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育學考研需要怎麼準備?

微思季雨


如果想要考教育學相關專業的話,先做第一步,選定專業。

首先,確定要考學碩還是專碩。如果要考學碩的話,那還需要確定一點,專業課是考統考311的(北京都是自主命題,上海都是參加統考的),還是考那些學校自主命題的。相對來說,一般的學校的自主命題的專業課難度要低於統考311的專業課,但是複習統考專業課的優勢是:你知道專業課的考試範圍是什麼,對應的大眾參考書數目有哪些。如果是考專碩的話,你的考試科目是政治、外國語(一般是英語二)、333教育學綜合(學校自主命題)和一門學校自設的專業課。這點提醒你下,如果你想要以後讀博、做研究或者是想在大學裡任教的話,那你就選擇學碩;如果你不想自己那麼累,以後覺得當個小、初、高中的老師就行了,或者想讓自己的備考難度低些,又或者是自身基礎一般,但是想要考些更好的學校,那就可以優先選擇專碩,相對的報考人數多些,分數要求低些。

學校的選擇的話,還是那老幾步,先地域,再學校級別,再專業方向,最後跟自身基礎和學校效率以及學習時間綜合考量;但是這裡提醒你兩點,第一:師範類專業的地域性還是非常強的,你要想在哪個城市工作,最好優先當地的學校,不行就就近,除非你能考上那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類大學級別的學校。第二:雖然一些綜合類大學的師範類也有比較強的,但是還是比較建議優先選擇師範類學校,相對招生人數會更多些。

最後說下,教育學畢業生最後的就業可以選擇高校、相關教育機構、相關事業單位,但是比較多的還是當老師,一年兩大假,薪金待遇還是不錯的,可以好好備考。不過最後提醒下你,學校跟學校真的差別很大,以後你的就業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是普通學校還是重點學校,差別還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前途還是錢途。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掌握基礎,提升能力

  教育學原理和教育史都各佔約100分,是考核的重點。題型仍然包括單項選擇題(90分)、辨析題(45分)、簡答題(75分)和分析論述題(90分)四種。我們對各部分基礎知識一定都要梳理清楚,各個擊破。

  各個科目重點及複習策略

  教育學大綜合是由四門科目組成,這四門科目各有自己側重的地方,考生在複習備考的時候要認真分析,仔細的體悟。

  (一)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在教育學考研(課程)中的分值約100分,佔到了總分的1/3,所以它是教育學考研的核心。原理的內容相對龐雜,枯燥,所以各位考生在複習的時候首先應以理解為主,而後就要重點記憶。

  首先要對教育學原理有個框架性的認識。從整體來看,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與人發展的關係、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課程、教學、德育、教師和學生等,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各個擊破。在這幾年原理部分都一辨析題和兩個簡答題、一個論述題,並且論述題側重於教學、課程、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方面的考查。因此對於教育原理的複習要大面積撒網,客觀題的覆蓋面很廣,主觀題則側重於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教育制度、課程、教學與德育等。

  建議考生要:第一,正確記憶教育學的基本事實和基本概念,準確理解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問題;第二,適當的關注當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和教育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第三,在學習中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教育的現實問題,具有分析和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教育學原理是重中之重,佔到100分,多用時間是值得的,這部分記憶的東西多。只要你肯努力,完全可以得高分。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一共佔100分左右,在對教育史進行復習的時候要緊緊把握住幾個線索: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實踐史。在這三個線索的基礎上,可以進行縱向的歷史梳理,也可以進行橫向的中外對比。教育思想史的複習,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瞭解他們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觀點,以及他們思想的傳播、影響和歷史意義,甚至進一步瞭解他們的共同思想主題的歷史發展與演變。

