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論自嗨模式下的手工棉被

不知道手工棉被現在的使用量還大不大,至少在北方結婚的,搬家的大部分都會定手工棉被,在小時候家家會做手工棉被,現在基本上都是老人會做,左鄰右舍一起做棉被的場景已經不復返了,小時候的場景也在逐漸的消失。手工棉被其實也面臨著升級改造的問題,如何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是手工棉被的改造重點。

論自嗨模式下的手工棉被

1面料的改造

在北方大部分人還是用的襯布,規格多在50*70的21紗支稀疏的棉布料,為什麼總稀疏的,原因在於稀疏的棉布料柔軟,便宜。

現代的手工棉被布料選擇更加多樣性,高端的有貢緞提花,莫代爾,全棉128*68等等,主要是在面料的外表和花色上提現。

論自嗨模式下的手工棉被

2 工藝上的改造

棉被手工工藝在工廠化運行之後得到了提升,比如,引線水平3度以內,引線句3㎜,線句間距10釐米。

被子四角有角帶便於規定被套,封口處使用0.1㎜明線,或者長拉鍊。

論自嗨模式下的手工棉被

3 填充物的變化

填充物仍然是棉花,不過棉花的梳理工藝得到了很大提升。現在多實用紡紗用梳棉機梳理絮棉,這樣的絮棉薄如蟬翼,一床3斤被子需要鋪300層左右,所有有千層棉之說,雖誇張點,但基本屬實。

同時在棉花成型過程中加入了很多新的工藝,比如織網工藝,針刺工藝,研磨工藝,這都是提高棉被的耐用性。

論自嗨模式下的手工棉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