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5年跑了30萬公里,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就發生在淳安

5年跑了30萬公里,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就發生在淳安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一個在城區天天和麵粉打交道的男人最後決定上山追蜂,這一追就是5年。杭州淳安有20多個鄉鎮,他幾乎都去過。如果要做一個並不準確的統計——為了追蜂,最近5年他大概跑了30萬公里。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他尋找的蜂叫“中華蜂”,是中國獨有的蜜蜂品種。在他上山追蜂前,他所在的千島湖金峰鄉幾乎已經看不到“中華蜂”的身影,漫山遍野採蜜的都是“意大利蜂”。如今一群一群的野外“中華蜂”被他發現,並被選育和保護。粗粗一算,這些年,他大概找到並保護了700群“中華蜂”,約合700萬隻。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城裡的麵包商人

要做山間的“蜂王”

他叫李君竹。最近10年,他的日子過得讓很多人看不懂:從城裡到鄉下,從麵包到野蜂,從做麵包到挨家挨戶去收蜜,一斤兩斤三斤……

“最開始的時候很矛盾,到底是一心一意在鎮上做生意還是回到村裡來。”李君竹今年45歲,2011年時他在杭州淳安千島湖鎮做麵包和蛋糕,一年收入頗豐,是村民眼裡的能人。在當地鄉黨委政府人才迴歸的招引和村民的期盼中,他當選為村書記。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他來到金峰鄉安上村上任不久,一件事開始讓他擔憂。“我記得小時候村裡很多人家都養蜂,後來看到的卻都是外地的放蜂人。”他說,外地人用貨車裝來一箱箱的蜜蜂採蜜,花期過了收蜂就走。

再後來他知道,幾乎已經消失的本地蜂種叫“中華蜂”,而外地放蜂的品種則叫“意蜂”。

“不要說本村,周邊幾個村莊加起來,‘中華蜂’的數量也就幾十桶,山裡已經是意蜂的天下。”他知道意蜂的產量高,但只針對某一種花采蜜,若遇花就能採蜜的“中華蜂”消失了,對物種及百花授粉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2013年,在前期的技術學習和對野外“中華蜂”的摸排調查後,李君竹轉讓了鎮上的麵包蛋糕坊,他決意要擴大“中華蜂”的種群,去山間做一個“蜂王”。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為了追蜂

5年跑了30萬公里

想得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想要擴大蜂群,首先要找到蜂群。

李君竹的越野車出發了。他想知道哪裡有野外蜂群,哪個蜂群的品質更好,哪些蜂群適合引下山培育。

“哪裡有野蜂就往哪裡去,水邊、山上,到處都去。”李君竹說,他常常是一個人,準備好引蜂用的“蜂帽子”就行。如果找到蜂群,他要查看群落大小,查看蜂種的健康程度,然後判斷引種可能……

這過程中吃過的苦就不說了,曾經遭受過的危險也不是能用一兩句話說得清。“‘上山入地’總可能會發生意外,一不當心就可能很危險。”他不太願意多談自己曾在野外遭遇的危險,但有一組數據可以印證其中的艱難:在最近5年的時間裡,他的越野車跑了大概30萬公里,前後共從野外引回蜂群200群,約合200萬隻。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因為追蜂

他成為低收入戶的“領頭蜂”

“斷斷續續養了些日子,但很多技術還需要李君竹來幫忙。”徐綠生今年75歲,養蜂歷史50多年,卻是個“新手”。

徐綠生在20多歲的時候開始養蜂,但到了30多歲後就外出務工了。三四年前年紀大了,不能出遠門了,他就決定在家裡養蜂。“養育18群蜂一年總有三四千元收入。”他說家裡的蜂蜜有很大一部分都送給了親人朋友,吃不完的才讓李君竹上門收。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像徐綠生這樣的村民就是李君竹找到的最佳幫手。“一個人總是有限的,發動大家一起來才能真正壯大本地蜜蜂的族群。”於是他想到了發動村民——提供種蜂、提供技術、蜂蜜回收。

當年開始,他陸續在金峰鄉政府的引導支持下發放種蜂796群——只要是低收入家庭都能免費領到種蜂,這些種蜂又通過育種、分箱先後變成了7000多群,淳安本地7個鄉鎮2000多戶村民開始養“中華蜂”;送入外地的種蜂也發展成了3000餘群。他儼然成為低收入戶增收的“領頭蜂”。

在他的努力下

“中華蜂”保護區終成立

“每一次送去種蜂,我都既高興又擔憂。”李君竹說,高興是因為種群擴大,擔憂是因為外地蜂農遊放意蜂。“意大利蜂翅膀振動的頻率與中華蜜蜂相似,中華蜜蜂會誤認為它是雄蜂。事實上意蜂在進入中華蜂巢門後會殺死中華蜂蜂王,導致其他‘中華蜂’飛走。”

“2013年當地就曾提出過成立‘中華蜂’保護區的設想,因為有了李君竹的追蜂、試樣、育種、分群,保護區才變成了可能。”金峰鄉黨委副書記吳新君說,李君竹是蜜蜂土專家,也是安上村的黨支部書記,如何結合本地實際消薄增收是基層黨員幹部的工作內容之一,當地鄉鎮也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嘗試。他說在技術、種群等條件成熟後,金峰鄉黨委政府提出了“全鄉低收入農戶新發展至少一桶蜂,戶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種“政府引領+企業引導+農戶參與”的形式,使得“中華蜂”蜂群快速擴大,並在2015年初成立了省內第一個“中華蜂”保護區,外來品種蜜蜂不得在保護區遊放。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一個曾經的“面蟲”,通過近乎痴迷的追蜂,變成了“蜂王”,多了蜂富了人。

展示鐵軍“四種人”風采,加快建設康美千島湖

5年跑了30万公里,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发生在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