  教育制度史是指人類教育活動制度化的過程,包括機構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國製度史往往與朝代聯繫在一起,而外國教育史則與國別聯繫的比較緊密。教育實踐史是指人類教育活動和現象原生態的發展過程,這部分主要把握各個時期教育的主要特點和教育活動等。還要注意的是在瞭解三者的基礎上,要學會融會貫通,進行更深一層的把握。此外,中國教育史部分,客觀題依然要大面積撒網,主觀題則會集中於私學的興起於傳統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改革、現代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外國教育史部分,重點考察近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外古代教育出選擇題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三)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必答題約有40分,此外還有一道選答題30分。對於跨專業的考生來說,教育心理學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涉及到許多心理學的專業術語,如果沒有一定的積累很難理解。所以教育心理學部分,考生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好是能把所複習到的知識能應用到現實的教育實踐中來,這樣就有助於理解和記憶了。

  教育心理學部分,基本每一章都是重點,但是辨析、簡答、論述題還是偏重於與“學習”有關的知識點,比如學習及其理論、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從難度上講,教育心理學的總體難度較大,這反映出科目本身相對較難理解,所以考生更要加大功夫掌握各個知識點,靈活應對考試。建議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根據考綱對所有知識點有個整體的印象和把握。第二,讓知識點在腦海裡形成更深的印象,更加的系統化;在第三階段,我們需要做的是進行重點記憶以及集中複習。第四階段,處於衝刺階段,需要查缺補漏,對照考綱想這個知識點還可以延伸出哪些題型。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大概30分左右,還有一個選做題30分。研究方法中的教育研究的選題和設計、研究報告的撰寫、教育觀察研究、教育調查研究、教育實驗研究等都是動手操作性比較強的知識。對教育研究方法的學習應該達到三種水平:理解、運用、評價。近幾年論述題的點大部分都會落在實驗研究上。由此可見實驗研究的重要性。

  對教育研究方法的複習,建議採用“提綱法”。在複習每種研究方法時,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每個方法的具體操作程序如何?每種方法的規範與原則有哪些?每種方法的適用範圍如何?每種方法的優點與侷限?同時由於教育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門操作性的學科,所以最好複習時可以結合一些研究實例來學習和理解。

  對考生的建議

  (一)在學習中知識的同時,將相關知識點的考題和模擬練習題做分類對照比較,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並強化靈活運用能力。

  (二)在複習四個部分的基礎上,將這幾個部分綜合起來,從教育發展的歷史(中外教育史)、教育的心理基礎(教育心理學)、教育的科學和方法基礎(教育研究方法)多個角度來理解教育學、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試圖形成一種具有多學科角度的教育觀。

  (三)多關注現實的教育熱點問題,嘗試使用教育學各學科的理論和觀點來對其進行分析和判斷,以培養自身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有助於在考試中發揮,靈活地回答試題,也有助於研究生入學後學習階段的努力。

  (四)多閱讀教育學術刊物和著作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的相關文獻,開拓自己的視野,從而藉助別人的觀點更好地理解受多個社會人文學科影響的教育及其理論和問題。


河南中公考研


7月份強化開始了

這個時間段的任務就是背!!!

1.看強化班,記筆記,背,這是第一遍背建議全部背誦,就是選擇題,小的知識點也要背,因為這一遍背的紮實了,選擇題的正確率會很高,可以出簡答題的地方 或者論述題 背下來 ,然後去默寫 自己專門弄個默寫本,第一遍默寫怎麼背的怎麼默寫,不要寫框架,圖省事。這樣弄完一章以後,然後是做題,在做題庫,做之前的錯題和新的題庫 (假如之前做的是凱程的 那麼這次做高教的。)然後就是改錯。把錯的,然後寶典(或者你用的輔導資料)上沒有的補充,有的在上面標記,還有就是如果錯的題解析不明確,去課本找,然後補充過來。 這裡順便說下寶典怎麼用 就是你買來以後,如果是現在(4.12號)其實感覺可以看寶典,也可以不看,因為這是基礎班,寶典把六本書的內容融合成一本,寶典本身就是大綱解析,只不過有框架,清晰明瞭。大綱解析就是解析。強化的時候不用課本了,用寶典(或者你的資料),一直用到最後吧。我的狀態就是一個自己的背誦筆記一本寶典,一直到最後考研。

