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他們就要下崗了 但所有人都為之叫好

他們就要下崗了 但所有人都為之叫好

73歲的蔣世學終於要“下崗”了!

過去的20年裡,他一直在金沙江邊的懸崖上開溜索。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480米長的溜索一端,是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另一端連接的,是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龍潭鎮馮家坪村。

溜索在國外被普遍當成一種刺激的戶外運動,但在中國的偏遠山區並非如此,對很多生活在西部高山峽谷的人溜索就是他們日常的,可能也是唯一的出行方式。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1999年農曆三月初八,蔣世學牽頭聯合村上10戶村民,湊錢建起了“鸚哥溜索”,上學、就醫、趕集、修房子、走親訪友……過去20年裡這兩個地方人們的生活,與溜索息息相關。

人,驢子,辣椒,鹽巴,磚,電視機,有生命的、沒生命的,都通過“鸚哥溜索”從對岸運過來。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為什麼要使用溜索而不坐船,因為乘船過江更費時更危險,有一次載了11人的小船在過江途中傾覆,一個人都沒剩……

即便順利過了江,兩岸渡口和目的地之間,還有漫長的山路,村裡曾有個考上中專的學生,因為走山路的時間太久,錯過了入學體檢……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最開始溜索運行靠人力,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兩個小夥子一左一右走在兩根鋼索上,從後面推著溜框向前滑行。

後來為了安全,蔣世學琢磨用機械代替人力,改造出現在仍能使用的這套機械傳動裝置,雖然只讀過小學三年級,但他發明的這套溜索,20年間沒出過事。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溜索給村民帶來了方便,但它的侷限性也非常大,不僅運力相當有限,安全隱患也不可避免。

坐慣了的人倒無所謂,可對於“恐高”的人,乘溜索簡直是一場噩夢,甚至有當地的小夥子,帶外地女友乘坐溜索回家時,因女方害怕而導致分手……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而如今,在距離溜索幾百米遠的地方,迎著金沙江峽谷罕見的狂風,一座大橋建了起來。

在慶祝大橋具備通車條件的儀式上,幾輛越野車緩緩穿過一排彩旗,從四川這頭走到對岸雲南的鸚哥村。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附近數十名村民聚集到大橋上,有的掏出手機自拍,有的攜家帶口興奮地沿著大橋來回走,還有的憑欄望著滾滾江水消失在峽谷盡頭……

與此同時,轟鳴的推土機,正把一條公路延伸到村莊。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只等明年公路和大橋相連,金沙江上這條最後的溜索就將停運,而溜索兩端的人們,也將徹底告別驚險的江上“飛行”。

過去5年裡四川已投入10億多元,全面推進77個“溜索改橋”工程,其中74個項目已經完成,像鸚哥村一樣,四川全省近500個村的十幾萬群眾,已告別了靠溜索出行的日子。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哎呀,以前能收到錢的時候,對溜索還有點感情,現在可沒有了。”蔣世學說。他還說會保留這條溜索,也許以後能開發做個旅遊項目,等鸚哥村通上公路,溜索和自己就可以正式“退休”了,到了那個時候,他打算外出多走走,過過不用操心溜索的休閒生活。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他们就要下岗了 但所有人都为之叫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