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國家層面挖掘帝王墓,本就寥寥,1958年9月6日,新華通訊社向世界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開。陵墓是一座地下宮殿,全部用大塊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兩層樓高、八十多公尺長。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棺木被打開

這條被封鎖了兩年多的消息一經播出,使各國考古界為之譁然。

事情是這樣的1956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同郭沫若等人,力主發掘明長陵,消息傳出,當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大驚。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他們立即找到副市長吳晗,希望他收回提議:我國目前考古工作技術水平還難以承擔這樣大規模的發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復原方面的技術也不過關,這樣龐大的發掘和保存,就連世界上技術先進的國家也會感到頭痛。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負責人

但對主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工作的吳晗來說,他決心已下,難以改變:全國解放已經多年了,有老一輩專家,又有新一代大學生,從人力物力都有條件勝任這項巨大的工程。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考古人員清理陪葬品

由於明長陵規模過大,沒有足夠人力物力,郭等就提議從萬曆皇帝的定陵開始,先積攢經驗,為後期長陵挖掘做準備。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定陵現狀,風水很好

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萬曆這輩子修定陵花銀八百萬兩,萬曆三大徵才耗銀一千一百六十萬兩(萬曆三大徵指明1573年—1620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被判斷墓中珍寶無數,也是招致被掘墳的原因之一,明末崇禎連區區幾十萬兩餉銀都拿不出來,可悲可嘆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工作人員清理

就這樣定陵就這樣開始了挖掘工作,他們發現在寶城西南邊的磚牆上似乎有一條裂縫,懷疑這裡是墓門所在。大家爬到頂上一看,在裂縫的上端有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刻著"隧道門"三個字。後來考古隊就從這裡開始試掘,果然是一條隧道。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墓穴破門

結果也正如反對者所預料的那樣,定陵挖開後,大量的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頃刻之間灰飛煙滅,讓人心痛。定陵發掘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頭號悲劇事件。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兵馬俑暫停發掘也是這個原因。 當然,避免主動發掘的期間考古學家們也沒閒著,他們在研發思考,如何避免空氣的進去,怎樣做好封閉。前段時間兵馬俑那邊就有喜訊,成功製成了一種噴劑,可以保護兵馬俑表面的彩繪。說不定哪天,我們就能看見大紅大綠的兵馬俑了。

當然也是有所收穫的:定陵發掘的一個收穫,是發現了明代皇帝在棺材裡並不是仰臥平躺的,而是身體側臥,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斗七星"葬式,這是之前沒人知道的。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北斗七星葬式

後1958年一座帝王墓的發現——武則天和唐高祖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郭沫若等人立即提議挖掘,文化部向國務院提交了《乾陵發掘計劃》。至於要發掘的原因如下,"毫無疑問,裡面肯定保存了不少珍貴書籍字畫,說不定有武則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石破天驚,這一定是石破天驚的大事!"很快這份報告被送到了周總理的案頭,當時明定陵正在發掘,現場問題不斷。於是周總理批示:此事留給後人來完成吧。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郭、吳

雖然乾陵沒有被髮掘,但是乾陵的幾個陪葬墓都被考古發掘了。從1960年8月到1972年5月,乾陵附近的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陪葬墓被髮掘。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郭沫若如果說開定陵是因為無知的話,在知道定陵被糟蹋成那樣之後,他還繼續上書想馬上掘開其餘帝陵墓就只能說是心思縝密了。

現如今定陵棺床上擺放的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的複製品,原棺已毀,屍骨無存。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1966年,定陵也沒能逃過紅衛兵小將的手掌。他們將地面的景物瀏覽一遍後,興致盎然地要進地宮,砸爛這幾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窩。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保存在定陵文物倉庫中的萬曆皇帝及皇后的屍骨被揪出。

明定陵挖掘,郭沫若居功至偉,帝王墓不是那麼好“碰”

現狀

所幸,當時痛定思痛的鄭振鐸和夏鼐也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周恩來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目前不主動發掘帝王陵也成為了考古界的一個定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