2.7月份的背誦需要計劃好,背誦的順序還是從中國教育史開始,時間大約是 8.30到11,然後是默寫,中午做做題 睡覺,或者醒來做題。下午4.30-5.30再背一個小時。晚上酌情。這是一個安排 還有一個安排就是定量,今天我就要背兩章內容,那麼具體什麼時間段和背多長時間,就看自己的效率,反正今天就要背完。定量和定時的問題需要自己磨合,磨合一週或者3.4天。找出適合自己的。

7月份開始就要堅持下去,應該會遇到期末考試,我認為期末考試確實重要,這個時候的時間可以多給期末備考,但是考研,特別是考研專業課應該佔到至少一半的時間。第一輪背誦要基礎牢固其實第一輪最大的複習作用在於把自己前幾個月的知識稍微系統化加深記憶。如果從7月開始背誦最好在9月份背完第一遍。其實者中間的背誦需要自己理清框架,特別是學制法案自己多背幾遍。

另外背誦的時候可以諧音背誦,自己複述背誦,順口溜背誦,自己找出有意義的地方。第一遍的背誦計劃大約如下 僅供參考 (不要以為自己背不下多少東西,也許前幾天剛開始背的不多,逼自己一把你可以的,開始如果就退縮,以後倍的任務量更少。)一定要定量,定量了才能知道自己的進度怎麼樣,一開始定量,量化。每天背書時間4個小時,然後是默寫做題。

具體背誦計劃

教育學原理 第一二章(1天) 第三章(1天)第四五六章(1.5天)第七章(2天)第八章(2天) 第九十章(1.5天)一共10天 加上一天機動 11天背完。 第二遍9天 第三遍7

中國教育史 第一章+私人講學+稷下學宮+孟子+荀子(一天) 孔子+墨子+道家法家+四本書(2天) 第三章(1天) 第四章(最好一天完成或者1.5)第五章(1.5)第六七章(1天) 學制(把5個學制抽離出來,1天) 第八九章(1天) 第十 十一章(1天)第12章(1天) 機動 一天 12天 第二遍10天 第三遍8

外國教育史 第一二三章(1天)第四五六章(1天) 各國法案近現代一塊背英國(1天)美國(1天)法德+英美法德人物(1.5) 俄日+人物(1.5) 誇美紐斯(1天)盧梭+裴斯泰洛奇(1天) 赫爾巴特(1天) 福祿培爾和蒙臺所利(1天)第九章1.5 杜威(1天,加油爭取完成)現代思潮(1天)12.5天 13.5天 第二遍11天第三遍9

教育心理學 第一二章(2天) 第三章\t(第一二節+早期認知學習理論1天) 第三節(1天,去除早期) 第四五節(1天) 第四章(1天)第五六章(1天) 第七九章(1天)第八章(1天) 共9天 機動一天 10天 第二遍8天 第三遍6

教育研究方法(311)第一章(0.5天) 第二三章(1天)第四章(0.5)第五(1.5)第六章(1天) 第七八九章(1.5天) 共6天 機動一天 7天 第二遍5天第三遍3天左右

3.一共是55左右,當然這裡面還有機動的5天,也就是說第一遍50天左右拿下!要三次攻堅戰,第一次就是一輪的背書,然後是第二輪加對真題的熟練掌握,注意是熟練掌握。第三次就是最後衝刺的學習。衝刺的11月中旬以後就是不厭其煩的重複。自己給自己加壓,自己給自己鼓勁,背的時候要用框架背。

