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18塊1斤,貴州這裡產的大米有點貴

18塊1斤

貴州這裡產的大米有點貴

貴?

這裡的大米要“搶”才有貨

為什麼這麼貴?

因為……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頃間

這種賣18塊錢1斤的大米,就產自遵義湄潭縣茅壩村。至於茅壩村產的大米為何如此貴,其實,這背後可是大有“奧秘”。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署名”大米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先來看看茅壩村的大米有多“火”,據記者瞭解,雖然離茅壩村水稻成熟還有大約20來天時間,但這裡70%的大米已經被訂購。為了訂到這裡的大米,有的人6月份就來了。這不,茅壩村許多的田就成了“私人定製”,立上牌子署上自己的名,就成了這塊田的主人。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在茅壩村,像這樣的“署名田”還有很多。因為當地今年將4600畝水稻田拿出了3500畝來搞田園直購,而且是搶購一空。據當地介紹,有的人為了吃上這裡的米,一下就訂了10來畝,有的人則是從去年就已經訂購了今年的米。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不過,這種稻米地的“署名權”可不便宜,一畝至少要7000塊錢,署名訂購後就可以獲得400斤大米。算下來,1斤大米賣到了將近18塊錢。貴?這可還只是田園直購的優惠價,等稻米正式上市,價格還得往上漲。

這裡的米為什麼這麼貴?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其實,這裡產的大米可不簡單。

以茅壩村為中心,周邊40公里稻田生產的稻米,都叫做“茅貢米”,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曾先後10次獲得全國優質農產品金獎。之所以叫做“貢米”,是因為清朝年間,這個區域出產的大米就曾作為貢品進奉朝廷。可再是“貢米”,似乎也還是貴了點,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為什麼會買賬呢?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貴陽市民陳厚麗經過幾次的實地考察後,就鍾情於這種“茅貢米”,去年一年,她家就訂了約600斤。用她的話來形容,就是這種米煮出來的飯,面上就像鋪上了一層豬油一樣錚亮,她說,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米好,當然離不開這裡的自然條件。

米好,也讓村裡人致了富。

首先

好土出好米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湄江河和茅壩河在茅壩村交匯產生迴流,泥沙沉積形成特殊土壤——油沙土。同時,適宜的晝夜溫差、水環境和光照條件都為水稻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其次

引進“白富美”大米品種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村裡一直在選種、更新適合現代人口味的品種。2003年,村裡引種了大粒香,這個品種的水稻晶瑩剔透、氣味清香、營養豐富。不過,“白米飯好吃,五穀田難種”,大粒香容易發生稻瘟,而且單產低。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直到2013年,村裡請來了省農科院水稻所的科研人員,推廣有機精確栽培技術,實現“大粒香”粒粒香,畝產也翻了1倍,才讓這嬌滴滴的“白富美”在茅壩村紮下了根。

最後

依靠種水稻也能致富

18块1斤,贵州这里产的大米有点贵

稻米品質上去了,再加上品牌的打造,自然價格就上去了。村裡願意種水稻的人家越來越多,甚至還吸引了外出打工的人返鄉種水稻。8年時間,村裡的水稻種植面積就從160畝擴展到了4600畝,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三倍。茅壩村村民袁餘志光是賣稻穀一年就可以賣到6萬多塊錢,再加上農閒時打些零工,一家人的收入可以達到10萬以上。

記者:餘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