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三家分晉,韓國為何淪為最弱的?韓國和趙國有什麼優勢

韓趙魏瓜分了晉國,但他們瓜分晉國後,韓國的實力卻是其中最小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從古代經歷了很多次分分合合,特別是春秋戰國的時候,可以說是中國最亂的時期。在戰國的時期有七個國家,他們相互制約,誰也解決不了誰。那我們也知道戰國有三個國家是瓜分了春秋時期一個國家形成的。

三家分晉,韓國為何淪為最弱的?韓國和趙國有什麼優勢

春秋時期,有兩個國家的實力特別強大,一個是楚國,一個是晉國。晉國這個國家權利不是被國君掌握,而是大夫。一開始是有六個大夫共同把持,但後來就開始爭奪權利。到公元前四零三年就有三個侯分別是韓趙魏。然後在公元前三七六年的時候,這三個人瓜分了晉國。但他們瓜分晉國後,韓國的實力卻是其中最小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三家分晉,韓國為何淪為最弱的?韓國和趙國有什麼優勢

第一先從領土面積來看,韓趙魏三個人分的土地中,韓國分的是最少的。然後魏國分的地方在河東,這個地方在晉國時期是最先被開墾的土地,所以很肥沃。魏國擁有的是糧食產量最多的地區。然後就是趙國,雖然沒有特別肥沃的土地,但是他有好幾個盆地,易守難攻。再看韓國,不僅土地產量不行,而且沒有地理優勢。

三家分晉,韓國為何淪為最弱的?韓國和趙國有什麼優勢

從韓國所處的位置來說,他處於四個國家交戰的地區,這樣一來他就有很多的區域是被壓縮了的。韓國東西南分別有的三個國家是齊國,秦國,楚國,這三個國家實力都比較強大。所以,韓國不好去進攻,只能被動防守。再看趙國,佔據著較好的地理位置,可以去征討別的國家,所以實力有段時間可以比肩秦國。

在那個時期,自己國家的實力想要強大,就要依靠手下有才能的人進行變法革新。比如秦國商鞅,魏國的變法。讓自己的國家變的更加的強大。反看韓國,只有的一次變法還只是針對鞏固郡主力量的,對於增強整個國家實力毫無用處。不僅這樣,韓國還少有那些特別優秀的將領,自然無法進行擴張。

三家分晉,韓國為何淪為最弱的?韓國和趙國有什麼優勢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韓國沒有很有才能的君主。不像其他的國家,像是魏國魏文侯在位期間,廣泛進行改革,任用賢才,讓自己的魏國更強。趙國趙靈侯通過胡服騎射讓自己趙國佔據霸主一席。而韓國,沒有一個能夠站出來的君主。所以,從外部原因,內部原因,各方面綜合在一起,韓國實力沒有那些國家強大,也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