例如黃炎培的教育思想:熟讀三四遍以後 ,分開1.人物思想簡介實踐2.職業教育的作用3.地位4.目的5. 方針6.教學原則7.職業道德教育8.總結影響意義。 這樣按框架的目的就是你答題的思路,這樣背不會遺漏知識點,比如這個題是30分的論述,每一部分就會有相應的分值,你回答了5條就是5條的分數,不會因為你這5條寫的多麼秀,給你7條的分數。5條的給分就是從5條的總分減幾分。8條的分數就是從8條的分數減,不可能滿分。你如果背書的時候就遺漏幾條,你考試回答的時候就會丟分,一個題就是這樣,很多題呢,你的差距就出來了。

這就是每次考完有的人都會說 嗯 感覺回答的不錯 都差不多 其實差不多 就差很多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加上默寫,默寫的時候就是你答題的氛圍。你這次背書不當回事,偷工減料,默寫的時候少一個,你考試的時候少的更多,自然的分就少。不管是311還是非311,或者非統考學碩,最終都要落實在紙上,寫上去。而且這種文科答題大家估分的後果可能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其實呢15分的題大的最好的可能也就給13 12分。大多數10 11,大家估分不要太高了,可以這麼說你自己如果自己估分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差不多就給分的話,那麼總的估分以後請你自己自動減去20分。這樣可能和自己最終差不多。 文科答題既需要深度更需要廣度,我們能做到的正好是廣度,因為可以用框架來維持,簡答題回答的特點還是廣度,然後稍微論述。311的辨析題考察的是深度,看到一個點,說出為什麼錯了,錯的類型是什麼,以及正確的應該是什麼。



論述題先有廣度,其次加大深度,就你知道的詳細寫。因為論述題首先要寫的多,像論述的樣子。4.所以如果從7月開始的,去除備考期末,放假大約是7.15-31 整八月31 這就47天。開學10天內 也就是9月中旬之前完成第一輪背誦,最好最好這樣。而且越早越好。



木兮之


主動回答。首先理解教育學考研的狀態。教育學考研是眾多考研專業中較容易的一個專業。因為教育學專業算是通識性課程,簡單講,就是好理解,好上手!它不像同水平的漢語言,政治等專業,它的限制很少,所以不僅本專業學生喜歡考教育學研究生,還有很多跨考生。

其次瞭解教育學考研的形式及內容。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育學考研分統考和自主命題,有專碩和學碩。311統考是教育學學碩考研的代碼,主要內容有教育原理、教育學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研究方法。題型為單選題、辨析題、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333為教育學專碩考研代碼。主要老師內容是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考試題型,無客觀題,主要是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一定要熟悉知識點。

再次是列計劃,按照計劃去考研。不管你是跨考生還是本專業學生,都不可隨心所欲,一定要穩紮穩打,按照計劃進行。一般三月份就要開始有想法,五月份要開始進入狀態,先把涉及到的書本看一看,做到整體感知。七月份開始深入研讀教材和大綱,需要背的看的一定要背和看。暑假來了以後,你要做的就是再次鞏固知識點直到九月份,全是你專業課的第二輪。十月開始就可以進入歷年真題研讀,可以快速幫你尋找真題答題規律,可以更好的幫助你寫出更佳的答案。

最後說一句,如果感覺自己大一大二從沒有把專業課學紮實,建議看看網課視頻,跟隨節奏去學習!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出來,希望小可愛們選擇考研,就有計劃有目的靜心安穩去做,也請關注我不定時的教育學考研筆記系列文章!



曙研


教育學考研的複習,你需要準備這些東西:

1教材即目標院校的參考書

2目標院校的歷年真題,或是311歷年真題

3教育學考研通APP

最後祝你好運!


