽。甚至,如果這個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溫柔可親,比孩子母親的脾氣性格更好,那麼孩子對老師的依戀就更重。換老師,等於孩子失去了半個媽,你說她能鎮定嗎?

年幼的孩子,可能無法瞭解成人世界的“產假”、“辭職”,對於親密人物的離開,他們會依照本能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這種感受可能帶來嚴重心理創傷,請家長務必重視。

建議你們最近不要再送孩子去幼兒園了,最好由媽媽自己在家照顧她,重新建立質量更高的母女感情。另外,一定要耐心的、溫和的安撫小女孩。

地上的飯粒非要吃掉,可能是之前老師教過她珍惜糧食,做小動作學小青蛙也可能是老師教她的遊戲,她用這種方式來“懷念”那個離開的老師,給自己安撫,就彷彿老師還在身邊一樣。至於自己不脫鞋非要家長幫忙,是一種向家長“討愛”的方式。

總之,最好的辦法,是近期一切都順著她,只要是沒有危險,不違背道德的要求,統統答應她,盡家長最大的力量去滿足她。多陪伴她,並且跟她聊聊那個她喜歡的老師,如果她哭,不要阻止,允許她釋放悲傷。

一句話,媽媽的親自陪伴,耐心、溫柔的高質量陪伴,是最好的解藥。


寬和教養


孩子在幼兒園裡面經常大哭大叫,在家裡面也是如此,應該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大哭大叫應該和幼兒園老師辭職有一定的關係,可能自己的孩子比較喜歡辭職的這位老師,所以換了新的幼兒園老師之後孩子不適應,不知道該怎麼和這個老師交流溝通?



或者說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傷害,覺得換了老師很傷心,通常有一點點小的挫折或者是小的問題就會出現大哭大叫的情況。其實孩子這麼做無非就是掩飾自己的做法,或者是孩子想要博取老師的關注。

很多孩子想要博取大人關注的時候,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所以他們就用大哭大叫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力。還有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用大哭大叫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所作所為。

比如說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又害怕聽到老師對自己的批評。所以往往當老師在批評他之前,他就開始大哭大叫,或者是老師剛開始說他,他就做出很強烈的反應。這樣老師就沒有辦法說他了,他就達到了他不被批評的一個目的。

孩子在家裡面也是大哭大叫,遇到一點點的小挫折就反應特別強烈。所以這種情況下說明孩子的心理是比較脆弱的,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好好的和孩子交流溝通一下,家長如果長時間不管孩子的話,容易讓孩子的這種情況越來越厲害!



平時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多和孩子交談一下幼兒園裡面好玩的事情,儘量的讓孩子喜歡上自己換的這位老師,把對原來那位老師的喜愛之情轉移到新的老師身上。這樣孩子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的依託之後,他在幼兒園裡面就不會有特別奇怪的行為了。

孩子在家裡,如果不是說家裡的老人特別寵愛孩子,導致孩子無理取鬧,幹什麼事情都大哭大鬧的話,家長就要找造成孩子大哭大鬧的這麼一種情況,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大哭大鬧,他肯定有一個爆發點,那麼這個爆發點有可能家長觀察不到,瞭解不了,所以當孩子突然出現大哭大鬧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

其實我覺得如果孩子真的是在家裡面隨便大哭大叫的話,肯定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家長造成的,家長過於寵溺孩子,對孩子養成一定驕縱的性格,在家裡稍有不如意他就開始無理取鬧,大哭大叫,來達到他想要某種東西,造成某件事情的目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能老是縱容孩子出現大哭大叫的現象發生。因為家長是能允許孩子有這樣不禮貌的現象,那麼老師或者是其他人能一直容忍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莫名其妙的情況嗎?時間長了可能會有人嫌棄自己的孩子,會歧視自己家的孩子。



當孩子在家裡面再出現大哭大叫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制止孩子的這種情況,告訴孩子有什麼事情可以和家長說,但是不能再出現大呼大叫的情況了。並且當孩子在幼兒園裡面也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候,家長也要請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幫忙制止孩子的行為。家長只要告訴孩子有什麼事情可以及時找老師和家長,但是不能出現大哭大叫的情況,這樣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都不會喜歡他的。


最美幼兒緣7


家長最好做個數據記錄,比如:10月10日孩子大叫了23次,10月20日孩子大叫了20次,10月月30日孩子大叫了19次。我們是通過數據的變化來看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行為被幹預不是立刻馬上就能減到0的,一定是需要時間需要堅持的。

替代行為:家長自己也要去分析孩子的行為功能。根據不同的行為功能,替代行為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的行為功能是“尋求注意力”,那麼需要教導(輔助、強化)孩子使用恰當的語言或方式來獲取他人的注意力,並且要注意次數,過於頻繁也是不好的。如果行為功能是自我刺激,建議應該以提高孩子的基礎技能、認知理解、拓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玩耍技能為主要干預方案。孩子能夠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多了,玩耍技能提升了,就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多了;那麼自我刺激的行為自然也就會減少了。預防方面不好做,因為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行為出現時,使用視覺提示卡片(安靜文字或圖片都可以)提醒孩子安靜下來,比家長跟孩子“噓”要更好一些。儘量不要跟孩子對視或對話,更不能嚇唬孩子。孩子行為問題相關的疑惑家長可以前往武漢心之初教育培訓學校瞭解諮詢,在平時孩子安靜時或者使用恰當的聲音回應老師或他人時,一定不要吝嗇給予孩子強化。


用戶5351855678180


孩子在幼兒園大哭大叫,回家也是。說明孩子有點不適應換老師,還沒有接納新來的老師。當然,這孩子是比較敏感的,特別是孩子也正處於秩序敏感期。如果這種情緒得不到合理的引導和宣洩,就會表現為大哭大叫,任性。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呢?

一般來講,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 對於場所、位置、時間、空間、順序、所有物、約定、習慣,這些秩序的完美都有近乎執拗的追求。 比如說東西應該放哪裡?應該走這邊還是另外一條小路?爸爸不能穿媽媽的衣服?家裡的每個物體應該放什麼位置?等等。都有一定的規定和秩序。如果違反了,孩子就會大哭大鬧,或者重新要擺對擺正才行。

所以孩子在學校,在家大哭大鬧,可能孩子也正處於秩序敏感期。對於換老師這事還不能理解,比如說為什麼老師是要走?因為之前都是這位老師習慣了這種秩序。但是老師走了就打破了這種慣有的秩序。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就容易大哭大鬧,任性了。



該怎麼辦呢?

首先先接納孩子的情緒。但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輕輕抱著她就可以了。等她鬧夠了之後告訴她某某老師是有事要離開一會兒,新來的老師也很愛你的哦。家長要幫助孩子和新的老師建立友好的感情,等孩子和新的老師慢慢熟悉了。自然情緒也慢慢的變好了。在學校的時候或者在家的時候都要適當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長也要注意和新老師多溝通,講講自己孩子的情況,讓孩子和老師更快的熟悉起來。更快的度過這一個階段。

總之,接納孩子的情緒,合理的引導孩子。相信過一陣子,孩子就會慢慢熟悉新的老師,建立起新的秩序感了。



我是您身邊的英語啟蒙老師,育兒實踐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分享更多的少兒英語啟蒙知識和前沿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