別離君


看你希望考取哪所院校,不同學校考試形式不一樣。比如說,北師大就是自主命題,但是大部分高校考試內容是311教育綜合。建議直接到心儀高校網上查詢。下附簡單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學考研的相關考試內容:

教育學考研初試整體考試內容:思想政治100分,外語100分,教育學綜合專業課300分。
教育學考研初試考試時間為:政治180分鐘,外語180分鐘,教育學綜合專業課180分鐘。
教育學考研專業課初試有無考試大綱:有
教育學考研專業課參考書目:
《教育學》,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學基礎》,全國十二所重點師範大學聯合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
《現代教育論》,黃濟、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學原理》,扈中平主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中國教育史》,孫培青,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簡明中國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教育史教程》,趙厚勰、陳競蓉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
《中國教育史》,張傳燧,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國教育史教程》,吳式穎,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國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外國教育史》,張斌賢主編,王晨副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
《外國教育史教程》,趙厚勰、李賢智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
《外國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賀國慶等主編;
《中外教育史》,王曉華,葉富貴主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教育心理學》,馮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學》,吳慶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學與教的心理學》,皮連生,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教育心理學》(第一版),莫雷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
《教育研究方法導論》,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初探》,葉瀾,上海教育出版社。
同時建議閱讀參考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一定的複習順序。
教育學考研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
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學考研複試考試內容
· 筆試150分、外語口試50分、面試200分,複試總分400分。
· 筆試90分為及格分,外語+面試150分為及格分,複試240分為及格分,未達到以上及格線的,不予錄取。
· 錄取時,初試總分+複試總分,分專業從高分往低分依次錄取

豫見貳零


一、複習建議


1. 關於對教育學的認識:在記憶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張開嘴巴來記憶,這樣可以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如果只是在心裡默背,效率會比較低。


2. 關於遺忘: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週期,所以遺忘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學會利用規律,在合適的時間重複記憶,這樣就能保持對知識的記憶。針對不同科目要保持學習的狀態,不能冷落某一科目,不能有一勞永逸的心態。


3. 關於研友:在考研的過程中,最好能有一兩個研友,平時多交流一下學習的狀態或者對某一知識點的認識,在與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學習的過程,開闊自己的知識面;同時研友也可以在自己覺得缺少動力時,給予相應的鼓勵,這種戰友情是很珍貴的。


4. 關於學習順序:根據學科特點,建議先看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以歷史做鋪墊;緊接著再看教育心理學;最後看教育學原理。學員普遍覺得教原最難,因為教原更偏理論,而理論源於實踐,教育理論源於教育實踐,所以咱們先學教育史,有了歷史的積澱,知道了中外教育史上的重大教育事件,知道了中外教育家的重要思想之後,再來學教原,就會輕鬆很多。


5. 關於教材:在前期看教材方面,為了精準把握知識點,建議學員比對院校最新的考試大綱,有的放矢地看教材。第一,看書先看目錄,把握整體框架;第二,不要從頭到尾按部就班看書,要比對考試大綱,把握章節重難點;第三,看書要留痕,看書要做筆記。


6. 關於學習方法:首先建立學科框架,打破知識堆砌,做到知識內部聯結;其次,學科間知識整合,進行頭腦風暴,把“魔法時刻”記錄在筆記本上;再次,用理解去記憶、去得分,記住每章節主題內容版塊,進而記住大標題,再輔助些關鍵詞,掌握採分點與論點,論據可以按照已經學過的知識去替換。最後,關注教育前沿資訊與熱點,及時記錄,既方便初試也服務複試,提升答題深度。


二、認識誤區


誤區1:在認知層面,認為教育學專業課比較簡單,背背就可以了。

不太重視教育學專業課,專業課的學習時間分配較少。等到後期才發現,來不及記這麼多知識點。要轉變一種思維,認為教育學只要去背,就能考高分。因為近年來無論311還是333的試題出的都比較靈活,所以一定要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同時能夠與教育的相關熱點相聯繫。


誤區2:報班不等於一定考上。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專業課只想著依賴老師講授,自己不主動花更多時間去理解去記憶。老師可以幫助大家把知識點理解透徹、框架搭建清楚,避免在後期複習中走太多彎路,但要想答題得高分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去認真理解記憶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複習專業課,也預祝大家金榜題名,取得佳績。


中公考研網校,讓考研變得簡單!每日更新,歡迎關注哦,期待和你交流關於考研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